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表达与意义/语言学与诗学译丛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作者 (美)约翰·R.塞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约翰·R.塞尔的《言语行为》是对语言哲学的一个创新性贡献。本书是塞尔把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理论研究交织在一起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收入了塞尔对于言语行为理论具有重要推进意义的经典篇章,而且还包含着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密切关系的经典论文,无论对更深入地理解言语行为理论还是对文学理论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约翰·R.塞尔(John R.Searle)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之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5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动理论的创建者奥斯汀(J.L.Austin),深入研究语言分析哲学。1959年返美,并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后当选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言语行动》《表达和意义》《意向性》《心灵、语言和社会》等。
目录
致谢
引言
文章出处
第一章 话语施事行为分类
第二章 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章 虚构性话语的逻辑地位
第四章 隐喻
第五章 字面意义
第六章 指称与归属性
第七章 言语行为与近期语言学
参考书目
索引
序言
自从20世纪初西方出现“
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已
成为哲学、诗学、美学以至
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前
沿问题,从语言角度研究文
学,从语言学、语言哲学角
度研究文学理论的“语言学
诗学”亦成为20世纪以来西
方文学理论中的重要领域。
尽管在“语言学转向”之后又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转向,但
并没有使“语言学转向”成为
历史的遗音,相反,这各种
各样的转向都可以从语言学
转向找到根据,并使语言学
转向在更为深广、更为基础
的层面上继续发挥作用。人
们对语言问题之所以会有如
此持久的热情和兴趣,不仅
在于20世纪初西方哲学领域
出现的“语言学转向”这一重
要的思想事件,而且亦由语
言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所致。
我们知道,语言既是我们生
存的空气又是我们存在的方
式,既是最基本的文化现象
,又是最基本的文化载体,
既是构成文学的最基本元素
,又是文学最直接的存在方
式,语言无论什么时候都理
应是文学、文化研究的基本
问题。雅各布森在《语言学
与诗学》中曾经说:“一个
对语言的诗性功能充耳不闻
的语言学家,和一个对语言
学问题漠不关心、对语言学
方法所知甚少的文学研究者
都同样是不能容忍的不合时
宜之人。”雅各布森的这一
陈述虽然是在50年前做出的
,但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
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们知道,西方文学理
论学界,自从20世纪初俄国
形式主义把语言学与诗学研
究相结合以来,历经捷克布
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法
国结构和后结构主义,以至
今天盛行于英美和欧陆各国
的文体学、叙事学研究,把
语言与文学,语言学与文学
理论、文学批评结合起来的
努力一直处于持续发展的状
态。1980年,“国际诗学与
语言学协会”(简称PALA)
在英国成立,其宗旨就是要
推动语言学与诗学的交叉研
究。这个学会在世界范围内
开展学术活动,每年举办一
次年会,并拥有一份国际性
的专业刊物《语言与文学》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除《语言与文学》这一
会刊外,1972年,由伊顿·
特雷弗(Eaton Trevor)创
办的《文学语义学》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也旨在推进
语言学与文学之间的交叉研
究和探索。而近些年来在西
方欧美学界兴起的语言与文
学、文化之间“界面”研究(
Interface Studies),也是
运行在这一理路上的。
与国际上语言学与诗学
研究的繁荣局面相比,国内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译介则
显得冷清得多。虽然我们的
古人早就说过:“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毛诗序》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
文明”(刘勰《文心雕龙》
),“文之作也,必得之于
心而成之于言”(孙复《答
张洞书》),都认为“语言”
是诗文得以“成”“立”的根据
,都认识到语言与文学、文
化甚至文明的关系;虽然中
国学界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
学语言学或语言学诗学方面
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有分
量的重要成果,但相对于中
国这个庞大的学术队伍来说
,相比于国际学术界的相关
研究和语言问题本身的重要
性来说,我们在这一领域投
入的力量还显然不足。20世
纪80年代出版了一些俄国形
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方面
的文论选,并且陆续有一些
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方面的译
作问世,对推动当时的中国
文学理论界对语言学诗学的
关注,以及文学观念和文学
研究方法的革新无疑都起到
了巨大的作用,但对于这个
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并且今天仍在持续发挥
重要作用的文学研究领域来
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正是
鉴于国内学术界在语言学与
诗学研究和译介方面的这一
状况,我们主持编选“语言
学与诗学译丛”,以使这一
未竟的事业得以持续、深化
和发展。
本译丛从翻译20世纪以
来的语言学与诗学研究方面
的经典理论家的经典作品开
始,再逐步向涵盖更广的、
当今时代的语言学与诗学研
究领域的优秀作品延伸。所
遴选的篇目涵盖俄国形式主
义、捷克布拉格学派、法国
结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以
及文学阐释学这几个与语言
学和诗学研究关系最为密切
的领域中的经典或优秀之作
。通过这套译丛,希望能对
国内学界“尚未完成”的语言
学转向,尚未充分展开的语
言学与诗学研究有所推进或
助益,并能对更深入地理解
当今的一些文学、文化研究
现象提供可能的语言学路径

我们知道,在语言学转
向之后在西方学界又出现了
“文化转向”、“空间转向”等
等多种转向,但这些转向并
非意味着“语言学转向”以及
与之相关的语言学与诗学研
究已经失去当下意义。文化
转向、空间转向都是与语言
观念的诗化、审美化转向相
联系的,它实际上也可看作
语言学转向的深化、扩展和
延续。西方传统的哲学语言
观强调语言的逻辑和语法本
质,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语
言,文学与非文学,文学语
言与非文学语言就势必成为
不同的东西。但随着语言观
的诗化、审美化的转向,人
们逐渐抛却了往日的对于语
法和逻辑的虚妄信念,不再
从逻辑和语法,而是从诗、
文学、艺术或修辞解释语言
的本质。如果一切语言都具
有修辞本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