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顿信札》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连缀起来的家族史,讲述五百多年前英格兰一大士绅望族的发迹、兴盛与衰败。由于书信多集中在该家族第三代的约翰与第四代的两位约翰持家的时期,那些早年的艰辛积累与末代的盛极而衰就都一笔带过了。
从约翰第一成为家长到约翰第三封爵,也就是从1444到1487的四十余年,既是帕斯顿家族向上攀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覆盖了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的三十年(1455至1485年),该家族的成长故事因此就与王朝政治变迁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国)奈特编//田亮译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帕斯顿信札》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连缀起来的家族史,讲述五百多年前英格兰一大士绅望族的发迹、兴盛与衰败。由于书信多集中在该家族第三代的约翰与第四代的两位约翰持家的时期,那些早年的艰辛积累与末代的盛极而衰就都一笔带过了。 从约翰第一成为家长到约翰第三封爵,也就是从1444到1487的四十余年,既是帕斯顿家族向上攀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覆盖了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的三十年(1455至1485年),该家族的成长故事因此就与王朝政治变迁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内容推荐 本书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为我们了解“玫瑰战争”前后英国社会历史提供了异常丰富而深刻的材料,是任何历史书籍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书信跨越了声名显赫的帕斯顿家族几代人,把他们从一个卑微农夫的发迹到走向辉煌世族的过程,生动地再现出来。读之仿佛能穿越时空,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困惑与挣扎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几个世纪的历程弹指一挥间,个体的毁灭无法挽回,可文字却具有永恒的魔力,历史的遗产与经验成为后人智慧的基础。 此书在英、美及其他许多西方国家一版再版,已经远远不再被作为私人信件来看,而是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录和社会记录。相信读者读完此书就会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目录 1.发迹 2.麻烦为断 3.驱逐 4.威胁 5.婚姻 6.举足轻重 7.遗产 8.新皇登基 9.保卫王国 10.挑战 11.钱啊钱 12.情书 13.围攻 14.债务缠身 15.家庭关系恶化 16.参军 17.恋人 18.重掁家业 尾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帕斯顿是一个坐落于诺福克海岸边上的小村庄,恰好位于连绵而平滑的海岸曲线的内陆。从布来肯尼到大雅茅斯,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港口甚至小港。帕斯顿位于两个城市的中点,在东北部的海岸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隔海相望,承迎着来自北冰洋凛冽的寒风。不过由于帕斯顿离大海还有大约一英里的距离,这使得它受到凸起的陆地的保护,西部和南部则显得相当开阔。像许多小村庄一样,开拓者的身影早已无处可寻,只有一个教堂,也就是1581年用教民捐款建成的大都铎谷仓,和一个在中世纪领主宅地上的建于18世纪的厅堂,向人们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尽管在面向大海方向的小山上,有一个大煞风景的北海天然气站,但是总的来说,这里仍然可以说是一个农业社会。用现代英格兰的话说,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人间净土。 就是在这里,14世纪末住着一个叫克莱门特的人,像他的祖先一样,他用自己的居住地作为姓氏。一个和克莱门特非亲非故的作者,于15世纪50年代在文献中描绘了克莱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子孙是如何增加他们的家族财富的。书名叫做《对出生于吉明翰辖区的帕斯顿家族的追忆》。书中这样写道: 起先,一个叫做克莱门特·帕斯顿的人居住在帕斯顿村。他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庄稼汉,靠耕种帕斯顿村的土地为生。他常年用一套犁子,种大麦的时候就用两套。 克莱门特总是带上谷子和家里做好的干粮,骑在没有马鞍的马背上,不分冬夏地到两英里开外的田里劳作。像其他能干的农夫一样,他也经常驾着他盼马车,到温特顿去卖谷子,那里的价钱要比乡下高得多。 他在帕斯顿至多有5到6英亩地,而且多半是吉明翰家的领地,小河边有一个不大的水磨,就像旧时常见的那样。 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的生计或宅地,也没有任何其他地方的财产。 他娶了萨默顿镇的乔弗雷的妹妹。乔弗雷的真正姓氏是格内德,她是个女农奴,但究竟是谁的女奴还不清楚(据说大概是布罗姆霍姆或者巴克顿的)。