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燃料多样化等优点,被公认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技术,对于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1~4章主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原理及类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材料的特点及研究现状、阴极材料的制备和测试表征方法;5~7章以三种双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制备、测试表征及结果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 电子书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
| 分类 | 电子书下载 |
| 作者 | 姚传刚,张海霞,刘凡 等 |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
| 介绍 |
内容推荐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燃料多样化等优点,被公认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技术,对于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1~4章主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原理及类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材料的特点及研究现状、阴极材料的制备和测试表征方法;5~7章以三种双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制备、测试表征及结果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目录 1 燃料电池简介
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 1.2 燃料电池的原理 1.3 燃料电池的分类 1.3.1 碱性燃料电池 1.3.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3.3 磷酸型燃料电池. 1.3.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参考文献 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1 SOFC的工作原理 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优点 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2.3.1 管式SOFC 2.3.2 平板式SOFC 2.3.3 瓦楞式SOFC 2.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2.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组成材料 2.5.1 SOFC电解质材料 2.5.2 SOFC阳极材料 2.5.3 SOFC阴极材料 2.5.4 SOFC连接材料 2.6 SOFC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2.6.1 Ni基阳极材料 2.6.2 CeO2基阳极材料 2.6.3 钙钛矿型阳极材料 2.7 SOFC电解质材料的研究现状 2.7.1 Zr0,基电解质材料 2.7.2 CeO2基电解质材料 2.7.3 Bi203基电解质材料 2.7.4 LaGa0g基电解质材料 2.7.5 复合电解质材料 2.8 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2.8.1 阴极反应机制 2.8.2 钙钛矿型阴极材料 2.8.3 双钙钛矿型阴极材料 2.8.4 类钙钛矿型阴极材料 2.8.5 复合阴极材料 参考文献 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3.1 固相法 3.2 溶胶-凝胶法 3.3 水热法 3.4 甘氨酸-硝酸盐法 参考文献 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测试表征方法 4.1 粉末X射线衍射 4.1.1 X射线衍射基础理论 4.1.2 X射线衍射方法 4.1.3 X射线衍射仪的构造 4.1.4 X射线的产生 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4.3 透射电子显微镜 4.3.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4.3.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4.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结构 4.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原理 4.5 热膨胀系数(TEC)测试 4.6 密度测试 4.7 电导率测试 4.8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参考文献 5 SrBiMTiO6(M=Fe、Mn、Cr)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样品的制备 5.2.1 SrBiMTiO6(M=Fe、Mn、Cr)样品的制备 5.2.2 SrBiMTiO6(M=Fe、Mn、Cr)致密样品的制备 5.2.3 CeogSmo2O2-δ(SDC)电解质的制备 5.2.4 对称电池的制备 5.3 X射线衍射分析 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5.6 线膨胀系数分析 5.7 化学兼容性分析 5.8 电导率分析 5.9 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5.10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5.11 总结 参考文献 6 LaBa0.5Sr0.5-xCaxCo2O5+δ(x=0,0.25)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样品的制备 6.2.1 LBSC和LBSCC样品的制备 6.2.2 LBSC和LBSCC致密样品的制备 6.2.3 CeagSmo2O2-a(SDC)电解质的制备 6.2.4 对称电池的制备 6.3 X射线衍射分析 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5 热重分析 6.6 线膨胀系数分析 6.7 化学兼容性分析 6.8 电导率分析 6.9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6.10 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6.11 电池输出性能分析 6.12 总结 参考文献 7 La2-xBi,Cu0.5M1.5O6(x=0,0.1和0.2) 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样品的制备 7.2.1 LBCM-x(x=0,0.1和0.2)样品的制备 7.2.2 LBCM-x(x=0,0.1和0.2)致密样品的制备 7.2.3 Ce0.8Sm0.2O2-δ(SDC)电解质的制备 7.2.4 对称电池的制备 7.3 X射线衍射分析 7.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7.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7.6 氧空位生成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7.7 线膨胀系数分析 7.8 化学兼容性分析 7.9 电导率分析 7.10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7.11 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7.12 总结 参考文献 |
| 截图 | |
| 随便看 |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