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寻根小说、知青小说、少数族裔文学以及后来的市井风情小说等,都是在中国开启现代化过程中地域意识觉醒的审美书写,它们形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新世纪20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地方性审美潮流。 本书在章节上按照从理论思考、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具体案例顺序来排列,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恰恰是一个反向进行的过程,是先从具体作家作品的触动开始,从天津扩展到全国其他城市的地方性审美,然后由具体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由形象到逻辑的研究推进过程。 作者简介 丁琪,1976年生,内蒙古赤峰人,文学博士,现任职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民族文学。200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已在《文化中国》(加拿大)、《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光明日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性别研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参著《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全球化浪潮中的地方性审美潮流 第一节 草原游牧文化与新时期蒙古族小说 第二节 新时期市井小说的地方性审美 第三节 异风景美学与新南方写作 第二章 市井诗学之两翼:城市与地方性 第一节 市井文学与市民文学概念辨析 第二节 市井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 第三节 文学中的城市美学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的市井小说审美嬗变 第一节 市井文学的雅化:20世纪80年代的市井风情小说分析 第二节 双重面孔及其伦理内涵:市井文学中的经济理性人形象分析 第三节 城市新价值观的崛起:基于对新世纪市井小说的考察 第四章 津昧小说与城市文化 第一节 津味小说的城市塑造 第二节 津味小说的本土现代性 第三节 津味小说的谐趣 第四节 海河孕育的天津城市文化 第五节 城市中的摩天轮与文化生产 第五章 天津作家作品解析 第一节 乱世中的爱情悲歌:论林希的家族小说 第二节 新家族小说与“儒家文化认同”:以林希小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海派与津派的相遇:《上海的金枝玉叶》与《天津卫的金枝玉叶》之比较 第四节 民族梦想与城市精神的诗性同构:论赵玫《我们家族的女人》 第五节 人文知识分子的书房美学:评冯骥才的《书房一世界》 第六节 人间烟火中的“秘密花园”:陈曦的《男旦》解读 附录 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的价值 “中国故事”与文学民族化理论自觉 抵达善而美的心彼岸 自然与审美 对自我经验的迷恋与挣脱:论90后文学的“经验化”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