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辨性修辞(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思辨性修辞(精)》是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历史钩沉的大师,基尼亚尔以其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和古典主义的简洁文雅和内在精神,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文图景。通过弗龙托和马可·奥勒留的故事,基尼亚尔揭示了哲学出现之前即已存在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边缘的、坚忍的、被遗忘的文学传统以及诗学的发展。通过波焦·布拉乔利尼和库萨的尼古拉的故事,基尼亚尔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家和他们对文艺复兴的贡献。他还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和喜欢的作品,阐述了对文学、语言、创作、主题、情节和风格的理解和思考。 目录 弗龙托 拉丁语 秘密之神 说起歌德 升华之路 关于《短章集》的短章 译后记 序言 读《思辨性修辞》 凌越 读完《思辨性修辞》,我感觉到一种浓度很高的美 在洒向我视网膜时带来的轻微的晕眩感。整个阅读过程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文字万花筒,基尼亚尔随便 抖一抖,美妙的语言连同精微的思想便纷至沓来,几乎 淹没了我的感官。 这种感觉当然和《思辨性修辞》的片段式写作方式 有关,这种方式规避了通常在建立宏大语言体系时难以 避免的空洞和华而不实,而是直接给出思想和语言最结 实的晶体。法国学者和作家有这种片段式写作的传统, 有人将这种写法的源头追溯到皮埃尔·尼古拉——一位 法国17世纪的神学家和辩论家,他创造了一种文论形式 ,叫作“小论”(楠祺师译为“短章”)。此后,法国 从事片段式写作的作家可谓层出不穷,偏向于哲思层面 的——如帕斯卡尔、拉罗什富科、罗兰·巴特等——被 归为哲学家范畴,而偏向于经验和情感层面的——如波 德莱尔、马拉美、蓬热、圣—琼·佩斯等——其作品则 被认为是散文诗,而它们的作者自然也就是诗人了。 《思辨性修辞》显然属于前一个系列,这和基尼亚 尔早年在巴黎第十大学读哲学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教过 他的老师里有著名的哲学家列维纳斯和保罗·利科,他 甚至有跟着列维纳斯做博士论文的机会,但是在1968年 5月(彼时,基尼亚尔正在巴黎第十大学读哲学)的红 色风暴中,他认为人们的思想“披上了一件并不合适的 制服”,从此放弃了“端庄”的学院派哲学研究。尽管 如此,青年时代的哲学训练和沉思的习惯却一直伴随着 他,甚至成为他的写作的最主要的风格。甚至在基尼亚 尔后来的小说(包括2002年为他赢得龚古尔文学奖的《 游荡的影子》)中,情节本身从来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 ,情节线索像一根细弱的游丝,串联起一颗颗思维的珍 珠。自然,这也使他的小说披上了一层颇有新意的沉思 的面纱,使读者不知不觉中放慢了阅读的速度,从而可 以更加细致地品评小说的文字之美。 说回《思辨性修辞》,这是基尼亚尔1995年出版的 一部片段式随笔集。书名即开宗明义,这是一部“思辨 性修辞”,换句话说,它不是小说,它和叙事无关。从 书名,我们即可看出,基尼亚尔将在这部书中重点对修 辞和语言本身展开他所擅长的思辨。关于修辞,基尼亚 尔在书中也给出了自己颇具思辨性的定义:“语言给出 了它所不具备的东西,这便是修辞。”也就是说,在基 尼亚尔看来,语言符号经过巧妙组合所产生的魔幻般的 效果,就是修辞,而这本身就是对那种“真理在握”的 哲学传统的叛逆。全书开篇第一句,基尼亚尔即亮明了 自己的反哲学立场:“我将思辨性修辞称为自哲学发明 以来贯穿整个西方历史的反哲学文学传统。我从理论上 推定其出现的时间为公元139年的罗马。其理论家是弗 龙托。”这句话立刻让我想起了罗马尼亚裔的法语作家 齐奥朗——基尼亚尔和齐奥朗都是哲学系出身,但是都 因为对语言(修辞)的敏感,使他们成为哲学的叛逆者 ,转而成为更重视语言本体的文学的信徒。 被基尼亚尔认为是反哲学文学传统的开创者的弗龙 托,现在的读者想必都比较陌生了,他是古罗马文法家 、修辞家和律师,被视为仅次于西塞罗的杰出演说家, 公元143年曾出任罗马执政官,公元138年由哈德良皇帝 指定为未来的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老师。《思辨性修辞 》第一章直接就叫“弗龙托”,在这一章中,基尼亚尔 引述、评论着弗龙托的诸多观点,从而引申出自己对语 言和修辞的缠绕而又复杂的看法。通过基尼亚尔的引述 ,弗龙托仿佛变身为我们的同时代人——至少是马拉美 的同时代人,他对哲学将语言工具化的陋习深恶痛绝, 而他对语言自身可能性的反复强调,在我看来就像是一 位优秀的象征主义诗人。弗龙托说:“哲学家表达的观 点犹如在舌尖上发出的‘咔哒’声,盖因其不懂得如何 以形象去论证‘白昼自有光’的道理,而雄辩家则不然 :他们从不会去论证,他们只是展示,他们展示的是打 开的窗子。他们知道是语言打开了窗子。”在给学生马 可·奥勒留的信中,弗龙托说得更为明了:“你要去的 是哲学的源头,而不是滞留于哲学本身。在哲学中,你 永远不要让自己的节奏和言说的嗓音迷失于哲学那虚伪 的、残存的和情绪化的声音当中。你要拒绝哲学那种扭 曲的、矫饰的、冗长的发挥。你要通过选择词语,通过 灵魂冲动深处的那种旧时的、古老的新意,将自己托付 给对‘形象’的研究本身。” 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演变中,弗龙托所说的“形象” 逐渐被“意象”所替代,但无论如何,文学所强调的事 物本身的神秘性和自足性,在基尼亚尔看来,总要比哲 学概念更丰富,也更有魅力。不用说,这些观点已经是 象征主义诗歌运动以来的文学常识,但在古罗马时代的 弗龙托笔下看到这些,就着实让人惊讶了,难怪基尼亚 尔会在弗龙托的几部重要但全篇已经失传的断简残篇中 ,翻找着珍贵的段落。在他看来,一种普遍被认为很晚 近才“发明”出来的文学传统,其实有它自身悠久的传 统,而在其源头,则是一位面目模糊、几近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