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100多位文学大师,300多篇传世佳作,148千字美文,全面展示5000年中华智慧的结晶,同时400余幅精美插图与文字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的同时,还引领读者步入神圣的文学殿堂,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文学5000年(彩色人文历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黎娜//马立荣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100多位文学大师,300多篇传世佳作,148千字美文,全面展示5000年中华智慧的结晶,同时400余幅精美插图与文字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的同时,还引领读者步入神圣的文学殿堂,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内容推荐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历史”系列丛书的一种.力求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中国文学。书中采用故事体的形式,将中华文学的发展与演变娓娓道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1 00多位文学大师.300多篇传世佳作,148千字美文.全面展示5000年中华智慧的结晶。同时400余幅精美插图与文字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目录 008 绵绵之源 上古诗歌 009 开天辟地 上古创世神话 012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015 “五千精妙”《道德经》 017 宗师语录泽后世《论语》 020 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左传》 022 战国外交史料的汇编《战国策》 024 万世逍遥《庄子》 026 浩然之气 孟子 028 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 031 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 汉赋 035 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史记》 038 民间俚曲 两汉乐府 040 “五言冠冕”古诗十九首 042 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 045 隐逸文人团体 竹林七贤 048 慷慨的余响 太康文学 050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053 山水方滋谢灵运 055 俊逸鲍参军 057 述“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搜神记》 059 最早的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062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 064 格律诗的先声 永明体 066 “文章老更成”庾信 068 吴侬小调与草原牧歌 南北朝民歌 070 “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四杰 074 “念田地之悠悠” 陈子昂 076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078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孟浩然 080 七绝圣手 王昌龄 08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 084 金戈铁马,碧血丹心 高适和岑参 086 诗仙、酒仙、谪仙 李白 089 “山登绝顶我为峰” 诗圣杜甫 092 郊寒岛瘦 孟郊和贾岛 094 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和柳宗元 098 “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和白居易 102 驴背上的天才诗人 李贺 104 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106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 108 抒情时代的叙事插曲 唐代传奇 110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 112 奉旨填词 柳永 115 玩味人生的晏殊 117 韩、柳的步武者 欧阳修 119 来自江西的文豪 王安石和罾凡 122 铜板琵琶声中的千古风流 苏轼 125 蕴籍雅致 秦观 127 帘卷西风,词香满袖 李清照 129 “家祭毋忘告乃翁” 陆游 132 抒写英雄之词 辛弃疾 134 白石道人 姜夔 136 头角峥嵘的铜豌豆 关汉卿 138 天下夺魁 《西厢记》 141 国事家事两不忘 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144 为历史演义小说开山 《三国演义》 147 施耐庵和“江湖” 《水浒传》 150 神魔之域的百态万象 《西游记》 153 《金瓶梅》的风月世界 155 挑灯闲看《牡丹亭》 158 回归市井的宣言 “三言二拍” 162 花妖狐魅的诗情 《聊斋志异》 164 不朽至情 《长生殿》 167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挑花扇》 170 解剖世相的《儒林外史》 173 字字看来皆是血 曹雪芹与《红楼梦》 177 崩城染竹之哭 刘鹗与《老残游记》 179 清末社会诸相写真 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81 末世文人的叹息 李宝嘉与《官场现形记》 183 石破天惊的共和呼声 曾朴与《孽海花》 185 中国现代的民族魂 鲁迅 189 再生的凤凰 郭沫若 191 随时代“沉沦” 郁达夫 194 “新月”的诗情 徐志摩与闻一多 196 剖析社会的大手笔 茅盾 198 把心交给读者 巴金 201 朱自清的“背影” 203 “人民艺术家” 老舍 205 “爱的哲学” 冰心 207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边城》 209 现代话剧的高峰 《雷雨》 211 土地的儿子 艾青 212 走进“围城”的钱钟书 214 为革命欢唱 十七年文学 219 寻觅与开拓 新时期小说 222 麦田里的守望 新时期诗歌 226 中国文学大事年表要 229 茅盾文学奖 试读章节 第86、87页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这一仙一圣,在盛唐诗歌的顶峰上,树立起两座擎天丰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李白的父亲是一位专职商人,生意做得很成功,家境十分富有。李白五岁时,全家迁回内地,居住在绵州青莲乡。李白少年时学习过剑术,在蜀中时,曾与梓州剑侠赵蕤有交往;离开四川后,他行事仍然带上了很浓厚的侠客风度。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清新的笔墨点染出秋山的月色,清幽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离乡去国时眷恋的情怀。 25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处寻访名山胜水,出三峡,入湖北,泛洞庭,登庐山,游金陵,下扬州……在扬州居留的一年里,他广交朋友,接济落魄才子,很快就“散金三十余万”。后向西返回,到达了湖北安陆,在那里,他结了婚。此后十年间,他仍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他的《襄阳歌》、《江上吟》、《长干行》、《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等作品,就作于这一时期。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让他当了翰林供奉,专门在宫廷里写作诗文。对于李白来说,这无疑是个施展抱负、大济苍生的大好机遇。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兴奋地写道: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到了长安以后,因才华出众经常为皇帝起草诏命,或侍从皇帝出游,写些宫廷题材的诗文;侍从之暇,则在繁华的长安市上游冶饮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记载他的宴饮盛况,“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序言 为了让读者轻松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彩图版((中华文学五千年)),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采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编者精心遴选了近百个文学故事,内容包括文学流派、文学大师和文学作品等,以时间为线索,用轻快活泼的文字连缀成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二、利用版式设计和编写体例的巧妙结合,开辟“延伸阅读”、“文学辞典”和“推荐阅读”等栏目,对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文学现象等进行解释、总结和延伸,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通过较小的篇幅清晰而完整地阐述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情况。 三、在图文配合上,精选了400余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插图,包括经久流传的文学名著的书影、记录作家音容笑貌的画像与旧照、历代文学家留下的手稿墨迹、描绘大师诗文意境的艺术作品等,立体、直观地展示中国文学,拉近读者与经典和大师间的距离。 四、在版式设计上,注重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使读者不仅能直观地领略每一位大师、每一部佳作的风采,而且还能深入感受到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 本书无论体例编排还是整体设计,都注重人文色彩和艺术理念的有机结合,全力营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多彩阅读空间,引领读者轻松步入神圣的文学殿堂,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