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八章,主要从系统论、生态论和互动论思想出发,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探讨了动作的本质、动作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异性、动作学习、动作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动作教育和动作障碍等问题。对动作和动作发展、学习等问题,本书根据运动学、心理学、生物力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新成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同时,从文化普适性和文化特异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儿童一般精细动作的发展和中国文化背景下其筷子使用动作的发展。
动作不仅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基本能力,而且对个体的大脑、认知、学习、情绪和社会行为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动作与脑、心理发展的关系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动作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专著,主要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教育等多学科整合的视野出发,对个体动作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探讨。
根据上述学科在该领域的最新发现和作者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多项研究基金资助下所取得的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本书详细讨论了动作的实质,阐述了个体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影响动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动作学习的过程,揭示了个体动作与其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的关系,并进一步澄清了生活中的动作教育与体育的区别和联系,同时重点介绍了促进个体发展的动作教育方案以及动作障碍的诊断与矫正的方法。因此,本书既可供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体育教育、儿科学、临床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在教学申使用,同时还可为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儿童保健工作者、家教咨询指导专家和广大家长的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第一章 个体成长中的动作发展
一 动作的实质:多学科整合的视野
(一)从多学科整合的角度认识动作
(二)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中认识动作
二 动作在个体发展中的价值
(一)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作为观察、监测个体身心发展的窗口
(三)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作为身心发展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
三 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演变
(一)动作作为个体发展研究代表性领域的时期
(二)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沉寂时期
(三)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复兴时期
四 动作与个体发展研究的进展
(一)动作发展的研究
(二)动作与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
(三)动作与脑发展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 基本动作的发展
一 先天反射性动作的发生和发展
(一)先天反射性动作的适应和发展价值
(二)先天反射性动作的分类
(三)主要的先天反射性动作
(四)先天反射性动作和自主控制动作的关系
二 粗动作的发展
(一)头颈和躯干控制的发展
(二)爬行动作的发展
(三)行走动作的发展
三 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抓握动作的发展
(二)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
(三)自理动作的发展
四 动作发展的规律与内在机制分析
(一)动作发展的准备性
(二)动作发展的顺序和方向规律
(三)动作发展的动力学系统分析
(四)动作发展中的协调与控制
第三章 特定文化背景下动作的发展
一 动作发展的文化特异性
(一)动作发展速度的文化差异
(二)动作活动特点的文化差异
(三)动作发展文化特异性的理论分析
二 中国儿童使用筷子动作的模式分析
(一)使用筷子动作的类型
(二)动作模式的发展
(三)儿童握筷位置的发展变化
三 中国儿童使用筷子技能特性的发展
(一)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精确性的发展变化
(二)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有效性的发展变化
(三)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稳定性的发展变化
(四)中国儿童使用筷子的技能与其他精细动作技能的关系
第四章 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成熟与学习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
(一)成熟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习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
(三)整合成熟与学习论的观点
二 环境与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气候与动作发展:出生季节不同婴儿的爬行
动作发展的分析
(二)文化背景与动作发展
(三)家庭生态环境与动作发展
三 生长发育与动作的发展:青少年期的
动作笨拙现象分析
(一)青少年期的动作笨拙现象
(二)青少年期动作笨拙现象的原因分析
四 影响动作发展的认知因素
(一)感知与动作发展
(二)记忆和动作发展
(三)思维、元认知和动作发展
(四)动作计划和动作发展
(五)言语指导和动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