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郭讲用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暂无下载
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仪式、媒介的理论阐释,以及对传统节日的仪式传播实践的描写与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展现,将有关民族文化的种种想象落到实处,以期形成文化的想象共同体,进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此外,本书也通过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与建构,期望超越多年来传播学领域以西方的理论概念为主诠释中国本土问题的情形,建构本土的理论解释学。
作者简介
郭讲用,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从事新闻传播教育20多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传播与仪式传播。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仪式、媒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第一节 仪式的媒介内涵
第二节 仪式对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建构
第三节 仪式、媒介与中华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章 传播仪式观下的仪式与传播
第一节 传播仪式观理论要点
第二节 仪式的传播性
第三节 传播的仪式性
第三章 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建构
第一节 仪式、传播和信仰
第二节 中国当前社会信仰的现实情况
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日仪式的信仰内涵
第四节 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传递观下的线性传播
第五节 传统节日群体仪式传播与信仰的消解和重塑
第四章 传统节日媒介仪式与信仰重塑概述
第一节 媒介仪式的世俗转换与传统节日信仰消解
第二节 传统节日的媒介仪式与信仰再建
第五章 春节仪式传播的形式、内涵与功能转变
第一节 春节仪式传播形式:从群体仪式到媒介仪式
第二节 春节仪式传播内涵:从神圣到世俗
第三节 春节仪式传播功能:从文化认同到娱乐大众
第六章 信仰共享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比较
第一节 信仰共享与消解:中韩端午节组织仪式传播差异
第二节 传统接续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媒介仪式传播比较
第七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凝结:清明节仪式传播
第一节 慎终追远:清明节仪式传播的信仰内涵
第二节 家国同构:清明节仪式传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第三节 续祖连根:清明节的生命交流仪式与意义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几千年前,孔夫子曾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
者为人”。作为一位所谓的
现代学者,在并不算太长的
学术生涯中,我时常忍不住
思考:学术何为?研究何为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在强
调逻辑理性与现实功用的当
今知识界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尤其是在新闻传播这样一
个被惯常视作经世致用的学
科领域。该问题的答案时而
令人满意,时而令人失望。
令人满意的是,有那么一些
成果似乎的确是关乎自己的
心灵感悟与生命成长的,可
以勉强算作“为己”;令人失
望的是,大部分成果仅仅是
“著书只为稻粱谋”的结果,
只能算作是“为人”,这无疑
会让人生出惭愧之意。因自
由懒散的天性使然,我对一
些实用性的热点话题往往缺
乏兴趣。而关于仪式传播,
倒是断断续续地关注了十年
之久。这本书可以算作是对
自己这十年关注仪式传播的
一个小结。
梁漱溟先生曾言,“人一
辈子首先要解决人与物的关
系,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
最后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
”。与人类学的仪式研究相
比,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研
究一方面与意义共享、文化
认同、共同体认同有关,涉
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另一
方面又与人的精神存在、心
理认同相关,似乎可以部分
地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有一个
宏伟的终极目标,即在短暂
的岁月中获得圆满的人生。
中国哲学认为此圆满人生的
标准是获得大自由、大自在
的天地境界。唐宋盛行的禅
宗文化如此比喻:“千般说
,万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
!”在“回家”的路途上,自
然少不了各种各样作为媒介
的交通工具。而作为人类精
神的载体,仪式就是一种精
神返乡的媒介,一种灵魂归
途中的交通工具。在仪式、
传播与信仰的层面,与其说
人类是在仪式中召唤神灵,
毋宁说人类是在仪式中发现
自己。
古人曰,“世事洞明皆学
问”,又曰,“此心安处是吾
乡”!按照儒家文化的逻辑
,学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
在事功,更关乎“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的
内在性理。其最终的理想诉
求似乎是应了孟子所说的那
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
其放心而已矣。”对一位现
代学者而言,他能否通过做
学问过程中的深钻故纸堆,
以及调查研究中的人事互动
,真正安下那颗被信息超载
、时代超速裹挟的躁动不安
、如猿似马的心,在此不敢
妄言。于我自己,至少有这
样一个小小的初衷:学问事
关人类,至少是事关自己的
生命福祉与精神存在,其终
极志向必定与求真有关。
作为一家成立120多年的
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不仅
见证,而且参与了中国近现
代史悲怆沧桑的风雨历程。
其本身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
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
成部分。自创办伊始,它即
是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心
目中的精神坐标。对于商务
印书馆,我素怀仰慕与敬重
之情。因此,当得知本书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我充满
了由衷的感激!感恩这珍贵
的缘分,也感谢我的工作单
位华东政法大学缔结了这珍
贵的缘分!似乎借此,我与
浩瀚的历史,与久远的时空
,与寥廓的宇宙便存了一种
深层的联结。
感谢我的老师、朋友,
感谢我生命中有缘相遇的所
有人。
郭讲用
2021年2月于上海
随便看
Copyright © 2004-2023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