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和论证了康德哲学中情感与理性的地位,美感(第三批判)、崇高感(第一批判)和道德感(第二批判)的特征及其哲学根基——由此最终引向康德的宗教哲学情感分析。本书以“趣味(美、崇高)判断之必然性的哲学根基”为核心思考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康德从美学到宗教的过渡环节和背后的困境——如何使用情感实在性解决康德宗教哲学的逻辑困境。 目录 \t导论
\t 节 基于研究现状的选题依据
\t 第二节 研究方法:生存论分析
\t章 对情感和理性的分析
\t 节 发凡
\t 第二节 对情感的哲学分析
\t 第三节 对理性的哲学分析
\t第二章 美感一崇高感一道德感
\t 节 分析康德宗教哲学情感因素的思路
\t 第二节 作为“拱顶石”的崇高感
\t 第三节 崇高感和美感的特征分析
\t 第四节 对崇高感和美感的反思——基于《(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反思录》的分析
\t 第五节 人类学视阈内的情感因素分析
\t第三章 趣味(美、崇高)判断之必然性的哲学根基(上)
\t 节 哲学体系与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t 第二节 成体系的认识能力之成为哲学的基础
\t 第三节 成体系的心灵能力之分析
\t 第四节 使判断力成为体系的经验
\t第四章 趣味(美、崇高)判断之必然性的哲学根基(下)
\t 节 反思性的判断力
\t 第二节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特殊系统的集合体
\t 第三节 技术性的判断力:自然的技术之观念的基础
\t 第四节 感性学(Asthetik)
\t第五章 由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向宗教情感的过渡
\t 节 康德之前的哲学中相关的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观点
\t 第二节 康德哲学里从美感向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的过渡
\t第六章 情感实在性:解决康德宗教哲学逻辑困境的一种途径
\t 节 康德提出恩典观时所面对的基督教传统
\t 第二节 康德恩典观的人性论基础
\t 第三节 康德恩典观的逻辑困境
\t 第四节 康德恩典观逻辑困境的解决
\t结语:宗教情感语言表达的出路:生存论分析中的语言观
\t参考文献
\t后记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