说到乔弗雷·萨默顿,他其实也是一个农奴。他获准出售赦罪符,也帮人打官司。那时世道不错,他因此攒了不少钱,而后在萨默顿建了一个小教堂。 克莱门特有个儿子叫威廉,他被父亲送到学校去念书。因为家境贫寒,威廉不得不常常借钱交学费。后来威廉在舅父乔弗雷·萨默顿的帮助下在法庭里谋到一份差事,附带着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而且干得很不赖。此后.他当上了法庭的小吏。由于在法律方面有渊博的知识,加上能言善辨,他后来竞成了一名杰出的法官。 威廉在帕斯顿购置了大量田产,以及巴克顿庄园第五部分的一半,也就是多半在帕斯顿的拉蒂默斯、斯泰沃兹和亨廷菲尔德。他因此成为帕斯顿的地主,但是没有庄园地。到了约翰·帕斯顿这一代,也就是威廉的儿子,他想凭着这点产业使自己成为帕斯顿的贵族,这对兰开斯特公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约翰迫不及待地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不断地张他的产业,当布罗姆霍姆的隐修院院长向威廉借钱支付捐税时,威廉提出条件:必须拿约翰·阿尔本作抵押。约翰·阿尔本是隐修院院长的农奴,住在帕斯顿,是个非常倔强而节俭的人。阿尔本发现威廉动机不良,所以讨厌成廉的所作所为,于是不愿顺从,而威廉非常想把他从隐修院院长手里抢过来。威廉死后,约翰·阿尔本也死了,威廉的儿子约翰·帕斯顿要强行执行先前的抵押约定,把约翰·阿尔本的儿子送到诺里季去。 故事就是从帕斯顿的克莱门特·帕斯顿的儿子威廉.帕斯顿开始的。根据一位无名作家的陈述,威廉·帕斯顿生于1378年,接受过律师职业的训练。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这不啻是开启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在那以前,摆脱乡村束缚的唯一途径本来只能是从事神职工作,而现在,从事法律事务成了他最好的选择。威廉很快就崭露头角,并在乡村远近闻名。1412至1415年间,威廉作为诺里季城的法律顾问,不仅供职于政府,而且也替诺里季主教提供法律服务。1415年,威廉成了诺福克公爵的管家,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他作为皇家法院法官的辉煌职业生涯。1429年,他成为公共法院的大法官。由于他的资历以及在三代国王统治下作为兰开斯特领地的法官、高级律师和法律顾问时的杰出表现,威廉在1437年获得了免于在自己辖区外受任何审判的终身特权。直到1444年去世前夕,他一直都在一些委员会供职并继续担任法官。P1-3 序言 要了解数百年前乃至数千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和史学家的叙述。但是,历史学家总是站在特定的立场用特定的观点来叙述历史,这使我们对历史真实的认识不免有一种隔靴搔痒的遗憾。《帕斯顿信札》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为我们了解15世纪的英国社会历史提供了异常丰富而深刻的材料,是任何历史书籍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书信跨越了声名显赫的帕斯顿家族的几代人,把他们从一个卑微农夫的发迹,到走向辉煌的世族的过程,生动地再现出来。它是约克派和兰开斯特派内战期间,英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书信跨越了好几个世纪,向我们叙述了帕斯顿家族成员们的工作、婚嫁的过程和方式,以及与其他贵族的财产纠纷和诉讼,家庭成员间的温情和矛盾,他们的居家生活和外出旅行等。贵族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夫妻间、恋人间的情谊绵绵,无不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为了使本书更易于阅读,原作者对书信的语言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相关背景资料。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书信,这里对15世纪英国的社会历史,特别是30年玫瑰战争期间的社会历史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英国的15世纪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纪。从社会形态上看,封建关系和封建生产方式日趋衰落,而资产阶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这是一个中世纪行将结束的世纪。在城市,由于黑死病和百年战争所招致的重税,市镇凋零,房屋残破,街道失修,港湾淤塞,人口减少。自治城市赋税负担很重,行会限制很严,结果是工业被迫迁往乡村。 在乡村,对比一样显著。贵族们逐渐失去了中古初期的社会功能,却在英法战争中养成了逞强行暴的积习。他们一方面演变成了近代的地主,另一方面演变成了匪帮的头目,各自从失业的兵丁和不能适应变局的小绅士中吸纳他们的武装党徒。从前,贵族有他们自己的法庭。现在,他们用自己的武装党徒来威吓和反抗地方法庭。大贵族包庇自己的党徒,使他们免受审判,这种所谓的“干涉词讼”的行径成为长久的祸害。从议会到下级的法庭,无人不惧怕匪帮的威胁。他们公开恫吓,迫使法官不敢作出不利于他们主人的判决。当一个讼案使这样两个贵族发生冲突时,诉讼手续常常以对阵交战为结局。 这种政治上匪帮风气的根本原因就是作为经济单位的大地产的没落。农产品跌价,地租也相应降低,贵族们仅靠剥削佃户无以恢复自己的地位,战时尚可用掠夺等手段解决部分问题,但在和平时期,他们只好去做贼了。当然,有时候,为了不受法律的制裁,他们也借用法律的手段,其结果就是包揽词讼或任意地曲解法律。