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电影伦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袁智忠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电影伦理学》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借鉴了已有的人文社科相关成果(如美学、哲学、文艺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学术智慧),共分六章,对电影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电影生产伦理、电影传播伦理、电影接受伦理、电影批评伦理、电影教育伦理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全书结构完整,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初步建构起独有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力图创构电影伦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目录
序一 青春意气今犹在,世纪风华正扬帆 贾磊磊
序二 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开创新的学科领域 饶曙光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电影伦理学的诞生
一、电影与电影伦理
二、电影伦理学的学科构成
三、电影伦理学的诞生
第2节 电影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电影)“二律悖反”的伦理现象
二、性与电影伦理
三、暴力与电影伦理
四、社会正义与电影伦理
五、电影类别与电影伦理
第3节 电影伦理学的研究范式
一、镜头画面与伦理
二、叙事内容与伦理
三、艺术美学与伦理
第2章 电影生产伦理
第1节 生产伦理与电影生产伦理
一、生产伦理
二、电影生产伦理
三、电影生产伦理的基本特征
第2节 电影生产伦理的基本范畴
一、生态伦理
二、社会伦理
三、商业伦理
第3节 电影伦理学的研究范式
一、制片人
二、编导
三、演员
第3章 电影叙事伦理
第1节 电影叙事与叙事伦理
一、叙事与电影叙事
二、电影叙事伦理
三、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
第2节 电影叙事伦理的特征
一、必然性
二、内生性
三、个体性
四、形式性
第3节 电影叙事伦理的策略
一、民族化
二、审美化
三、个性化
四、时代性
第4章 电影传播伦理
第1节 电影传播伦理的概念及特征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传播伦理
二、电影传播的道德作用与功能
第2节 电影传播伦理的基本范畴
一、电影媒介经营伦理
二、电影媒介责任伦理
第3节 电影传播伦理的失范与反思
一、电影传播伦理应有的规范
二、电影传播伦理的失范
三、电影传播伦理失范的反思与对策
第5章 电影接受伦理
第1节 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接受伦理
一、电影接受伦理
二、美学视域下电影接受伦理的基本形态
三、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接受伦理的主要特征
第2节 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接受伦理状态
一、交锋
二、融合
三、拓展
第3节 电影接受伦理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一、共同性
二、差异性
第6章 电影批评伦理
第1节 电影批评的主体伦理
一、主体伦理的界定
二、学术伦理
三、职业伦理
第2节 电影伦理批评的范式
一、传统道德伦理批评
二、生态伦理批评
三、产业伦理批评
第3节 电影批评的伦理规范
一、电影批评的道德自律
二、电影批评的伦理规范
三、电影批评伦理的价值和意义
第7章 电影教育伦理
第1节 电影教育伦理的内涵
一、电影教育与电影教育伦理
二、电影教育的伦理内涵
第2节 电影教育伦理的基本范畴
一、电影教育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导向
二、电影教育者职业伦理
三、电影教学伦理
第3节 电影教育伦理的价值与意义
一、价值
二、意义
参考文献
写在后面的话
序言
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开创新的学科领域
饶曙光
对于西南大学袁智忠教授创意召开中国电影伦理学
学术论坛,带领他的 团队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电影伦
理学,笔者个人一直是不遗余力大力支持的。 因为笔
者深知,电影伦理学不仅是电影学术研究必须努力拓展
的的一个学术 领域、学科领域,而且对于中国电影实
践、对于中国电影可持续繁荣发展、 对于中国电影从
大国走向强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引领意义和价值。
在笔者看来,伦理叙事是中国传统文艺的叙事模式
,也是中国本土电影 最核心的叙事模式。伦理叙事根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惯习,影响着中国电 影的创作
与观众审美。伦理叙事并非某种类型,而是中国人看待
社会运转与 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它是中国人的“集
体神话”,是中国电影多种类型共同 的母题,是中国
电影的“元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中国电影史上各
重要时 期卖座影片受欢迎的背后成因,说明伦理叙事
之于电影受众的重要性,伦理 叙事将观众与银幕故事
组织为一个审美共同体,通过伦理叙事达成与观众的
共情共鸣共振。中国电影伦理叙事从初创到与政治伦理
的融合再到当代新伦 理的加入,始终根基于传统文化
的深厚土壤,为影片和观众提供审美交流的 可能,与
共同体美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当代中国电影应从传统文
化中汲取养分,立足本土伦理叙事,形成属于中国电影
的价值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反映着一
