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宗教学(修订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段德智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段德智是中世纪哲学和宗教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本书先概论宗教学的基本概念、问题和研究方法,再从历史、本质、功能三个维度,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宗教,最后讨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本书是对国内外宗教学研究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汉语学术界宗教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既可作为宗教学的基础性读物,也可以作为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 段德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先后兼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湖北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基地(外国哲学所)兼职教授与学术委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死亡哲学》、《莱布尼茨》(陈修斋、段德智著)、《宗教概论》、《宗教与社会》、《西方死亡哲学》、《主体生成论》、《宗教学》、《莱布尼茨哲学研究》、《新中国宗教工作史》、《哲学的宗教维度》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等。主要译著有:《非理性的人》、《英国哲学史》、《哲学辞典》、《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庸>洞见》、《论存在者与本质》和《神学大全》第一集等。主编“经院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丛书”。曾先后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当前主要从事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的翻译和研究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境外宗教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概论篇 第一章 宗教学的历史沿革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 宗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宗教学的问世 二、宗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宗教学的学科性质和核心范畴 一、宗教学与传统神学的根本区别 二、宗教学范畴的基本意涵 三、作为“宗教学”上位概念的“宗教”概念的定义问题 第二章 宗教学的学科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宗教学的学科结构 一、宗教学学科的双重结构 二、宗教学基础学科 三、宗教学分支学科 第二节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阐释原则 一、比较法 二、诠释法 三、逻辑与历史在历史基础上相一致的原则 四、辩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和阐释原则 第二篇 历史篇 第三章 宗教的起源 第一节 宗教的迷宫 一、研究宗教起源问题的意义 二、探究宗教起源问题的困难 三、挡不住的诱惑 四、宗教考古与“阿里阿德涅之线” 第二节 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探究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必要性 二、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二重化与宗教起源 三、社会关系的神圣化与宗教的产生 第三节 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一、宗教观念产生的认识论前提 二、宗教观念形成的“历史道路” 三、“宗教的可能性”存在于“最简单的抽象”中 第四章 宗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宗教发展观的形成及其理论背景 一、生物进化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二、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三、宗教发展观的确立 第二节 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和“一神教” 一、宗教历史发展的两个向度 …… 第三篇 本质篇 第四篇 功能篇 第五篇 时代篇 第六篇 宗教与社会主义篇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宗教学》是一部旨在 系统阐述宗教学基本原理及 其思想体系的著作。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墨子 (约公元前476—前390)曾 告诫我们说:“言必立仪。 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 立朝夕者也。”①仪者,准 则也,标准也,规矩也。因 此,墨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们无论言说什么问题都 要讲准则、标准或规矩,否 则便无以判定真假是非。我 们言说宗教学也有一个“仪” 的问题。对宗教学的仪虽然 可以做多层面的解读,但有 一点是肯定无疑的,这就是 它势必包含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1900) 所提出和阐释的种种准则、 标准或规矩。因为缪勒不仅 是公认的宗教学创始人,而 且还是公认的宗教学奠基人 。他在世界宗教研究史上至 今独享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在 于:他在传统的宗教研究和 神学研究模式之外创造了一 种崭新的研究模式,这就是 宗教学研究模式。按照缪勒 的理解,宗教学不同于传统 的宗教研究,更不同于传统 的神学研究。传统的宗教研 究往往专注于某一个宗教, 传统的神学研究则往往不仅 专注于某一个具体宗教神学 理论的介绍,而且还进而专 注于它的论证和辩护。宗教 学与传统的宗教研究不同, 它并不专注于某一个具体的 宗教形态,而是尽可能地关 乎所有的宗教形态;宗教学 更不同于传统的神学研究, 一方面,它并不致力于某一 个具体宗教神学理论的论证 和辩护,对任何宗教及其神 学理论都不持护教立场,而 是立足于对宗教普遍本质的 理性探讨,着眼于宗教之为 宗教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 面,它不将任何一个具体宗 教绝对化和永恒化,而是将 其都视为具有时间维度的东 西,都视为在人类历史中产 生并不断发展的社会组织和 意识形态,从而致力于探究 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其发展变 化的普遍规律。 缪勒一生著作很多,但 作为宗教学的创始人和奠基 人,其代表作主要为《宗教 学导论》和《宗教的起源与 发展》。在这两部著作中, 缪勒不仅在人类宗教研究史 上首次提出了宗教学概念, 而且还提出并阐释了一系列 宗教学准则或规矩。在笔者 看来,这些准则或规矩中最 重要的有下列三项: 首先,是“世界诸宗教” 准则。缪勒强调宗教学研究 的不是“某一个”宗教,而是 “世界诸宗教”。诚然,缪勒 将宗教学界定为the science of religion,但他这里所说的 “宗教”即religion是个抽象名 词,不是一个具体名词,其 实际意指的不是“某一个”具 体宗教,而是“世界诸宗教” ,也就是他所说的the religions of the world。①为 了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些,他干脆把宗教学界定为 “对世界诸宗教进行的真正 的科学研究”。②这在人类 宗教学说史上实在是一个改 天换地、扭转乾坤的大事件 。不仅如此,针对传统的宗 教研究者差不多都专注于某 一个宗教,甚至某一个宗教 的某一个派别的做法,缪勒 竟无所顾忌地喊出了他的战 斗口号:“只懂一种宗教的 人,其实什么宗教也不懂” ,亦即He who knows one,knows none。①缪勒的 这样一种推陈出新的理论勇 气不能不让人感佩万分。 “不偏不倚”也是缪勒宗 教学的一项基本准则。这个 概念涉及的是宗教学研究者 对待世界诸宗教的态度或立 场。我们知道,在缪勒那里 ,宗教学不是一个单词,而 是一个词组,即the science of religion。这就是说,在 缪勒看来,宗教学不只是一 门学问,而且还是一门科学 。但为要使宗教学成为一门 科学,首先就要求宗教学研 究者对世界诸宗教持一种“ 不偏不倚”的立场。缪勒在 讨论“真正的科学研究”时, 就特别强调了“不偏不倚”, 强调了impartiality。②缪勒 还进一步指出,为要对世界 诸宗教持一种“不偏不倚”立 场,宗教学研究者就需要具 有“胸怀坦荡的宗教容忍精 神”,就需要像印度的阿育 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 位)那样“尊敬一切教派”。 他呼吁:“研究宗教学的人 在不偏不倚方面无论如何也 不能落后于这位古代的国王 ”。③缪勒这样做显然是有 的放矢,旨在反对和纠正传 统宗教研究和神学研究中形 形色色的“护教学”和“判教 论”,同样具有一种破旧立 新的意义。 …… 宗教学无论在国外还是 在国内,作为一门相对独立 的人文社会学科,用科学哲 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的话来 说,基本上都还处于“前科 学时期”或“前范式时期”。① 在这种情势下,迄今为止作 为用于阐释宗教学原理的所 有学术著作都不可能完美无 缺并受到普遍一致的认同, 本著当然也不例外,并且也 根本不可能例外。但是,既 然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过 程中,都是要由前科学时期 逐步走向常规科学时期的, 则认真地尝试着提出并合理 地阐述一种解释范式或解释 体系便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 事情,无疑会对促成科学的 这样一种转变或过渡发挥这 样那样的作用。但愿本著在 我国宗教学原理的学术研究 中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 早在一百多年前,宗教 学创始人和奠基人缪勒在宗 教学初创之际,就满怀信心 地指出:“‘宗教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