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撒马尔罕传(历史与现代)(精)/丝路百城传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乌兹别克)A.H.齐奥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撒马尔罕被誉为丝路明珠、世界的镜子、灵魂的花园,有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世界多种文明和多种重大贸易的交汇处,东西方之间文明沟通和贸易交往的桥梁。曾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目前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
本书依历史时间顺序,描写了从城市的起源到经历各种外来文明的占领一直到二十世纪末独立至今的数千年历史,系统呈现这座城市历经的苦难与辉煌。对撒马尔罕与古代中国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关联描写贯穿始终。全书条理清晰,叙述简洁,引用东西方各国著作中的相关史料相互佐证,逻辑自洽,观点鲜明。
目录
引言:撒马尔罕与中国
第一章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起源及其名称
面临的第一次考验
供水管道
道路和街区
公元前989-前988年周穆王前往图兰和撒马尔罕
第二章 中世纪的撒马尔罕
宗教、艺术和文字
走向政治、社会和经济复苏
对外政策
第三章 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的撒马尔罕
伟大诗人的故乡
撒马尔罕的重建
第四章 埃米尔·帖木儿时期的首都
第五章 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中心
兀鲁伯神学院
艺术
建筑学
帖木儿清真寺
帖木儿陵墓
萨拉伊穆尔卡努姆陵墓
谢赫·静达陵园
帖木儿王朝与中国
第六章 统治撒马尔罕的最后三个王朝
撒马尔罕统治者:雅兰图什·巴霍迪尔
文学成就
绘画与戏剧
前殖民时期的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人在中国
第七章 沙俄帝国征服撒马尔罕期间
“新城”和“旧城”
社会生活
手工业和贸易
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贾迪德主义中心
第八章 苏联时期的撒马尔罕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1925-19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撒马尔罕
文化交汇之地
第九章 乌兹别克斯坦恢复独立后的撒马尔罕
维护和服务
城市预算和就业问题
科学和教育机构
文化生活设施
卫生保健机构
体育设施
修复历史遗迹和改善博物馆
发展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
现代建筑工程
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序言
撒马尔罕与中国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
坦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有
2750多年的历史,撒马尔
罕的古城坐落在以传说中的
国王命名的丘陵上,早在7
世纪初,阿芙罗西亚普就出
现了一座面积超过200公顷
的聚居地。在其北面和东面
有河流拱卫,南面和西面沟
壑纵横。在阿契美尼德时期
,这座城市的四周有高大的
城墙,城墙内有一条内部走
廊连接,大多数学者将阿芙
罗西亚普与古代马拉坎达联
系起来,马拉坎达是位于泽
拉夫尚河和卡斯卡达里亚河
流域的粟特历史文化发源地
的重要城市。但凡研究亚力
山大大帝远征史的学者,都
不会不注意到与此相关的城
市马拉坎达(公元前4世纪
,希腊人把粟特地区的撒马
尔罕城称为马拉坎达)。
撒马尔罕的最发达时期
始于6-7世纪,当时丝绸之
路上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此时的撒马尔罕是粟特最好
的城市。这一时期撒马尔罕
的疆域不断扩大,同时城市
的城防体系也在不断地加强

在6-8世纪,粟特人积极
开展多元贸易,其足迹遍及
远东、中亚和中东国家。除
了丝绸外,国际贸易还包括
织布、珠宝、金、银、铜、
武器制造、盔甲、香料、毛
皮、地毯、陶瓷、玻璃、瓷
器和镜子。在这一时期,撒
马尔罕成为粟特最强大的公
国之一。
从7世纪中叶开始,粟特
联邦由撒马尔罕的统治者伊
希德领导。由于和中国的大
量贸易往来,粟特货币也被
仿制成中国的孔方币。中国
旅行家玄奘呈报中国的统治
者说,撒马尔罕当时是一个
人口众多的贸易城市,那里
众多的库房里堆满了来自国
外的价值不菲的工艺品、手
工制品及其他用于交换的产
品。7至8世纪,粟特人已经
掌握了蚕丝生产的秘诀,粟
特的丝绸取代了中国丝绸向
西方出口。与此同时,中国
的工匠们也通过与粟特人交
流掌握了亚麻和羊毛地毯制
作的精选工艺。
导语
如果你闭上眼睛,用温柔的语气说出“撒马尔罕”这个词,想象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美丽而神奇的场景,就像“一座一千零一夜的传奇和童话之城”。
这座城市自古即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渊源,而今关联更为紧密。今年是中乌建交三十周年纪念,感谢中乌两国众多机构众多人为促进中乌友谊做出的共同努力,使《撒马尔罕传》得以顺利出版,令中国的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更为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这座童话之城。
书评(媒体评论)
撒马尔罕是一座独具东
方童话色彩的绿洲,留存着
古老而灿烂的历史遗迹,是
世界文明摇篮之一。在远古
时代她曾和罗马一起并称为
“永恒的城市”。在乌兹别克
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撒马尔罕起到了不可磨
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史上
两次东方文艺复兴的传奇就
主要出现在这座城市,这座
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是乌兹
别克人民拥有悠久历史和独
特文化的生动写照。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
精彩页
在乌兹别克,当父母善意祝福他们的子女时,一定会这样许愿:愿孩子们如发芽的灌木丛般蓬蓬勃勃生机不息,但不要惧怕鞭子的抽打!
