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年寻羌(迁徙与回归羌在深谷高山最后的释比)(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作者 高屯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收藏级的摄影集。书中精选了100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用哈苏503相机、依尔福120黑白负片拍摄的,在国内尚属首例。书中选择的图片有意回避了与电影画面相同、相近的画面。
全书分为“迁徙与回归”“羌在深谷高山”“最后的释比”三个部分。“迁徙与回归”讲述释比贵生等夕格羌人,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归故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的感人历程;“羌在深谷高山”记录了岷江上游、湔江上游高山之上的羌族村民,经历大灾之后耕种劳作、守望家园的日常生活;“最后的释比”记述了大地震之后,作者能寻访到的二十多位羌文化传承者——释比,述说他们的迷茫与憧憬、失落与坚守。
目录
自序 现实与理想 在我心中叠化面成的影像
迁徒与回归
阿妈,您的儿孙要远走他乡了
自古天地问,就铺展着一条感恩还愿的神路
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人明白,人鬼神相通的道理
躯邪伏魔的水生,被灰熊挖掉了半只鼻子
一个释比不喝点酒,怎么和鬼神通灵?
鬼神赶来一看,你在和游客打打闹闹
怪不得外国人爱叫:OMG!中国人爱喊:我的妈呀!
中国人都那么重视过年,原因在哪里?
惊垫不动土 春分不钻林,人家雀鸟野兽要讲恋爱
不要犁了,喊我们搬家!
五月一号必须要搬走,这是时间
我是不想下去,死在人家的地头!
五辜三姓六族,夕格羌人的迁徒史
豆大的泪珠,从贵生和红马眼眠一同滚落
讨了个外地小美女,你当然想走呼
遣弃?还是保留?这又是个问题
女儿那么漂亮,你忍心留在这儿变野人?
祖老先人都在这儿,我不走
尊敬的玛比神啊,我们有了落脚之地就回来接您
这次搬下去,就是二十一个地头了
金丝猴的脑壳,你咋个要供它呢?
阿妈,我是不想丢下您啊!
这么大个城市,怎么闻不到神的味道?
这是香港回归的标志,你敢爬上去咬它?
人乡随俗,依人家的规矩 九年之后
一双砍柴啄地的手,哪会伺候茶叶?
不打不相识,一打打成了一家人
那个戴嘻哈帽的女孩 衣着好潮啊!
夕格、南宝山,哪里才是我们的家?
唤,还是死在了人家的地头
说过的话,怎么随便就说忘记了呢?
水龙头的水是从哪里流来的?商店里的米、面又是从哪里长出来的?
眼睛看得见的你才信,那你看得见好多?
哪怕走到天端,都要给你们焚香烧纸
就在今天,就在此地
天下人看到这些影像,多好啊!
手臂搭桥来接您,神啊 请跟我们来吧!
羌在深谷高山
理县桃坪羌寨 王嘉俊
理县桃坪羌寨 陈朝文、杨育珍夫妇
汶川县萝卜寨 羌绣帮扶计划
理县休溪察 孟龙琼
理县大蒲溪寨 余芸香
理县西山白空寺 朱万香等香客
理县汶山寨禹王庙 观音菩萨、玉皇大帝
茂县三龙合心坝 杨正贵、杨有富夫妇
茂县三龙合心坝 杨松富
茂县永和乡腊普村 白福英、白祥云祖孙
茂县永和乡腊普村 葬礼
维城乡四洼寨 陈二什子的女儿
茂县雅都乡大寨子 村支书王天才
茂县雅都乡大寨子 村民
茂县雅都乡大寨子 秋收
茂县曲谷乡 瓦尔俄足
茂县曲谷乡娃娃寨 基俄直祭山
茂县曲谷乡娃娃寨 村民与游客
茂县叠溪乡排山营村 村民草龙求雨
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寨 白玛木与他的亲人们
松潘县小姓乡埃溪察 尤珠妹智么磋
松潘县小姓乡埃溪寨 王天福热他妹
松潘县小姓乡埃溪寨 尼莎古歌传承人见车牙一家
松潘县小姓乡埃溪寨 毛明军
茂县东兴乡草阳坪 马马灯
北川县墩上乡岭岗村 十二花灯
北川县陈家坝乡平沟村 朱文全夫妇
北川县禹里乡、青片乡 大禹
汝川县威州镇羌锋村 羌年
最后的释比
汶川县威州镇羌锋村 王治升
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沟 朱金龙三兄弟
议川县雁门乡月里寨 赵氏释比
汶川县雁门乡月里寨 赵俊成
理县熊耳山 周润清
理县蒲溪乡休溪寨 王小刚、王小勇兄弟
理县蒲溪乡休溪寨 王福山
理县三岔沟 杨冬清
理县桃坪乡曾头寨 杨茂山
茂县沟口乡 肖永庆
茂县水和乡腊普村 杨芝德
茂县永和乡永宁村 何清云
茂县黑虎寨 任老释比
汶川夕格寨/邛崃南宝山 比威吉杨氏释比
汶川县萝卜寨 王明杰
跋 一本“实验民族志”在反差与对比中呈现真实
后记 中国人有信仰吗?
