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2年《咬文嚼字》合订本(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咬文嚼字编辑部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2年度的《咬文嚼字》杂志年度合订本。全国知名的《咬文嚼字》杂志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分为平装与精装两种装帧形式,满足不同读者的差异化需求。《咬文嚼字》是谈论语言文字和知识类刊物,从当代语文生活出发,寻根探源,说古道今,匡谬正误,论语衡文,知识量大,针对性强,趣味性足。2012年杂志“围观名家博客”,相继指出了方舟子、郭敬明、韩寒、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周国平等名家博客的文字差错,不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还得到了“被咬”博主的积极回应。杂志每年年底杂志评选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和“十大语文差错”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引起广泛关注。每年12期结集成的年度合订本是杂志生命力的延续。这些文章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每年度的合订本,对已出版的月刊杂志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工作。面世20多年来,《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作者简介
《咬文嚼字》杂志为全国知名社会语文类期刊,创刊于1995年,月刊。《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杂志入选全国“百强报刊”、“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是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优秀期刊。每年年底杂志评选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和“十大语文差错”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引起广泛关注。
目录
名家语画
特稿
年度盘点
众矢之的
气象站
语林漫步
借题发挥
碰碰车
追踪荧屏
时尚词苑
探名小札
一针见血
有此一说
朝花夕拾
微型讲坛
热线电话
辨字析词
文章病院
语言哲思
词语春秋
八面来风
向你挑战
雾里看花
看图说话
火眼金睛
广角镜
……
精彩书摘
  再咬“春晚”感言
  这里说的“春晚”,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始,一年又一年,年年有“春晚”。“春晚”不仅是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也是全球华人的一种娱乐形式,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在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没有“春晚”,能有赵本山们今天的知名度吗?没有“春晚”,能有小品之类艺术的蓬勃发展吗?没有“春晚”,能有大量流行词语的一夜蹿红吗?
  早在2006年,《咬文嚼字》曾根据“抓龙头单位,抓公众人物,抓典型差错”的编辑方针,联合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网易、东方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起过一场有声有色的“咬嚼春晚”活动,和“春晚”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一年共查出28处差错,整台晚会280分钟,每10分钟有1处差错。咬嚼结果公布以后,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咬文嚼字》的出发点是与人为善,推动“春晚”走向尽善尽美,而不是要出“春晚”的洋相;“春晚”导演组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不仅对咬嚼活动作出了积极回应,还在第二年主动邀请《咬文嚼字》派出专家协助把关。双方态度友好而配合默契,在当代文化批评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2012年迎来了“春晚30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咬文嚼字》杀了个“回马枪”,和“春晚”第二次握手。和第一次先下“战书”不同,这一次是不宣而战。《咬文嚼字》显然是想更真实地看到“春晚”的文字质量。根据已披露的材料,这一次共认定7处差错,是当年的四分之一。差错的数量在减少,差错的“级别”则在提高。当年多数是低级错误,如把“神舟六号”误为“神州六号”,“凯歌冲云霄”误为“凯光冲云霄”;这一次则带有相当的隐蔽性,一般人不易察觉,比如西施比貂蝉“老”多少岁,“荆轲刺秦”时刺的是“秦公”还是“秦王”,如此之类的问题,单看字面是很难判断的。
  面对咬嚼的结果,我不由为“春晚”喝彩。据我所知,“春晚”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工程,半年以前便要确定主题、组织演员、筛选节目、修改文本……,但字幕制作却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歌唱类节目事先配制;小品类节目则要在除夕演出后,根据演出实况“剥”下文字连夜赶制,年初一即播出。如果在“剥”的过程中稍有闪失,或在录入后疏于校对,差错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一不小心便会张冠李戴。“春晚”的字幕中常有一些低级差错,无疑和这一制作程序有关。2012年的“春晚”几乎没有这类问题,连“象像”不分、“愣楞”混用等高频差错也绝迹,不能不归功于导演组的重视和字幕制作人员的用心。
  面对咬嚼的结果,我还想为《咬文嚼字》喝彩。在一个语言被“调戏”的时代,推敲文字往往被视为无事生非、吹毛求疵、吃饱饭没事干撑的!然而,《咬文嚼字》自问世以来,大义凛然,勇往直前。它并不因刊小而自惭形秽,并不因言轻而噤若寒蝉;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咬文嚼字》该亮相时就亮相,该发声时就发声。在社会语言生活的博弈中,它代表着规范的力量。“春晚”从上一次的28处差错到这一次的7处差错,当然有着电视人的努力,但其中不同样有着《咬文嚼字》的奉献吗?如果没有类似《咬文嚼字》这样的社会监督,语言文字运用将会是怎样的局面?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