其含义很简单——让你的根扎得深,枝叶茂盛,建立稳固的位置,且不要害怕苦难的折磨,如此才能让你的思想深邃,心胸宽广,并且多子多福,富足安乐。
这样的祝福语也许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城市,但对既经历辉煌又多灾多难的撒马尔罕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撒马尔罕绿洲位于古图兰的泽拉夫尚山谷上。2300万年至258万年前,这里曾是大海,与海洋沉积物有关的遗迹现在可以在绿洲的许多地方看到。特别是位于泽拉夫尚河左岸的丘波诺塔高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地带。
1428-1429年,帖木儿的孙子兀鲁伯在这座山上建立了天文台,他是现代天文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撒马尔罕绿洲由于其地理位置、有利的自然、气候和生态条件以及丰富的人类生活机会,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就吸引了人类的注意。据现有的科学资料显示,人类在此居住了超过10万年,在撒马尔罕以南45千米的阿曼库坦洞穴中发现的人和动物的骨头和劳动工具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古植物学和古生物学的资料,这一时期撒马尔罕绿洲盛产各种动物和水果植物,河流中有各种各样的鱼类,人们捕食大象、马、公牛、熊、野猪、鹿、山羊、狼、狐狸、瞪羚等动物,用兽皮搭建小屋,用它们缝制衣服。 4万年至2万年前的文物被发现,特别是用贝壳和动物骨骼制成的项链,表明古代撒马尔罕人对艺术的熟悉,这无疑显示了他们与印度洋海湾区和红海沿岸有文化接触,这些海域是贝壳的原产地。
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2000-前4000年的陶器、纺纱机和织布机,以及各种石制兵器。在驯化动物的基础上,开始了畜牧业,出现了农业。原始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社区间的文化联系更加迅速和牢固。公共生活发生了变化。因此,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剥削性经济出现了。
泽拉夫尚山谷及其撒马尔罕绿洲是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生活在那里,他们开辟了种植业,朝着文明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他们种植了谷子、豌豆、大麦、黑麦和小麦等农作物,并完全保留了渔猎的生活方式。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3世纪初,随着金属工具进入经济生活,劳动生产率急剧提高,灌溉农业得到了发展。畜牧业成为经济的重要行业。撒马尔罕绿洲上出现了人口众多的大村庄,其中大部分村庄形成了手工业生产。
公元前4世纪,我们的祖先对自然及其现象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今天,石刻和壁画遍布世界各地的山崖,如奥尔廷斯、乌卡拉、迪兹蒙等地,都可以找到许多雕刻在岩石上的图案。图中记录了各种动物的狩猎过程和不同的“宗教”仪式。通常图像是用刮削、敲打和抛光石头来完成的,而这些图像是用颜料绘制的。
公元前9-前8世纪,在当时大村庄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一批城市,比如科克特帕和阿芙罗西亚普,标志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始。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更确切地说,公元前1000年撒马尔罕首次有了城邦的概念。
起源及其名称
今天,撒马尔罕东北部的古代阿芙罗西亚普遗址已为世人所知。据考证,这些遗址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被认为是撒马尔罕的发源地。通过对这座遗址中发现的物品加以科学考证,认定撒马尔罕有近2800年的历史。
阿芙罗西亚普的防御工事由四道环形墙组成,第一道和第四道是根据走廊墙的平面图建造的,用标准的矩形砖砌成。
第一防御环城墙厚7米,高度不少于7米。
阿芙罗西亚普壁画的碎片
阿芙罗西亚普要塞南部最古老的防御墙表明,在阿契美尼德人到来之前,撒马尔罕的第一堵墙,就在这里。
这个城市为什么叫撒马尔罕?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看法,最有特色的解释出自古代伟大的乌兹别克学者阿布·赖汉·贝鲁尼(973-1048),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据他说,“撒马尔罕”一词是由“塞米兹”和“肯特”两个词形成的,前者在乌兹别克语中的意思是“大的,宏大的”,第二个词是“城市”的意思。
在这方面,保存在中国古代资料中的关于撒马尔罕的证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根据这些证据,撒马尔罕市和泽拉夫尚流域其他定居点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萨基人的积极参与,萨基人在欧亚丝绸之路沿线和位于黑海沿岸、印度西北部的各个城市进行了大量贸易。
起源于突厥的萨基人称这座城市为“塞米兹”,也就是“宏大”,这在语言和空间大小上都是有根据的;此外,阿芙罗西亚普一词是突厥人Алп Эр Тонга(额弗拉斯牙卜,又译为阿勒普统阿)名字的伊朗化,额弗拉斯牙卜是古图兰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人物。
P5-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1: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