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精)/人文史丛书豆瓣PDF电子书bt网盘迅雷下载电子书下载-霍普软件下载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电子书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精)/人文史丛书
分类 电子书下载
作者 陈平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暂无下载
介绍
内容推荐
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演说在晚清的兴起,令人瞩目。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但凡有效的思想启蒙或广泛的社会动员,都离不开“演说”这一利器。正因此,对于现代“演说”的研究,不仅涉及其具体内容,更牵涉演讲的立意、文体、姿态、听众反应及传播效果等诸多视角。而所有流传久远的“伟大的演说”,不仅系于演说者的个人才华与诉求,更与整个时代的风尚与精神相契合。
正如作者陈平原教授所言:“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乃一时代社会是否活跃、政治是否开明、学术是否繁荣的重要表征。“本书亦希望借助那些隐匿于寂静深处的“演说”,寻找触摸历史的入口。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201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想象都市》《记忆北京》《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4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目录
导言:聆听演说与触摸历史
第一章 演说之于现代中国
一、作为“声音”的演说
二、演说之视觉呈现
三、演说之听觉记忆
四、演说之魅力及其可能性
第二章 晚清画报中的声音
一、画/话说声音
二、“戏园子”如何“进化”
三、与学堂、报章结盟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演说及演说学
一、“演说学”之传入
二、演说的定义与溯源
三、分类、技术及姿态
四、“无边的国事”与“有声的文学”
第四章 声音的政治与美学——现代中国演说家的理论与实践
一、演说之氛围
二、演说之乡音
三、演说之变奏
四、演说之危险
五、演说之诗性
第五章 徘徊在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工作报告、专题演讲以及典礼致辞
一、伪装成口语的书面语
二、日渐进入书面语的口语
三、文体感的缺失与重建
附录一 孙中山关于教育的六次演说
附录二 作为演说家的闻一多
附录三 “演说现场”的复原与阐释——“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总序
参考书目
序言
现代学术的发展,固然
后出转精,但也造成各学科
自筑藩篱,楚河汉界泾渭分
明,因而“人文”的整体面貌
越来越模糊。确立此前未见
使用的“人文史”概念,意在
打破越来越精细的研究领域
划分,将各人文学科的思考
融会贯通。关注文学史、艺
术史、学术史、思想史、教
育史、媒介史等,但不是简
单拼合,而是在各种结合部
用力,透过相互间的区隔、
纠缠与对话,挖掘其中蕴涵
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变迁。换
句话说,借“自然史”“社会
史”“人文史”三足鼎立的思
路,重构学术视野与论述方
法。
意识到国际国内形势急
遽变化,技术手段及读者趣
味日新月异,人文学者不能
无动于衷。具体到某个学科
的研究者,如何借助“新文
科”的视野,重新调整自己
的学术姿态,兼及外部观察
与内在体验,凸显技术含量
与生命情怀,实现经典化与
批判性的统一,完全可以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
作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
人文研究所主持的项目,“
人文史丛书”希望尽最大可
能,以跨学科的视野、跨媒
介的方法、跨文体的写作,
来呈现有人有文、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的古代/现代中
国。
至于作者身份、论述范
围、研究方法、篇幅大小等
,本丛书不做任何限制。
2023年3月1日于京西圆
明园花园
截图
随便看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