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奥古斯特·勒施是二战前后德国著名的经济学者——生产区位论者,曾任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该书是勒施的最重要的著作。本书是西方区位论理论发展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专著,总结了以前的区位理论,从静态的单方面的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论,扩展为动态的综合的有体系的空间经济理论,不仅从理论上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区位体系,市场区,经济区地区劳动分工,地区经济,国际贸易等广大的领域,而且涉及区位选择、地区规划、城市计划等方面的方法论。本书对于我国的计划工作者、国土工作者以及地区经济工作者仍有参考价值和可借鉴的地方,对于国际贸易工作者、人口问题工作者以及经济地理学的教育工作者也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读物。 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勒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经济学者——生产区位论者。他生于1906年,死于1945年,时年仅39岁。曾任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希特勒夺取德国政权实行法西斯专政后,勒施没有得到这个法西斯独裁者的“青睐”,和A.韦伯一样,受到停职处分。 目录 第一篇 区位论 第一部 区位问题系统的表述 第一章 区位问题的意义 第二章 各部门的区位理论 一、区位的相互作用 §1 个别企业的区位理论 §2 一般的区位论 二、各种区位的相对位置 §1 基本类型 §2 区位的集积 第三章 地域的境界 一、单纯的地域间的境界 二、地域体系间的境界 第二部 关于区位的若干重要问题 第四章 工业区位理论 一、一般原理 二、区位选择的手续 §1 单方面的指向 §2 正确的方法论 §3 区位指向与边际区位 第五章 农业区位理论 一、局部的(单方面的)区位指向 §1 以杜能理论为基础的体系 §2 杜能环圈的倒置 §3 接邻的耕地不形成环圈而进行混合耕种的场合 §4 混合耕作与环圈 二、全面的解 §1 农业生产的区位 §2 一个区位的农业生产 三、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一个比较 §1 不同的竞争条件 §2 独立经济单位数的最大限度化的共同倾向 第六章 城镇形成的位置和它们产生的理由 一、城镇形成的理由 §1 企业区位的自由集积(自然的体系) §2 区位被限制的集积(历史的体系) 二、城镇形成的位置 §1 个别城镇的位置 §2 城镇的区位体系 第七章 地带形成的位置和原因 一、生产同类财货的区位地带的形成 §1 专业化的利益 §2 专业化的不利 二、不同区位的地带 …… 第二篇 经济区论 第三篇 贸易论 第四篇 例证 后记:论空间 人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