这样一来,小地主要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必须依靠大贵族的庇护,那当然是有代价的。 这一时期,议会在名义上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当选为议会议员成了一种特权和身份的像征。1429年,议会通过了一个限制选举权的法案,规定“除一切负担外至少每年值40先令的自由地产所有者”才能参加选举。到1445年又规定,选入议会者必须为绅士门第出身的人。选举本来就受到暗中的操纵,这时选举人数又大为减少,大贵族们操纵议会更成为常事。议会堕落为统治集团遂行其愿望的工具。支配议会的集团,只要以一个褫夺公权令而不必用任何方式的审讯,就能以法律条款让其敌人受到判决和定罪。 无论就经济地位还是社会身份来说,教会都是一支特别重要的势力。一方面,主教和修道院院长是拥有大量田产和收入的封建领主;另一方面,他们是一个有国际组织的、中枢设在罗马的权力机构的代言人。教会设有宗教审判法庭,一切控告宗教职业人员的刑事案件都由教会法庭处理,但民事案件仍掌握在政府手中。 从1455年到1485年历时30年的玫瑰战争,可以说是年深日久的无政府状态和贵族的横暴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是以白玫瑰为族徽的约克家族及其追随者,另一方是以红玫瑰为族徽的兰开斯特家族及其支持者。百年战争结束后,最好战的贵族们回到本国,他们比以前更加不满于现实,渴望弥补他们的损失,他们所雇用的士兵又不适于任何和平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内战势必普遍爆发。 然而在形式上,这个战争是一场王朝战争,即爱德华三世那些争权夺位的子孙间的战争。1445年,以萨福克伯爵为首的集团控制了国王,而对王位有最近要求权的约克公爵理查·摩提默则为反对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王室大臣的腐败达到了极点。王室囊空如洗,而贵族们则家财万贯。杰克·凯德领导的肯特起义是对政府失政的不满的爆发,同时也是约克公爵的一种试探手段,为的是测验人民的心情和政府的力量。起义者所列举的主要苦情是:咨议会里有“品质低劣的人”、对法战争措施失当和操纵选举。起义者要求延请约克公爵和他的同党人咨议会,罢免和惩治萨福克的党羽。 1450年初,约克派占多数的一个议会已开会弹劾了萨福克,并把他放逐。在他往加来的途中,水手在船上将他捉住斩首,弃尸于多佛尔海滩。6月1日,五万来自肯特的军队进军布拉克希斯。7月2日,在伦敦市民的支持下,凯德的追随者进入伦敦。 1455年,玫瑰战争开始,约克公爵在圣奥尔本斯击败了王党。继起的战争不是封建性质的,就是说,作战双方的敌对贵族集团不是想扩张领地,脱离中央政权而独立,而是为了争取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权。封建战争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俘虏敌人来勒索赎金。而玫瑰战争是个歼灭性战争,每次胜利以后,必继之以一场杀戮和没收战败者的土地归于王室。因此,这些战争虽然对全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可是对于参加战争的人却损失很大。作战的人数通常很少,以至于当时的经济生活未受干扰,普通民众似乎也不太关心战事的结局。 一般说来,交战双方无正义非正义之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拥护兰开斯特派的是苏格兰和威尔士边境上那些好乱的贵族,他们代表了英国最落后的封建残余势力。约克派的支援多半得自进步的南方,得自东盎格利亚和伦敦。所以,约克派的最后胜利就是经济上最进步地区的胜利,为下一个世纪以资产阶级为后盾的都铎王朝打下基础。 陶顿之战可称这次战争中唯一的大战役,约克派胜利,爱德华四世登基,于是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爱德华四世一方面与商人们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并且积极从事商业活动;另一方面,他尽可能地削弱大贵族的势力,封了一批直接依赖他的新贵族以与旧贵族相抗衡。但他在结束无政府状态方面并无多大的作为。他抑制贵族的企图,包括抑制曾经拥护他的贵族,最后酿成了沃里克伯爵的叛变。虽然这个叛变最终被平定,但1483年爱德华四世死后,他的弟弟理查在旧贵族的支持下杀了他的几个儿子,然后自为国王,但他也免不了与助他得权的贵族相搏斗。当亨利·都铎提出一个理由不够充分的王位要求,在米耳福德港登陆的时候,当时常见的叛变和离弃又发展起来,理查几乎成了孤家寡人。1485年8月22日,双方都只有少数人交战于博斯沃思,此战标志着玫瑰战争的终结,也标志着英国一个历史时期的终结。亨利七世开创了都铎王朝,他所创立的新君主政体也是一个全新的政体,以各阶级力量的新关系为基础。 本书的主人公帕斯顿家族,居住在英格兰的东盎格利亚地区的诺福克,他们大多数时候属于不折不扣的约克派,但有时候地方上利益的冲突、权力的消长和全国性的政治局势并不完全合拍,作为中小地主,帕斯顿更关心的是家族的经济利益,加之他们追随的贵族即他们的庇护人也有变节的时候,所以帕斯顿有时候会改变立场,这种改变可能是一种投机行为,是福是祸,往往是不确定的。 对于书信的背景,原作者增加了非常精当的说明,使这些书信看起来像是一篇篇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故事,然而这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样引人注目。 该书在英、美及其他西方国家一版再版,已经远远不再被作为私人信件来看,而是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录和社会记录。相信读者读完此书,就会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