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南京到北京(明代前期的政治历史和文学想象)(精)
分类
作者 余来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南京温婉柔媚,北京刚劲峭拔。明太祖据金陵而得天下,明太宗兴北平而继正统;其间又有建文一帝,其命虽促,却多得后誉。士逢其时,既幸且哀。他们记录感伤或快乐,荣耀或失意,幸福或苦涩,留下人生与时代的记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烟云早已散去,因缘际会引人寻觅。走进多彩历史、一起感受明初五十年间的风云激荡、千转回肠。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移动的都城
第一章 金陵伤心画不成
一、1368年的春天
二、南京的记忆
第二章 北京的风景
一、故都、行在与京师
二、帝国的投影
第二编 不老的祖宗
第三章 明太祖的多重面孔
一、中国之君
二、以“复古”之名重建伦理、文化秩序
三、明太祖的遗产:祖制·祖训·祖风
第四章 建文帝的危机
一、从皇孙到皇太孙
二、在人生巅峰迎接灭亡
三、千古谜踪与生死想象
第三编 制造盛世
第五章 重建帝国秩序
一、以拯救社稷之名
二、用杀戮开启盛世
三、扩张时代
第六章 绝对权力
一、令由中出
二、文化集权
第四编 沉重的颂歌
第七章 临濠记忆
一、钟离一梦
二、“中都”见闻
第八章 盛世“苦旅”
一、还乡无锦衣
二、苦闷的旅程
三、当年豪情今何在
第九章 忏悔录
一、黄淮的罪与罚
二、狱中“省愆”
结束语
注释
序言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第45章
永乐十八年(1420)十
一月,明成祖朱棣(1360—
1424)正式下诏将国都迁
往北京,从此开启了大明王
朝的“北京时代”。明代立国
五十余年来作为京城的应天
府,在此之前已经被改名为
“南京”,成了帝国历史中的
“旧京”(1)。终明一朝,
应天府作为南都,尽管在某
些方面享有与北京同样的待
遇(如立署设官仍属于中央
政府系统),然而它在帝国
版图上的地位却已今非昔比
,不再是大明帝国的政治中
心。自1368年朱元璋在南
京这座六朝古都建立统一王
朝,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巨
变,继承中原大统的明王朝
的中心又一次回到了北京,
一座曾经让意大利旅行家马
可·波罗(1254—1324)都
叹为观止的东方大都会。然
而此时的北京早已旧貌换新
颜:这座蒙古人统治之下被
称作“大都”的古老城市,不
但名称已变成了“北京”(水
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取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就是那端坐巍
峨宫殿朝堂之上的至高统领
,也不再是草原雄主成吉思
汗铁木真(1162—1227)
的后裔,而是以“华夏之主”
自居的汉人天子——崛起于
北京的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

历史的指针拨回到五十
年前。洪武二年(1369)
四月,朱元璋(1328—
1398)正式下诏仿效周、
汉实行“封建诸王国邑之制”
。(2)第二年四月,明太
祖朱元璋即位之后第一次分
封子嗣,赐封截至当年出生
的九个儿子,让他们获得属
于自己的封号和封地,分别
是:朱樉(1356—1395)
为秦王,封地西安;朱(
1358—1398)为晋王,封
地太原;朱棣为燕王,封地
北平;朱橚(1361—1425
)为吴王,封地开封;朱桢
(1364—1424)为楚王,
封地武昌;朱博(1364—
1428)为齐王,封地青州
,后出镇开平;朱梓
(1369—1390)为潭王,
封地长沙;朱杞(1369—
1370)为赵王,一岁而卒
;朱檀(1370—1390)为
鲁王,封地究州府。另有从
孙朱守谦(朱文正子,
1361—1392)封为靖江王
,封地靖江。此后又分别在
洪武十一年(1378)、洪
武二十四年(1391)两次
分封。三次封赐,前后总共
有二十四子被册封为藩王。
(3)受封的藩王们一般会
在成年以后离开京城,带着
家眷、属官前往藩国,从此
成为明王朝遍布天下权力网
络中的一员。他们当中除了
少数因获罪被取消封赐,大
多数藩王的爵位、封地在死
后会由子嗣继承,从而实现
权力的不断传承与赓续。洪
武十三年(1380),在燕
王朱棣年满二十岁之际,他
受命离开南京前往自己的封
地——北平,一个已经从元
朝的“大都”降格为明初数十
个府之一的地方。在那里,
朱棣将开启自己从燕王到永
乐大帝的传奇一生。朱棣的
青年时期几乎都在北平度过
,直到建文四年(1402)“
靖难之变”后登上帝位,他
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二十余年
,熟悉了那里的干旱与风沙
,并将其作为磨砺自己以实
现军事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
动力。
……
正在发生的一切都终将
成为历史,而历史的真相永
远都掩映在那些留存至今的
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文学研
究者,在我内心始终都有这
样一种期待:希望能够在整
体历史的框架下讲述文学的
过去,而不只是让历史和文
学二者互为背景或者材料。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一种研
究整体文学的呼声。相比之
下,我更期待一种整体历史
的研究路径。无论是我们为
之划定的文学、政治还是其
他宗教、民族、边疆等各个
方面,都参与到了“历史”的
书写当中,任何以切割的方
式所看到的,都只是过去的
一个方面。对文学研究者来
说,也不应只是将文学研究
局限在“文学”范围,而当放
宽“文学”的视界,视之为“
历史”的一端,由整体历史
的角度观照文学、文化的种
种形态。文学的书写,并不
只是那些处其殿堂当中的作
者高高在上的玄想与游戏,
而是深深植根于时代迈进的
每一次呼吸之中。生于斯世
,便不可能只将自己限身于
自我的世界。循此想法,于
是有了这本有关明初历史、
政治、文化和文学的小书。
这样的探索思路,于我个人
来说,与其说是一种突破,
毋宁称之为一种尝试,试着
将自己放回到过去,通过那
些历史记录的文字去体验他
们的情感和生活,想象那个
时代所经历的悲喜人生,发
掘那些被我们称为“文学”或
者别的什么背后所蕴藏的历
史密码。对每一个历史探索
者来说,过去所留下的并不
只是一堆冰冷无言的文字、
少人问津的旧籍。曲径回廊
深处,自有一番别样的风景
。阅尽历史沧桑,从中感悟
到的是那个时代的温情和幽
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