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莺复调/当代文学对话录
分类
作者 傅小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夜莺复调》汇集了2009—2020年这十二年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学事件,包括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红楼梦》热、先锋文学、新“小说革命”、韩寒现象等,通过口述历史般的文学对谈,就史诗性、神话传统、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科幻写作、都市文学等文学母题与思潮进行了富有样本意义的专题探讨。作为思考者、提问者、对话者,傅小平进入一个个文学现场,与白先勇、哈金、梁鸿、徐则臣、于坚、张清华、邓晓芒、苏炜等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对话,形成不同看法的交锋、不同声部的和声,在思想的交织碰撞中探寻当代文学的意义,集结成一部兼具文学性、思想性与文学史价值的对话录。
作者简介
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学报社。媒体从业十余载,在《西湖》《江南》《野草》等杂志开设访谈专栏,有评论文字发表于《人民日报》《南方文坛》等期刊,部分文章为《新华文摘》、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转载,曾获上海作协“2016会员年度作品奖励”、第五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2008年度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先进工作者等奖项。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时代的低语》、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
目录
一 2020年 小说界需要进行一场新“革命”?
二 2020年 新世纪文学 20年:观察与思考
三 2019年 创意写作:积聚力量,让写作者“破壳而出”,持续奔跑?
四 2019年 科幻小说:让中国故事成为世界性语言
五 2019年 我们的文学,依然和乡村有着深不可测的本源的联系
六 2018年 网络文学:带来的不是危机,而是契机
七 2017年 在我们的时代里,如何写出史诗性作品?
八 2017年 《红楼梦》:神话叙事和文学传统
九 2016年 当下写作何以缺失了历史感?
十 2015年 三十年,有多少“先锋”可以再来
十一 2015年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如何不是野蛮的?
十二 2015年 作家写史与现实观照
十三 2015年 现实主义与当下中国
十四 2014年 今天,如何重塑“文学中国”?
十五 2013年 门罗获奖:短篇小说自此复兴?
十六 2012年 “莫言热”背后,如何确立当代文学价值?
十七 2011年 消费时代与文学反思
十八 2010年 诺奖、写作与政治
十九 2009年 重估当代文学
二十 2009年 文学写作:无关圈里圈外,生活才是根本
二十一 2009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打开城市书写新空间?
二十二 2009年 80后办杂志书:叛逆姿态被消费,韩寒的时代来了?
后记
序言

出一本汇集22个话题的
集子,是我先前没有想到的
。话题常是应时而作,为报
刊而设。而出集子,把这些
在各自话语情境里东游西荡
的板块,结集成一幅有“完
整”感的文学地图,则近乎
奢侈。
再说,这年头颇受欢迎
的是那些读来轻松有趣的文
字。这一篇篇对话(含6篇
综述),却仿若一次次思想
的历险,记录的既不是东拉
西扯的闲谈,也不是遍布八
卦的趣谈,而是自以为多少
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的会谈
。虽有让人放松之时,但更
多是引人进入思索情境的紧
张,即便有时说得一派天真
,却看着“一本正经”,就算
不惹人讨厌,也是不怎么讨
喜的。何况,话题当时看着
应景,世易时移也就“速朽”
了。如今信息爆炸,眼前的
事都顾不过来,谁还会惦念
那过了时的旧景呢?
然而此时,我却欣慰于
这些板块终于有了自己的安
身之所,欣慰于它们各自归
位后传递出来的那份气象与
庄严,也欣慰于从中感受到
唯有一本集子而非单独的一
个篇章所能承载的分量和重
量。而这般的欣慰,也是源
于这一两年里,我的想法有
了某些变化。毕竟我做这些
话题,本不是为了应景,所
谈也多是文学的基本问题,
亦如诗人于坚所说,作家这
个角色永远必须面对的“老
生常谈”。说“老”也罢,道“
常”也罢,却也可能因不合
时宜的“老”与“常”,倒像是
我们看一幅历经时光磨洗的
画,看一遍后仍觉很可玩味
,想回去再看个究竟。
再则,2009年至2020年
间发生了很多文学事件,一
树一树看过去,犹如繁花绽
放,让人眼花缭乱,却可曾
结成多少“思想”的果实?如
此,即便是微弱的思想的火
光,亦当敝帚自珍。譬如带
着“微暗的火”的萤火虫,在
夏日的山间一闪一闪地飞舞
,不也颇有可观之处?这样
想来,有这么一本“文学对
话录”聊以备考,无论是于
写作者,还是于读者,也不
会是没有意义的吧。

我着实被意义难住了。
因为自觉有意义,我做了一
些话题。也因为觉得没意义
,舍弃了一些话题。还因为
太执着于意义,也常是提醒
自己是不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意义。
但意义的大小与有无,难道
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
是只要我们睁了眼看,就能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
切切吗?
