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张燕根从事艺术教学26年,公共艺术学科研究生教学18年,以及30多年来公共艺术项目创作实践的一次文本呈现,书中收录了他给研究生授课的一些主要观点,以及从宏观到微观、从具象到抽象、从理性到感性的关键认识阐述。同时,以他主持完成的重要公共艺术项目创意设计、创作实践、实施过程的思考为基础,论述他对公共艺术学科教与学的理解、理念、理想。这些不同环节授课的内容,有教与学之间的链接和延伸关系,既是作者对公共艺术教学实践的梳理与课程理念的公开,也是他与同行们交流对话的形态语言,更希望借此书成为一条纽带,连接关注、关心、热爱和从事公共艺术的同行、师生、朋友们,来共同探究公共艺术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价值,共同推进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为中国公共艺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高速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建设努力探索,履行时代赋予每一个公共艺术教学与创作实践者的责任,并做出积极应有贡献。 作者简介 张燕根毕业于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被中国文化部、中国现代美术博物馆、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广西博物馆,和德国、 比利时、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地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美术》、《美术观察》、《江苏画刊》、《艺术世界》、《雕塑》、《画廊》、《美术界》和比利时、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新闻机构及专业刊物发表作品或专题介绍。 目录 序言 序一 为自然造境 序二 于空间写意,为精神赋形——张燕根:中国抽象公共艺术的领军人物 自序 创造之美·创意之魅 理念篇 一、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觉醒 二、雕塑不等于公共艺术 三、公共空间设计中抽象造型是大美 四、有形和无形之间 五、空间的导演——公共艺术创作漫谈 六、凝固思想——创作 面貌篇 一、滨江——呈现大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 二、都市——物质与精神的空间对话 三、展园——蕴藏在园博园的人文关怀 四、湖畔——镶嵌在文明城市的精神营养 五、海外——种植于异国的中国智慧 硏教篇 一、关于基础 二、“公共”之路——公共艺术设计教与学的思考 三、饱读经典·超越自我 四、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形态探索 五、前瞻性是引导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六、艺术创作的自由之路——从痛不欲生到随心所欲 七、对话艺术教育——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嘉 八、转换:从形态到情态 九、演进:从校园到社区 十、沐浴:研讨会后的研讨 心语篇 一、引领我们走进艺术的人生 二、我的研究生经历 三、独树一帜,必然森森——解读张燕根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 四、从雕塑到公共艺术——我的从艺之旅 五、我的选择,公共艺术 六、大美无疆——对话著名雕塑家张燕根 评述篇 一、大美无言——张燕根的启示 二、张燕根因自由而自在 三、当代国际公共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全球视野下张燕根公共艺术呈现 四、厚德载物大象无形——解读张燕根近年来的雕塑艺术 后记 导语 本书是一部研究生教学研究书论,作者张燕根教授从事艺术教学26年,公共艺术学科研究生教学18年,和近30多年公共艺术项目创作实践,书中以作者主持完成的重要公共艺术项目创意设计、创作实践、实施过程的思考为基础,论述其对公共艺术学科教与学的理解、理念、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