个时代大众的生活状 态,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信
仰与价值取向。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 程中,形
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影像叙事方式,它代表着中
华民族发展 千年的精神传统,承载着愿望与想象,处
理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困境。
众所周知,电影是继小说、戏剧等本土传统艺术之
后一种新的表征中国 传统文化观念的艺术形式。以伦
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看重的不是一个人 是否遵从
国家法治,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伦理
义务。费孝 通将乡土 / 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归结为“差
序格局”,就像石头投进水中形成的一圈圈涟漪,乡土
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界定人际关系,并形成自己的行事
准 则,这一套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它使中国人
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社 会结构,以伦理道德为标准
的社会奖惩机制,指导着中国人处理日常生活乃至整个
社会和民族的 矛盾和冲突。换言之,传统伦理道德塑
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一套意义阐释 系统,规定着个
体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和行为,它处理中国人生存于世
的困 惑和情感,成为一套能够在中华文化范围内普遍
使用全员共享的“文化信 码”,形成文化共同体,维
持着中华民族的稳定。这一套意义阐释系统在不同 时
期或被调整或被改造,但其核心始终保持,影响着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
什么是“电影伦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影《
心迷宫》讲述了偏远山村突然出现一具焦尸,并由此接
二连三地发生离奇怪事,涉案者们为了一 己私利而不
断地撒谎,试图用谎言掩盖事实的真相,将人性的丑陋
、阴暗面 表现地淋漓尽致。影片展现了乡村家庭伦理
的失序,社会伦理道德的混乱, 影片中的众生相触犯
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伦理。因此伦理是存在一切人类
的行为和业态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
与规范。而电影伦理, 指的就是电影在生产、传播、
接受的整个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伦理关系,是社 会伦理
一定程度上在电影中的反映。
何为电影伦理学?电影伦理学是一种以影像叙事形
态研究为基础 , 以影片 表现的伦理取向为主要研究对
象的电影理论体系。为何要呼吁中国电影伦理 学研究?
无论是从现实背景、伦理传统还是学科前景来看 , 电
影伦理学的创 建都是非常必要的,《电影伦理学》的
著述都是十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的。在《电影
伦理学》中袁智忠教授着重解决了关于电影伦理学的几
个问题:
其一,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伦理学专著,是在电影
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和 跨界点上,开创的一个新的学术
新领域而形成的学术专著。电影伦理学的学 术位置得
以确认,也是电影学、伦理学学科的新发展、新动态、
新成就。该 专著立足于传统伦理道德观视角,将电影
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 象,包括 ( 电影 )
“二律悖反”的伦理现象、性与电影伦理、暴力与电影
伦理、 社会正义与电影伦理、电影形式与电影伦理等
,进行了专题、系统、深入的 具体研究。
其二,这是一部体例完备,逻辑清晰的学术著作。
这本著作承袭了作者 6 本人长期在高等院校工作、长
期积累而形成的典型学院派学术风格,广泛借鉴了已有
的人文社科的相关著作,如美学、哲学、文艺学、教育
学等学科的 研究范式和学术智慧,汇集成了这本独创
性的专著。《电影伦理学》一共包括 7 个章节,
对电影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电影生产伦理、电影
叙事伦理、电影传播 伦理、电影接受伦理、电影批评
伦理、电影教育伦理进行了
导语
媒介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是一个“现 实环境再重构”的过程。同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其在创作过程 中也必然是有选择、有加工的过程,而电影的“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会 影响甚至是决定观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因此,电影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 遵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电影创作的客观规律,基于现实生活来选择有审美 价值和道德规范价值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最后以“娱乐”和审美的方式 提供给受众。
后记
写在后面的话
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伦理学专著。它是在电影学和
伦理学的交叉和跨界
点上建构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全书立足于传统伦理
道德观视角,将电影中的 伦理道德问题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包括(电影)“二律背反”的伦理现象、性 与电
