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富足(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吴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虽然每一个人外在财富的获得有大的运气因素,但运气的因素是很难把控的,试图控制它们是徒劳的。人所能改变的不是外界的各种因素,甚至不是他人,只有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人,就会得到不同的命运。
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终的快乐来自精神上的富足。任何人如果能做好三件事,就有希望成为精神上的“富翁”——认清自己,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外面世界的输入;在“道”的层面提升自己,而不是满足于掌握一些“术”的技巧;从学习知识,上升到获得智慧。
作为《见识》《态度》《格局》系列的收官之作,本书能够给大家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成就内外兼修、笃定富足的人生。
作者简介
吴军,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
吴军博士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在Google公司,他和同事一同开创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成立了中、日、韩文产品部门,设计了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领导了Google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问答等研究型项目,拥有近20项美国发明专利。在腾讯公司,他负责了搜索、搜索广告和街景地图等项目。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成功地投资了150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吴军博士对科技产业有深入的研究,是当今硅谷地区解读IT产业最权威的专家。
吴军博士著有《数学之美》《大学之路》《文明之光》《智能时代》《见识》《态度》和《全球科技通史》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目录
前言 成为富足的人
01 理解规律 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
做事永远不要忽视负数
你与亿万富翁的距离
做减法比做加法重要
善用杠杆,事半功倍
破解35岁中年危机
线性成长的局限性
用乘方思维扩大影响力
02 正确决策 凡事皆有成本
做决定前,先考虑成本
如何让回报大于成本
没有体量创造不了奇迹
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专业
不要试图战胜市场
不怕慢,就怕停,更怕反复
可重复的成功
可叠加的进步
03 认知跃迁 经历和经验
经验比理性更重要
经历不等于经验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如何做好有效复盘
不要轻视常识
失效的经验:常识需要更新
点石成金:变经历为经验
04 做事方法 先动脑还是先动手
手先于脑,有效学习
脑先于手,理性思考
太初有为:行动才是答案
问题的解决,不只靠脑子
学会跳出问题看问题
05 重塑能力 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
把钱变成知识和把知识变成钱的区别
什么是真正的从0到1
大众需求与小众需求
关键路径和替代方案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心态
人生算法能够改变吗
06 理性判断 分清幻象与现实
不要把幻象当作现实
走出认知的洞穴
精英永远是少数人
真相是否能拆穿谣言
辨别信息真假的有效手段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学会用系统思维看问题
奥卡姆剃刀:简单成就高效
序言
成为富足的人
从2016年开始,我陆续
出版了《见识》《态度》和
《格局》三本书,并且有幸
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
。很多读者朋友表示读了之
后开始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
看待生活了,这让我倍感欣
慰。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
剩下的一些想和大家讲,但
尚未讲的话说出来。见识,
态度和格局,从某种程度上
讲,都是手段,这些手段的
目的,是要生活得好,工作
上有所成就,简单地讲,就
是实现富足的人生。
虽然每一个人外在财富
的获得有大的运气因素,包
括出生的家庭和地点,生活