序言

自我放下手中的笔拿起
照相机的那一刻起,内心就
渴望着能以一种新的语言,
去述说那些未及用文字尽情
书写的冲动与感受;渴望能
在自由独立的状态下,以图
片去记述故乡平庸无奈的现
实与苍凉悲壮的历史。
但1995年5月,在成都举
办了《高原风·朝圣之路》
影展之后,我拍摄的对象却
在不经意之间,由青藏高原
和西域大地的高原牧人,转
向了其间的美丽风景,并把
许多的时光消费在与“旅游”
“文化”相关的“策划”“打造”
中去。此时,遍地泛起的物
欲风潮,已汹涌摇晃着整个
世道人心。在终日的忙碌应
酬中,渐感自已那决然的出
走,不过是摆脱了权势的驱
使,又受金钱的奴役。及至
2003年前后,内心对“策划”
“打造”之类的营生已十分倦
怠,在晨光暮色中拍摄奇山
丽水的激情,也随之减褪。
终于,在2008年3月,结
束了三年的居家阅读、完成
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学历之后
,在又一个春雪飘飞的季节
,我重新回到了青藏高原的
东部山地。这一次,我没有
翻越尕里台,走向我熟悉的
松潘草地,而是中途折进了
岷江上游的深谷高山,把手
中的镜头从阳光与风雪中的
藏族牧人身上,移向了山林
与田野里的羌族农民。
从苍茫草地来到这段山
地,吸引我的,不再是九寨
沟、黄龙美丽的风景,而是
其西南汉藏之间“最后的羌
人地带”上,那些并不依着
我们既有的知识、概念、印
象生活着的羌人。来到这里
,是想体验一段与自然、生
命、历史相关联,与“现代
工业文明”有些区别的生活
;是想以一种属于自己的语
言,去讲述那些代表族人与
祖先通灵、与鬼神对话的释
比,讲述他们的心灵状态与
现实处境。
我开始在山野与城市、
山民与学者间走访,并系统
地阅读能查找到的一切与“
羌”有关的文字。
通过对甲骨文的辨析,
我们发现:“羌”,是三千多
年前,殷商人对其以西大约
今天的陕西东部、河南西部
、山西南部一带边缘人群的
称谓;通过对《史记》《国
语》等古籍的阅读,我们了
解到:“羌”,是秦汉时期由
秦陇向西大规模扇形迁徙的
那些族群;通过对《华阳国
志》《明史》,以及后来顾
颉刚、费孝通等历代史家著
作的浏览,我们又看到:两
汉、魏晋之际,在整个华夏
西部形成了广阔的“羌人地
带”——从西北天山南路的
婼羌,河湟流域的西羌,陇
南蜀西一带的白狼羌、参狼
羌、白马羌、白狗羌等,再
到川西、滇北一带的青衣羌
、牦牛羌。及至唐宋,吐蕃
势力与藏传佛教由旧称发羌
的地域迅速向东扩展,与中
原势力及文化在这片广阔的
“羌人地带”上全面相遇。之
后数百年间,甘、青、河湟
与川西北广大区域的羌人,
分别融人了汉、藏、蒙古等
民族之中,到了明、清,只
剩下岷江上游和湔江上游一
些高山深谷间有少量“羌民”
了。这部分人,终于在20世
纪50年代民族识别区分之际
,被认定为“羌族”。
这是大量不同时期的历
史文献所书写的羌族历史。
但当我们从这些历史书本中
,回到岷江上游深谷高山之
间的古老羌寨,来到农人耕
种的田野里细心体察,并将
其与周边文化形态进行比照
时,禁不住暗自思忖:随着
中原文化向西扩展而向西迁
徙的“羌”,果真是同一个“
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在一
个“民族走廊”上不断地在迁
徙吗?眼前这些自称“尔玛”
,却在八九十年前从未听说
过“羌”这一称谓的人群,与
活跃在历代文献典籍中的“
羌”“羌戎”“氐羌”有着怎样
的联系?眼前的岷山、汶川
、熊耳山、三星堆雒水……
与千年之前千里之外中原河
洛之地的岷山、汶川、熊耳
山、雒(洛)河……有着怎
样的关联?身边的这些高山
羌人,是带着礼器迁居蜀地
的夏朝遗民?是受武力逼迫
之后逃隐于深谷高山的三星
堆人后裔?
我的拍摄与书写,并非
想要加人“羌学”专家的行列
,对“羌族历史”作出考证,
但以汉字书写,或以羌语传
说的种种“羌”或“尔玛”的历
史,又是表现当代羌人无法
回避的苍茫背景。
这段时间,我终日在历
史文献记载的“羌”和岷江上
游高山之上生活着的“羌”之
间,来回穿行。

谁也未曾料到,2008年5
月I2日,一场8.0级的大地
震,使我正倾心关注的这片
深谷高山,顷刻间成了全世
界一同关注的焦点;谁也未
曾料到,这场大地震破坏最
惨重的区域,正是当今中国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的羌
族聚居地。
13日,我从济南赶回成
都。此时,救援力量已到达
北川、绵竹、都江堰……,
军队的直升机正尝试着向映
秀空投物资,但汶川县城的
灾情还无确切消息。14日一
早,我和两位摄影助理召集
了几位越野爱好者,将4辆
越野车的后排座椅拆下,装
满急救药品从成都出发,绕
道雅安、康定、丹巴、金川
、马尔康、理县,穿越一路
飞沙走石,经一天一夜为汶
川县城送去了第一批急救药
品。原以为音信全无的汶川
县城,很可能如当年的叠溪
古城被倾塌的山体掩埋;现
在立于姜维城头四望,岷江
、杂谷脑河沿的道路、桥梁
多遭损毁,县城中伤者众多
,城中楼房却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