想起几年前做的一次采
访。在收录于前一本书《四
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
话录》的那篇对话里,我问
阿来,在史诗渐行渐远的小
时代里,该怎么理解史诗?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史
诗是中国人的一个病。但这
是为什么呢?阿来说,每一
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路径
,他会沿着这个路径,把自
己的写作慢慢推进。作家缺
的不是什么空间,缺的是阐
述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就
他而言,他不觉得文学有那
么多值得大家焦虑的问题,
他只知道写一个小说,该怎
么把它写好,把它内在的情
感深度写出来。
坦率地说,从事媒体行
业多年,先后做过很多采访
,这是我不用重读原文就能
马上回想起来的少数几句话
之一。这么说,是因为我记
忆力一向不怎么好,听过的
话,说过的话,不是说忘就
忘了,就是事后“过电影”才
能慢慢回想起来。等想起来
了,会发现新大陆似的问自
己,我听过这话吗?可不是
听过嘛,怎么都忘了!但过
段时间没准儿又忘了。哪怕
是采访的时候谈得特别好,
但做完后,让我想具体谈了
什么,有些时候怎么也想不
起来。也因为这样,偶尔回
看这些年的采访,会庆幸自
己没那么偷懒,让它们只是
像流水一样逝去,而是化作
了可以留下来慢慢回看的“
纸上的行旅”。
话虽如此,阿来这个回
答,却是我不用怎么想,就
能从脑海里欢天喜地蹦出来
的。我还记得,面对面交流
时,就有被一语击中的感觉
。可不是嘛,他说得简直太
有道理了!史诗是个什么问
题呢?它关一字一句的写作
什么事?再往远看,关于写
作,关于生活,关于我们置
身其中的这个世界,我们谈
的问题还少吗?谈来谈去,
于事无补,除了满足一点说
话的欲望,还能有什么意义
?再进一步说,我们说这个
问题、那个问题,要是活着
的当下,乃至恒久的将来,
都没法解决这些问题,谈来
谈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实在的,对于这些问
题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即使
能答上来,也不会说得像米
兰·昆德拉那样好。在晚年
出的那本薄薄的《庆祝无意
义》里,他说:“无意义,
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
。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
不离。”他还说,不但要把
无意义认出来,还应该学习
去爱它。我不确定自己是否
真正读懂了他的用意,但我
能明白他提出了一个太高的
要求。我们承受得起无意义
吗?它是那样轻于鸿毛,又
是那样重如泰山。当认出无
意义时,我们能大大方方地
走过去,给它一个热情的拥
抱,勇敢地说出我们的爱吗
?或许我们会本能地逃避它
,正如逃避虚无。如果无可
回避,那何不装傻当它有意
义呢?
我是太执着于意义了。
意义之有无,可有什么衡量
的标准?其实还是取决于我
们的主观看法。我们可以从
实用主义的层面来爱意义,
因为这
导语
★《夜莺复调》中白先勇、梁鸿、孙甘露、徐则臣、于坚、杨庆祥、张清华、罗伟章、邓晓芒等百余位大家的对谈是一场场精彩的头脑风暴,不同的作家、批评家从各自不同的视野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与阐释,具有意义非凡的反思性。
★时代的急剧变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开始模糊和犹豫起来。傅小平与众多作家的对谈,在“世界文学”到来的时代,着眼于当下的文学热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对大众读者还是专业读者而言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4: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