的年代,各种机遇等等,但
是总的来讲,收获和付出是
成比例的,或者说,获得和
贡献是正相关的。运气的因
素是很难把控的,试图控制
它们是徒劳的。很多人热衷
于算命,想控制那些运气的
因素,但很显然人的命运和
算命的次数无关。人所能改
变的,不是外界的各种因素
,甚至不是他人,只有自己
。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人,
就会得到不同的命运。
那么人与人都会有哪些
不同呢?人一生下来是一张
白纸,先天的差异并不大。
但是几十年生活下来,大家
就会有非常大的不同。有些
不同对人的命运没有什么影
响,无所谓好坏,无关大局
。但是有些就不一样了,比
如说对于世界规律的理解,
知识的层次,决策的能力,
做事的方法等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理解
世界规律的方法,这些方法
没有对错之分,但是需要长
期有效。对我而言,数学的
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一个工具
。世界上很多规律,都可以
用加减乘除来表述。比如我
们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专
长用到不同的领域,没做到
一通百通,这就是做乘法。
但凡财富积累比别人快的人
,都是做了乘法的。但是乘
法不能乱用,很多人有些事
情在具有风险的事情上做乘
法,结果是收益没有翻番,
风险倒把自己淹没了。
人一辈子难免要做各种
抉择,选择对了,有时比努
力更重要。但是决策是一种
能力,不是碰运气,而决策
的能力又不完全能够靠循序
渐进的学习所掌握,因此很
多人虽然有知识,甚至学富
五车,却经常在需要决策时
做出最坏的选择。要做正确
的决策,最重要的是有敬畏
之心,什么事情在自己的能
力之外不能做,什么事情没
必要,什么事情有能力做但
是却不该做。我在书中举了
两个例子,在投资中,试图
打败市场的事情就不能做,
只能获得一时的收益,无法
获得长期回报的事情,就不
值得做。当然,违背道义的
事情则不能做。把不能做,
不需要做,不该做的事情从
我们的脑子里清除掉,选择
就容易多了。
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之后
,做事情也要讲究方法。世
界上可行的方法有千千万,
但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
有的人做事,是先动脑后动
手,因此获得了成功,但也
有的人则相反,他们习惯先
动手,先尝试,再总结经验
。这两种方法并没有高下之
分,但是并非每一种方法都
适合所有的人,也并非所有
的方法,都适合做所有的事
情。知道用什么方法做什么
事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
种经验。经验是要靠积累才
能获得的,但是,很多人却
把经验和经历搞混了。人只
要在社会上生活就有经历,
简单的重复的经历,并不会
产生丰富的经验。只有各种
不同的经历,越来越复杂的
经历,经过大脑的思考总结
,经过和他人的交流,才能
变为经验。
当两个人对世界有了不
同的理解,知识层次有所差
别,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不同
,经验的丰富程度不同时,
他们就是两个不同的人了。
有的人可能很快富足起来,
有的人可能忙碌一生,在生
活和工作中都拿不出什么成
绩。
当然,我说的富足不仅
包含外在财富,也体现为精
神层面上,后者比前者更重
要,因为它能让人感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
论快乐时指出,快乐分成两
种,一种是动态的、短暂的
快乐,另一种是静态的、永
恒的快乐。当人的物质欲望
得到满足时,就获得了快乐
,但那是暂时的。 比如渴
了喝水,饿了吃饭,累了休
息,困了睡觉,这些都是让
我们获得快乐的事情。但这
种快乐是暂时的,动态的,
第二天我们还会渴,还会饿
,还需要睡觉。财富也是如
此,它带来的快乐时暂时的
。当我们获得财富时,会感
到快乐,会有富足感;但是
当我们把钱花出去之后,这
种快乐和富足感就消失了。
甚至当我们获得和过去同样
多的钱财时,我们的快乐其
实也比不上从前,这也是很
多人开始追求越来越多的钱
财,走向贪婪的原因。伊壁
鸠鲁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
于一种明智、清醒和道德的
生活,换句话说精神上的快
乐才是是静态的、永久的。
同样的道理,人只有在精神
上感到富足,才是真正的富
足。
在近代欧洲,有很多贵
族或者富家子弟,他们对知
识的渴望远远超过对财富的
追求。这些人最终开启了人
类的科学时代和思想启蒙,
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比如波义耳、哈雷、伏尔泰
、孟德斯鸠和拉瓦锡等人。
在他们生活的年代,他们就
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尊重,今
天我们依然在纪念他们,感
谢他们对文明的贡献。但是
,同时代大量的、只追求
导语
吴军博士人生进阶系列作品,《见识》《态度》《格局》之后收官之作。
