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我国不同时期各种玉器的大量图谱和相关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名称、年代、玉质、尺寸、鉴评和收藏参考价等。是各位玉器收藏爱好者的一本不错参考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古玉鉴赏书籍。
:玉龙年代:红山文化玉质:青玉尺寸:高25.1cm鉴评:玉龙体扁圆,弯曲呈“c”字形,双眼呈水滴形突起,嘴闭合,吻上翘。龙额上起鬣后披,端部上卷如钩。鬣边缘呈钝刃状。龙背处横钻一系挂孔。器受沁,表面可见多处钙化斑及绺裂痕。包浆明显,真实自然。收藏参考价:RMB 80万元P52
有文字记载,我国北方地区曾经有二十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些民族大多以游牧形式生活,所以玉器的造型大都取材于大自然,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点,我们称此为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发展一直延续至宋元辽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表现大自然景观的春水秋山玉器。所以说,东北地区的玉器造型极有民族特色,并充分展示出它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
自商周到春秋战国,东北地区所出土我们称之为“三代”的古玉器,无论所用材料、器形、工艺几乎与中原地区无较大区别。但两者之间究竟谁为主流,尚不能轻易下结论。但应该说此时期南北方玉文化已有所沟通。这种沟通包括文化交流、战争掠夺、商品贸易、民族迁移等多种因素。自秦汉以后历代,中原地区玉文化与东北地区玉文化逐渐合拢,两者基本已经融为一体,只是在个别玉器造型方面各自还保留着地域性的较少差异。主要表现在动物形玉器方面,东北地区仍注重写实,而南地多注重传统。在琢磨工艺方面两者基本相一致,在玉器用料方面,东北地区已可见大量岫玉被应用,而中原地区仍以和田玉为主。自秦汉以后,南北方不但玉器得到频繁交流,玉器雕琢技术与工艺也得到广泛传播,此时以琢玉为生计的玉人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地,按工作需要活跃于全国各地。从此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了中国玉器包括造型、工艺等诸多方面的完全统一。
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艺术发展史,宗教发展史,哲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充分体现。所以说,它是中国人的瑰宝。它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无与伦比。难怪人们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自新石器以来,中国古玉器几乎未曾断代,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中国古代玉器又是中华民族一部最完整的历史教科书。
中国古玉,是中国人的骄傲。
徐强于沈阳“听雨堂”
二00四年
中国古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而且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佐证,同时它深刻蕴含着中国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所形成因素的更深入的解释。
中国古玉,是中国先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展现。正是从这些古玉中,让我们深刻庭受到先民们对艺术的执着,对神灵的崇拜,对生命的渴望。正是从这些被称为神器的艺术品中,让我们感觉到中华民族历史脉搏的跳动。概括起来说,中国古玉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古玉,是中国人的文化,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能企及的。中国古玉,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滋生、发展、壮大,我们有责任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了解它、解读它、研究它。
中国人应该重视本国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否则,国将衰、民族将亡。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万不可忘记。研究与发展民族文化刻不容缓,且迫在眉睫。
我国在文物鉴定领域,亟需要具真才实学的专家队伍。否则,抢救与保护国家民间文物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多年的收藏,多年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梦想与期待,有朝一日,必将自己所有的古玉藏品向世人展示,不但让国人了解自己的玉文化,而且让全世界为中国的古玉文化所震惊。
自本人所著《红山文化古玉精华》出版以来,收到海内外诸多收藏者的来信及电话,多涉及古玉鉴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人特在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注册“北京听雨堂文化发展中心”向海内外古玉收藏爱好者展示百余件红山文化古玉精品,百余件不同时代古玉器。欢迎大家光临,共同研讨,以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为促进我国古玉研究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书中所收录图谱皆为“听雨堂”藏品,凡使用本书中的图片资料必先征得作者同意,并署明“听雨堂”珍藏宇样,否则视为侵权行为。
本书中“收藏参考价”,主要参照国内历年拍卖价格所推定,仅供参考。
徐强于听雨堂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