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年的启示
分类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阿德勒认为,个体发展往往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风格”,朝着确切的目标迈进,实现人生价值。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个体都会按照这一路径发展。一些人在童年时期因身体缺陷、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或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成长过程中萌生了自卑感,无法应对这种自卑无助的处境,不懂得如何表达需求,出现尿床、口吃、性格乖僻、讨厌学习、不守纪律、说谎偷盗等行为。成为家长和他人眼中令人头疼和困惑的“问题儿童”。
所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其本质是教育问题。了解了人类行为动态模式,才能更好地解读孩童的精神世界:了解了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本书以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美国接诊的众多个案为基础,集案例分析、理论指导和诊疗实例为一体,帮助“问题儿童”的父母、教育工作者理解儿童行为,洞察背后的需求,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设身处地地思考,与孩子共同面对环境中的种种困难,将孩子引向健康快乐成长的轨道。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895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长岛医学院教授。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观点不同与之决裂。阿德勒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儿童的人格教育》等。
目录
导读 阿德勒与我们的精神官能症世界
第一章 全身的姿态
第二章 母亲的掌控
第三章 犯罪之路
第四章 想领头的男孩
第五章 成长的恐惧
第六章 叛逆“坏”男孩
第七章 绝食抗议
第八章 跟随领袖
第九章 过于温顺的孩子
第十章 精神官能症的根源
第十一章 先天智能不足
第十二章 疾病的束缚
序言
作为现代个体心理学
之父,阿德勒最重要的性
格学说理论之一便是“生
命风格”。个体的发展是
一个从幼儿一路延伸向成
人的、具有连续性的过程
。与周围事物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故而要理解自
己、改变自己,必须回到
童年,且童年的问题。要
从更早之前的人生阶段溯
因。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
心理学》,自引进以来便
长销不衰,销量累计超过
五十万册。成为儿童教育
书籍中首屈一指的经典之
作。其代表作《自卑与超
越》更是销量过百万册,
是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个体
心理学经典之作,帮助过
无数处在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人生境遇中的人重塑
自我、理解他人,实现了
更好的成长与改变。
本书致力于延续前作
的理论基础,补足前作的
不足与缺憾,可将其视为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案
例呈现。前作在西方心理
学理论研究上已经达到了
一定的高度,但“理论性
强.晦涩难懂”等评价时
有产生。因此,本书致力
于帮助广大家长和教育工
作者更好地理解理论,力
求成为一本更易懂、更可
感。化理论为实操的行为
指南。
本书以阿德勒的得意
门生W.贝兰·沃尔夫的
导读开篇.详细梳理了阿
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
架,对阿德勒心理学的第
二大原则——“个体会遵
循明确的生命风格”进行
了深入的阐释。每个人都
是由弱小的、自卑的状态
按照既定路线成长和发展
为自足的、有益于社会的
人的,然而出于各种各样
的内外界原因,有的儿童
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了
困难和阻碍,原本正常前
进的路径被阻断。儿童无
法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
需求,如果此时家长无法
洞察儿童的需求,或由于
缺乏耐心、缺少经验等原
因未能与儿童有效交流,
甚至以错误的方式粗暴地
对待儿童,那么儿童很有
可能会因为无助和不适而
误入歧途。
除了理论指导,咨询
的临场感同样重要。本书
提供了两个场所,一是阿
德勒与学生们举行的案例
分析研讨会.以“阅读病
例——会诊”的介绍方式
,让读者更直观、更有针
对性地理解案例行为背后
蕴藏的心理动机;二是阿
德勒与儿童及其监护人直
接对谈的咨询现场。在面
对儿童的交谈中,好的出
发点非常重要,但如何呈
现对话、让沟通起到作用
才最为关键。阿德勒通过