掌握六种智慧,重塑财富命运。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人,就会得到不同的命运,决定人与人不同的在于六大方面:对规律的理解、知识的层次,决策的能力、做事的方法、行为的模式、判断的思考。
让你获得内外兼修、笃定富足的人生。如果你感到力不从心,那么这本书可以让你获得前行的力量;如果你正遇到发展瓶颈,那么这本书可以帮你找到突破方法;如果你想对抗空虚,那么这本书可以帮你实现内心的富足。
匠心级品质,收藏馈赠之选。大气精美双封设计,彰显品质;内文采用质感胶版纸,提升阅读体验。
精彩页
做事永远不要忽视负数
很多人在大学里学完了高等数学的内容,回到生活中,其数学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生前在硅谷做过一次报告,听报告的都是工程师、创业者和投资人,我作为他的朋友也去给他捧场。在报告中,张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数自己乘以自己等于4?大家都回答是2。张教授见我微笑不语,就问我答案是什么,我说还有-2。
张教授之所以想到-2这个例子,是因为凡事都有对立的两面,这是这个世界固有的特性。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有得必有失;电荷是守恒的,有正电就有负电;基本粒子常常会对应反粒子。理解了这一点,想问题才能全面。而我能想到-2这个答案,则是出于对数学本身的理解。我在接触负数这个概念之后,就明白了在思考正数的时候永远不能忽视负数,这个习惯几乎伴随了我一生。
有了负数的概念,我们首先就必须明白,0不是最小的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钱越多越好,如果自己没有钱,就会觉得世界糟透了,天塌下来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没钱更糟糕的事情,那就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他们的钱就是负数。在美国,有80%的家庭处于负债状态,虽然其中很多人有房子作为资产可以抵押,但是房子通常不能马上兑现,而债则是要按月还的,更何况很多房子的价值其实抵不上房贷。
当一个人的净资产是负数时,一辈子是很难翻身的。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20%的税前收入都用于还各种债,特别是房贷和信用卡的利息。他们的收入通常都不算高,如果再少20%,每天就只能忙忙碌碌地工作,然后把时间花在应付债务上,不可能去思考如何自我提升,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更没有什么闲暇享受生活。在中国,其实也有不少人过着负债生活,甚至是一些曾经的首富。你经常会看到媒体报道某个首富破产的消息,其实他们早就资不抵债了,只是过去还没到还债的时候。
有了负数的概念,我们就知道,每做一件事的时候,获得的收益未必是正的,完全有可能是负的。
几年前,一位国内小有成就的投资人到了硅谷,请业界的一些同行吃饭,我也被朋友拉了过去。席间大家互相介绍,别人介绍我说,这位是《数学之美》的作者。那位投资人因为当时成功地投资了几家企业,志得意满,得意扬扬地说,他只记得小学的数学知识了,不过做投资会加减乘除就够了。我就问他,做投资有多高的收益?他说做了4年多的基金,有四五倍的收益。照理说,这样的投资表现是非常好的,超过了99%的基金。不过我知道,他当初为了成立基金做投资,从某家著名的企业辞职了,当时他是那家企业的高管,手上拿着那家企业大量的股票。而他在辞职成立自己的基金时,按照规定把手上的股票转让给了其他投资人。于是我就说,世界上不仅有正数,还有负数,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前者,而忽略后者。一年后,他的前东家公司上市了,股价是他当初转让股票时的几百倍。他如果还握着当时手上的股票,价值是他后来基金规模的数十倍。后来他又见到我,谈吐中流露出遗憾,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知道,没有负数概念的人在投资领域早晚要栽跟头。几年后,这个人已经淡出投资界了,听说他的基金后来的表现很不好,最后关闭了。
负数这个概念,大家最晚到初中时都会学到,而且从那时开始,高中再到大学课程中所有的数学题都可能出现负数答案。然而,在张首晟教授做报告的那一屋子听众中,学历最低的也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却漏掉了负数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觉得,是因为初中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知识点忘记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很多人虽然学了中学数学,却没有学通透,只记住了一些知识点,而那些知识背后的意义完全不明白。学完初中数学,就必须一辈子记住:世界上不仅有正数,还有负数。这件事要刻在自己的基因里,否则数学思维就还停留在小学水平。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