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与政治史上有着巨大影响,深入研讨《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并以之结合中国历代之社会治理及政治制度变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古今之变,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收录了学界对于《春秋》经传政治哲学及其影响的论文十三篇,分别从《春秋》经政治哲学、《春秋》三传政治哲学、《春秋》政治哲学的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作者简介 李若晖,2004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2006年6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后出站。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人员。2008年5月至今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师。 著有《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齐鲁书社2004年版)、《语言文献论衡》(巴蜀书社2005年版)、《思想与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lO年版)、《春秋战国思想史探微》(艺文印书馆2012年版)、《老子集注橐考》第一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等书。在《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近年主要关注先秦两汉思想史、中国德性政治史。 曾任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特聘教授,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副会长。 目录 《春秋》惧乱义探 邓国光 《春秋》“一统”衍义 林义正 春秋大义与黄老思潮——再析“《春秋》以道名分”说 李巍 论《春秋》经传的政治伦理思维特质——以汉代今文春秋学为中心的分析 王文东 “仁”“智”“勇”三达德之变体及其历史意义 李若晖 《左传》“盗憎主人,民恶其上”正诂——兼说《金人铭》《老子》的相关问题 宁镇疆 龚伟 以《公》解《谷》之谬——近代学术史上一个被忽略的片断 黎汉基 秩序的失落与重建——《谷梁传》政治哲学的主题 秦平 晚清学术流变中春秋谷梁学的新发展 叶树勋 《春秋纬》春秋学思想探微 任蜜林 《荀子》的“无法者以类举”——支撑“礼”的“类” 菅本大二 试探《春秋繁露》的郊祀论 深川真树 黄宗羲的民族思想与春秋学 孙宝山 序言 《春秋》之义大矣哉! 太史公引董生曰:“拨乱世 ,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史记·太史公自序》 )在古代政治中,《春秋》 也曾居于核心地位,成为重 大政治决断的依据。 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地裂 ”与五四运动的“天崩”之后 ,中华文化卷入激烈的古今 之变中。此时,《春秋》之 学应该退出政治旋涡,告别 利益纷争,成为文化命脉的 守护者。《春秋》学不应以 东西之别掩盖古今之变,尤 其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 的工具。熊十力即慨然曰: “《春秋》以道名分,何耶 ?秦以后奴儒,皆以正名定 分为上下尊卑之等,一定而 不可易,此缘维护帝制之私 ,不惜厚诬经义,至可恨也 !” 树欲静而风不止。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有谓:“ 是以妖灾因衅而作,民俗染 化而迁。阴阳为之愆度,七 耀为之盈缩。川岳为之崩竭 ,鬼神为之疵厉。”于是岁 在丁西(2017),爱集同 好,会于沪上之复旦,论《 春秋》之正义,震沧海之横 流。今以其文,编次成帙, 以显其用。 此次整理出版,端赖中 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钟 章铭、康杰同学整理,特申 谢忱。 是为记。 李若晖 二○二二年十一月北京疫 中 导语 本书是李若晖教授主编的论文集,李教授致力于先秦两汉哲学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德性政治学等研究,书中所收集的文章视野开阔、论证可靠。 本书主要关于《春秋》经传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子、纬书等的讨论,同样涉及后世有关的研究,言之成理,可备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