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宪法在司法裁判中的角色(大数据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魏健馨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我国近几年司法案例的研究成果,具体分七章论述了关于大数据的基本认知、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宪法援引实践的多维度检视、释法说理与援引、宪法援引及其规范化、宪法援引与宪法解释制度、宪法援引与宪法实施。其中第一章是对于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技术“大数据”的介绍,第二至四章则是对使用大数据技术检索、整理后的宪法裁判数据,从不同维度、类别加以分析,从而引出最后三章的内容,即规范化的宪法援引对于宪法解释、宪法实施的实际价值,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有助于巩固共同认识现代化国家建构。
作者简介
魏健馨,法学博士;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本法、人权法;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法学会宪法学分会会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天津市政府法制智库成员,天津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目录
第一章 关于大数据的基本认知
一、大数据的定义
二、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三、大数据的历史演进
四、大数据的法学价值解析
五、大数据及其应用价值的趋势展望
第二章 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初次尝试
二、整体性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地区性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法官运用宪法援引实践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
五、当事人运用宪法援引实践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宪法援引实践的多维度检视
一、宪法援引实践的时间维度
二、宪法援引实践的价值维度
三、宪法援引的个案效果
四、宪法援引实践的学术价值
第四章 释法说理与援引
一、关于释法说理的基本认知
二、释法说理“弱化”与裁判文书“老化”“格式化”
三、释法说理从形式到内容的规范化
四、比较视野下两大法系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特点与启示
五、释法说理与代表性的援引方式
六、释法说理与援引的关系
第五章 宪法援引及其规范化
一、宪法援引的学理分析
二、对宪法援引实践的解析
三、宪法援引的规范化路径
第六章 宪法援引与宪法解释制度
一、宪法援引与宪法解释的关系
二、宪法解释的制度与实践
三、宪法解释的规范依据
四、宪法解释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第七章 宪法援引与宪法实施
一、宪法援引对宪法实施的实践意义
二、宪法实施与现代国家建构
三、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的社会心理基础
四、从宪法意识到宪法共识
五、宪法的根本法属性之重述
结语 关于大数据统计及其分析的局限性
一、客观认识大数据统计结果
二、宪法学视角下的典型案例分析
三、司法裁判的宪法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在宪法实施理论与实践
中,司法裁判是宪法实施和
法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且尤为重要。广义的宪法实
施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多
重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塑造
全体社会成员的宪法观念、
法律信仰,提高其对宪法和
法律的认知水平,还可以通
过司法过程和裁判文书感受
到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及其
权威。
现代社会的法律概念及
其体系兴起于农业社会,勃
兴于工业社会,在社会变迁
过程中不断注人新理念,内
涵亦趋丰富,并且被刻上深
深的时代烙印。从发生学的
视角看,宪法和部门法出现
的时间顺序是部门法在先、
宪法在后,而承载人类社会
进步理念的宪法则后来居上
并统领整个法律体系。在从
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转型的
过程中,作为根本法的宪法
功能独特,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当下传统工业经济模式
正朝向知识经济模式转型,
高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智力
资源的配置以及智能产品正
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这
不仅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生活
方式,也促使宪法和法律理
念的更新,法律制度及其规
范体系的进一步调整。在人
类社会的线性进步过程中,
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也在同
步发展。在权利的保障与救
济领域,宪法权利和法律权
利的内涵在不断扩充,环境
权利、数据权利或信息权利
等新型权利纷纷涌现。人们
在法治建设的氛围中达成基
本社会共识——只有诉诸法
律理性才能有效避免和缓解
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
相互性”,更好地实现资源
配置和利益平衡的格局,从
而最大化地满足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
配置机制,需要与之相适应
的法律理念和逻辑,使利益
分配格局朝向更有利于维护
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正义的
方向发展。与之相对照,既
定的法律规则均有一定的滞
后性,对蜂拥而至的权利或
利益诉求难以做到全覆盖保
障,司法裁判也要面对法律
适用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带来
的困扰。现代社会中越来越
庞大的法律规则体系与往昔
不可同日而言,即使是法律
职业共同体内的各类专业人
士也深陷新理念与众多法律
条文之间的纠缠之中难以自
拔,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法教
义学来追溯法律条文的规范
意涵,通过复归本源来摆脱
认识上的分歧,避免宪法实
施和法律实施的困境。但是
,不论社会如何变迁,宪法
和法律追求“秩序与正义”价
值取向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在面对新挑战和机遇时方
显宪法的雄心。
众所周知,“大数据”一
词并非传统法学理论中的法
学概念和法律术语,它的滥
觞与新兴的知识经济、知识
立宪阶段的开启密切相关。
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大数据对
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法律领域也被囊括于其中
。大数据既可以为判断、分
析事物以及作出决策提供基
础性信息;还可以作为一种
分析工具或者研究方法,为
人们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新视
角。无论怎样,大数据已经
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
传统生活方式、固定思维模
式以及社会行动和社会交往
的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大
数据已经嵌人人们日常生活
的每一个角落,个体从观念
到行动力,在其转变观念的
同时,可以充分地借助于大
数据信息,决定自己的行动
方案。大数据对于法学专业
、法律制度的意义同样是多
方面的。司法过程中,各种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杂乱无
章的权利诉求,可以经由大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概括特
点、揭示规律,深化对个体
、群体的法律心理和行为以
及各种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
的认知,促使司法过程中宪
法和法律在实践目标上的有
机统一,并在司法实践中发
挥宪法和法律的特定功能。
借用这里的空间,对正
文的部分表述做简要说明。
关于“宪法援引”,书中各处
表述有细微差别,“运用宪
法援引”“进行宪法援引”“宪
法援引”等,但更多是为了
表述连贯性的考虑,所指均
是“宪法援引”这一行为。还
有,在我国,对法院的完整
表述应为“某某人民法院”,
书中有时因为表述习惯或者
受图、表的空间所限,做简
略表达,“最高(人民)法
院”“高级(人民)法院”“中
级(人民)法院”“基层(人
民)法院”。
总之,在强化宪法实施
的背景下,关注并研讨宪法
援引可以考察人们对宪法的
理解力以及体验宪法的行动
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