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站一直注重生态系统的要素监测,建站之初以长期试验为依托即开始系统的作物产量(生物量)、水分、土壤养分要素的监测和科学研究1998年,按照观测规范和要求,开展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和典型流域的水分、土壤、气象、生物等生态要素观测任务。
本书的数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CERN规定的2009-2015年生物、土壤、水分和气象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二是涵盖了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长期在黄土高原从事科学观测与研究的特色数据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 电子书 |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农田生态系统卷陕西长武站2009-2015) |
| 分类 | 电子书下载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下载 |
|
| 介绍 |
内容推荐 长武站一直注重生态系统的要素监测,建站之初以长期试验为依托即开始系统的作物产量(生物量)、水分、土壤养分要素的监测和科学研究1998年,按照观测规范和要求,开展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和典型流域的水分、土壤、气象、生物等生态要素观测任务。 本书的数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CERN规定的2009-2015年生物、土壤、水分和气象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二是涵盖了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长期在黄土高原从事科学观测与研究的特色数据资源。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长武站简介 1.1 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1.2 长武站历史沿革及站区简介 1.2.1 历史沿革 1.2.2 长武站简介 1.3 研究方向与任务 1.3.1 研究方向 1.3.2 研究任务 1.4 支撑条件 1.4.1 人员结构 1.4.2 基础设施条件 第2章 观测场地与方法 2.1 试验观测场概述 2.2 观测场介绍 2.2.1 综合观测场(CWAZH01) 2.2.2 辅助观测场(CWAFZ) 2.2.3 站区调查点(CWAZQ) 2.2.4 综合气象要素观测场(CWAQX01) 2.2.5 站区水样采集点 2.2.6 长期定位试验与大型观测设施 2.2.7 辐射与通量观测系统 第3章 生物长期观测数据集 3.1 农田复种指数 3.1.1 概述 3.1.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1.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1.4 数据 3.2 作物生育动态观测 3.2.1 概述 3.2.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2.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2.4 数据 3.3 作物耕层生物量及根系分布 3.3.1 概述 3.3.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3.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3.4 数据 3.4 主要作物收获期植株性状 3.4.1 概述 3.4.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4.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4.4 数据 3.5 作物收获期测产 3.5.1 概述 3.5.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5.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5.4 数据 3.6 元素含量与能值 3.6.1 概述 3.6.2 数据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6.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3.6.4 数据 第4章 土壤长期观测数据集 4.1 土壤交换量 4.1.1 概述 4.1.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1.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1.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1.5 数据 4.2 土壤养分 4.2.1 概述 4.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2.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2.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2.5 数据 4.3 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4.3.1 概述 4.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3.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3.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3.5 数据 4.4 剖面土壤机械组成 4.4.1 概述 4.4.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4.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4.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4.5 数据 4.5 剖面土壤容重 4.5.1 概述 4.5.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5.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5.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5.5 数据 4.6 剖面土壤重金属全量 4.6.1 概述 4.6.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6.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6.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6.5 数据 4.7 剖面土壤微量元素 4.7.1 概述 4.7.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7.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7.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7.5 数据 4.8 剖面土壤矿质全量 4.8.1 概述 4.8.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4.8.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8.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4.8.5 数据 第5章 水分长期观测数据集 5.1 土壤含水量 5.1.1 概述 5.1.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1.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1.4 数据 5.2 土壤质量含水量 5.2.1 概述 5.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2.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2.4 数据 5.3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 5.3.1 概述 5.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3.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3.4 数据 5.4 雨水水质 5.4.1 概述 5.4.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4.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4.4 数据 5.5 土壤水分常数 5.5.1 概述 5.5.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5.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5.4 数据 5.6 水面蒸发量 5.6.1 概述 5.6.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6.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6.4 数据 5.7 地下水位 5.7.1 概述 5.7.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5.7.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5.7.4 数据 第6章 气象长期观测数据 6.1 温度 6.1.1 概述 6.1.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6.1.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6.1.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6.1.5 数据 6.2 相对湿度 6.2.1 概述 6.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6.2.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6.2.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6.2.5 数据 6.3 气压 6.3.1 概述 6.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6.3.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6.3.4 数据价值/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6.3.5 数据 6.4 降水量 6.4.1 |
| 截图 | |
| 随便看 |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