影伦理、暴力与电影伦理、社会正义与电影伦理、电影
类别与电影伦理等, 进行了专题、系统、深入的具体
研究。毫无疑问,这就是电影学、伦理学学 科的新发
展、新动态、新成就。
作为一部力求构建创新体例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体
现了作者 30 多年在高 等院校工作、长期积累而形成
的典型学院派学术风格。它借鉴了已有的人文 社科的
相关著述,如美学、哲学、文艺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
究范式和学术 智慧,集成了这本专著。《电影伦理学
》对电影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电影生 产伦理、电影
叙事伦理、电影传播伦理、电影接受伦理、电影批评伦
理、电 影教育伦理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其结构完整,
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在人文 社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建构起独有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力图创构
电影伦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电影伦理,确切地讲就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伦理
生活,又何尝不是我 们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的组成部分
呢?”(贾磊磊、袁智忠:《中国电影伦理学·2017》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为一部契合电影学
专业,以及中国 和人类社会现实的著作。作者面对一
百多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 认为电影的
创作和传播有“原罪”,需要对其进行救赎。当今电影
工业化时期, 大量的电影作品出现在观众面前,带来
一场场视听盛宴的同时,在伦理道德 领域上却是“负
债累累”。它也教坏了人类,成了人类犯罪的“教科书
”,扭 曲人们生活的“哈哈镜”,给人类带来了一系
列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电影伦 理学的创建和探讨也
许正是实现其救赎的一条重要途径。
无论是从思想内容层面,还是从视听语言层面,作
者都作了努力的思考, 包括电影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历史、叙事伦理、跨学科知识、电影个案等多个方面。
面对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客观现实,面对电影创作和产
业界所出现 的种种现象,面对电影批评中出现的诸多
问题,作者以影像叙事形态研究为 基础,以影片表现
的伦理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建构了独特的电影伦理学
学 科体系。电影伦理学是以视听媒介为代表的电影出
发点,去分析电影所分析 的伦理现象,去透析电影伦
理诉求,去剖解有悖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像表达, 去解
决电影创作、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带着一种情怀和使命感,作者集几十年的学术积淀
之功力,综合参考、 借鉴了电影学、伦理学、文艺学
、美学、教育学等学科智慧和学术成果,创 造性地、
创新性地勉力完成了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电影伦理学著
作。《电影伦 理学》从构思到完成历时多年,是作者
多年学术积淀的体现。作者面向中国 电影的实际问题
,力求从理论上建构中国电影的伦理精神,从而尝试开
宗立 派地建构中国电影伦理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学术体系。
作者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一直在高校从事电
影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教 学和研究。凭借较为开阔的学
术视野,除电影学的学术背景外,还广泛融入 了文学
、艺术学、美学、伦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
知识积淀。这 种开阔的学术视野,锤炼了作者较大的
学术格局和学术胸怀,能够在当下中 国,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电影票房不断攀升、电影产量不
断扩 大的背景下,开创出一门有利于或造福于电影创
作、电影观众和人类命运的, 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电影
伦理学著作。《电影伦理学》将为研究中国电影伦理问
题提供最直接的理论工具,同时为中国电影创造提供伦
理学学术参照,最终 促进中国电影朝着政治正确、历
史认知真实、艺术风格趋于完美,同时符合 中华优秀
传统伦理道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发展。
在书稿形成和修改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成员贾森、
余鸿康、张文博、田鹏分别参与了初稿的写作和后期校
对等工作。
作为一部原创性著作,定然有诸多不足。我们谨以
此抛砖引玉,盼望吸 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这门新兴
学科的研究。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 著名电影
理论家贾磊磊先生、饶曙光先生的鼓励、提携和帮助。
在此谨向贾 老师、饶老师,向所有帮助、支持、参与
电影伦理学创立和研究的人们道一声 : 感谢!
袁智忠 2022年10月28日 于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
道德教育研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