鼓励挖掘和呈现问题的方
法、循循善诱的措辞、正
面积极且充满信任的态度
,都让人如沐春风,值得
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好好揣
摩,多加学习和运用。
本书成书时间较早,
极个别理论随着时间的发
展和学科的演进,难免会
有局限性。欧美当时的社
会背景、教育理念与我国
现阶段也有所不同,部分
观点及描述仅为佐证阿德
勒的心理学理念服务。相
比之下,本书对“三岁看
老”的反驳,对家人应在
儿童成长中扮演的角色,
对儿童不当行为的责任的
厘清等,都显示出了超越
时间与空间的洞察力和关
怀,更体现了个体心理学
的艺术性。希望这本书的
核心内容能够帮助每一位
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
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成为幸福快乐、对社会
有益的人。
导语
十二个典型案例会诊研讨,十二次充满能量的心灵对话,一本帮助父母、教育工作者的操作指南书。
现代个体心理学之父、百万畅销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阿德勒探讨性格塑造的经典之作。
阿德勒得意门生W·贝兰·沃尔夫倾力导读,对阿德勒成为社会学与教育学基石的“生命风格”理论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说。
用细节展示阿德勒和父母、孩子的沟通现场,阿德勒手把手教你如何与孩子理性沟通,如何听,怎么说。
书评(媒体评论)
阿德勒是终其一生研
究人及人之潜力的伟大的
心理学家。
——戴尔·卡耐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
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
现在的“目的”。
——康源、盛宁(《
阿德勒心理学》译者)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自
我反省的好工具,它帮助
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Goodreads读者
Nick
精彩页
今晚我们要来研究弗洛拉(Flora)小姐的困扰,她最大的问题是多年来会突然失去意识。她与父母、两位哥哥和两位弟弟同住,家里还有两名幼童,家庭气氛十分和谐。患者身为唯一的女儿,总能任性地为所欲为,也特别受父亲宠爱。
听到失去意识,我们会立刻想到癫痫(Epilepsy),不过癫痫是用来描述各种疾病的笼统说法。诊断时,个案之间的差异有时极难分辨,全凭内科医师自行判断。癫痫患者通常得在生活中面对严峻挑战,由于这些难题会反映在他们的心态上,有时我们难以判定器质性疾病在哪里止步,疾病又是在何时进入精神上层结构的。癫痫向来被称为疾病,因为癫痫患者始终是由内科医师来照护治疗。这跟外行人对各种精神官能症的态度颇为相似,精神官能症过去总被统称为“歇斯底里”。
真正的癫痫与假性癫痫之间的差异,可通过几大相当关键的症状来判别。真正的癫痫发作时,双眼瞳孔会有所扩张并对光毫无反应。这是器质性癫痫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此迹象未曾出现在弗洛拉的病历中。第二项关键症状,是患者失去意识时会出现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若想测试患者是否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可抚触患者的脚底。正常情况下大拇指会向内缩起,但出现巴宾斯基反射时,患者的大拇指会朝脚背方向往上翘。巴宾斯基反射显示患者大脑特定区域受损,使神经冲动无法通过惯常路径来传导。真正的癫痫还能通过其他指标来判断。有时患者会有皮下出血的现象,耳后区域尤其常见;癫痫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咬自己的舌头,因而唾液中混杂鲜血。患者也会常在癫痫发作时倒地受伤。癫痫患者时常会有瞬间的不祥预感,预知癫痫即将发作,我们将此预感称为“前兆”(aura)。虽然形态各异,但前兆通常郡会出现。
这些症状只会在真正的癫痫发作时出现,歇斯底里所致的昏厥则不具这些指标。因为歇斯底里而失去意识时,个体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感到绝望无力,并通过全身姿态来表达自身态度。歇斯底里患者的昏厥代表:“我软弱无力。”歇斯底里患者会立刻恢复意识,但真正的癫痫发作时,患者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昏昏欲睡、头痛与抑郁,此现象可能持续数小时。癫痫与歇斯底里的其中一项重要区别,在于癫痫患者不晓得自己晕过去了,要等症状消退后才会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绝大多数的癫痫个案,都跟特定心智缺陷脱不了关系,这也让我们在诊断时更难分辨癫痫与歇斯底里的差异。假如以会让真正癫痫患者发脾气的方式责难他,就有可能提升癫痫发作的频率。癫痫患者的脾气通常都不太好。仔细研究癫痫患者的家庭背景,经常会发现某位家庭成员的脾气特别差。我们必须将坏脾气视为自卑情结的征兆。如果在家中,孩子出现癫痫症状,而父亲脾气暴躁,我有时都觉得小孩是在模仿父亲易怒的性格。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