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做校长?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本书是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校长王凌自2016年建校6年来的教育手记,在王凌校长的带领下,实现了一所小学从0到1的飞速发展,学校主张“与时偕行,护卫童真,办尊重生命时序的教育”的办学和教育理念,带领着第一批小学生走过了小学6年,将小学生们托举到更高的天空中。在本书中,王凌以一位校长的身份和眼光观察、记录和思考着学校的一草一木,学生们的一点一滴,老师们的一言一行,统统汇成了这本饱含着爱与深情的书,好似一幅处处流淌着奶和蜜的田园诗意图,同时又不失为一个有感染力、可复制的“走动式管理”脚本。 本书适合各级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学校中层和教师阅读。 作者简介 王凌,中共党员,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武汉小学光谷分校)校长,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光谷教育20年20人”获得者。 在光谷十小办学过程中,她提出“与时偕行,护卫童真,办尊重生命时序的教育”这一理念,积极推动“谷拾文化”的创生与发展,追求小学教育的生态和谐、生命灵动和生发快乐。作为语文特级教师,她倡导“用语文塑造生命”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灵动和谐的语文教学风格,是全国、省、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湖北省、武汉市教研成果一等奖,武汉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Part 1 2017年筹备期:一脚踏入校园 Part 2 2017-2018学年:谷拾初创,百事待兴 Part 3 2018-2019学年:办尊重生命时序的教育 Part 4 2019-2020学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Part 5 2020-2021学年:至微至显,善作善成 Part 6 2021-2022学年:努力成为新优质学校 附录 演讲实录精选 大城有我 实干创校 筑梦光谷教育新时代 ——第35个教师节全区教师节大会发言 缤纷课程,回归童年的样子 ——全国创新教育区域论坛发言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育时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全区“双减”校长论坛发言 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四种价值取向 ——全市新校共同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发言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走向“五育融合”的高质量学习 ——光明教育家圆桌论坛发言 我对“师德”的理解 ——全校师德演讲比赛发言 序言 行走在尊重生命时序的 路上 2023年初始,当王凌校 长和我说起光谷十小(武汉 小学光谷分校)走进新征程 时,请我给行走在这条追“ 光”路上的“校园巡查手记” 写个小序,我丝毫没有犹豫 就应允了。翻着一页一页熟 悉朴素、自然清新的文字, 沿着五年时光留下的奋斗足 迹,我思绪良多,感慨万千 。 我记得开办“光谷十小” 的想法是在2015年武汉市 开始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 ,展望2046武汉城市未来 背景下开始萌发的,武汉未 来30年的核心在“光谷”,基 于这个认识,武汉小学这所 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学校,油 然而生一种“吾校与城共生 长”的使命召唤,重回关山 大道。学校在2004年始组 建光谷地区第一所学校“光 谷一小”,并用五年办学时 间获得良好声誉的基础上, 2017年武汉小学人再次站 在光谷的热土上,开始了“ 二次创业”,擘画新学校。 这本书记录并讲述了一 所新校的成长历程。用一组 组数字(25,30,6,196 ;47,29,14,618;72, 29,24,1125;105,29, 36,1663;138,30,50, 2380)刻画“谷拾家族”体量 的迅猛增长,以及带来的变 化和生长的趋势。这些文字 和数字后面都是学校“细, 小,实,常”的平凡事,既 不惊艳,也不宏大,但有着 学校教育人的简单、朴素、 智慧、守望、关爱、期待、 共情、信心、包容、坚韧、 等待……不管是教育理想和 办学定位的求索,还是儿童 立场和童年观照的修行,还 有团队建设和校园文化的行 走,等等,都不约而同地汇 聚到这条追“光”的路上,都 时时刻刻把敬畏“生命时序” 四个大字写在大地上。回看 这样的教育生长历程,心中 有对同行人的感动,更有对 守望者的钦佩。 我曾在光谷十小办学第 五年时,写过一篇小文章《 寻访来时路,重回关山道》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重回关山大道,不仅是数字 ‘1’到‘10’的改变,更是武汉 小学人追求教育角色的改变 ,光谷十小在王凌校长的带 领下,提出了‘办一所尊重 生命时序的学校’,学校的 谷拾文化在光谷教育大地生 根,学校在‘童心教育’理念 下,生发出‘与时偕行,护 卫童真’的办学主张,以节 气课程为抓手推动课程变革 ,办学呈现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格局。第三年 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经 验交流大会上进行展示,被 评为武汉市中小学现代化学 校,全区绩效管理的优胜单 位……王凌校长被评为‘光谷 教育20年20人’……” “当前光谷十小正处在爬 坡上坎的时候,新的挑战和 难题再一次摆在面前,必须 用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付出 、更好的智慧去开创学校教 育的未来之路。这条路不好 走,但又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 这段话真实地表达了当 时我对这所新校创办者真诚 质朴的情感。从2004年初 识光谷,到扎根光谷十小, 这些年,王凌校长行走在光 谷教育的路上,她始终有着 对这块土地最真切的情感, 不管是收获鲜花和掌声,还 是前途漫漫和道险路难,她 都有着对教育不改的初心和 对事业执着的坚定,从“学 做校长”到“做成校长”,再 到“做好校长”,这是她职业 发展的逻辑,其背后则是“ 学做教育”到“做成教育”, 再到“做好教育”,这是教育 人追着“光”行走的阶梯,我 看到她的身上散发出这种“ 光”,她内心总有着这束“光 ”。 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当 选国家主席后首站出访俄罗 斯。中俄构建长期睦邻友好 关系,让我想起了苏霍姆林 斯基在《给教师100条建议 》这本书中引用的康士坦丁 ·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 的话:“在教育中一切都应 当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 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 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 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 置的机构,不管他设想得多 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 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 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 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 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 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 能养成性格。”康士坦丁·德 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 (1823—1870)是俄国卓 越的教育家,他被称为“俄 国教师的教师”。如果我们 把他的这段讲话延伸到一个 学校的校长及其与师生之间 的关系,显然校长的个性及 其对学校个性的智慧解读和 坚定行走就能在师生身上产 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就是 独特的、性格的、光芒的… …我想光谷十小的生长中就 有这种有价值意义的个性。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 其道!其实反过来的逻辑更 有意思,“信其道,亲其师” 。学生越喜欢你教的课,越 表示你是一位好教师,在你 身上教师与教育者的有机结 合就越紧密。同样的道理, 老师越喜欢(理性认可)你 办的学校,越表示你是一位 好校长,在你身上校长与教 育者的有机结合就越紧密, 校长的教育人格才具有最持 久的教育力量,办尊重师生 “生命时序”的学校,既是教 育者的心声,也体现了光谷 十小温暖的教育情怀。 路虽远,行则将至。让 我们从心出发,在追“光”的 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相信 “谷拾人”,走在这条路上, 一定能够看见每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