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禁果》是流氓燕几年来的随笔合集,写的都是自己心灵中最真实的一些经历和感受,谈的也无非是“性”、“情”二字。但是流氓燕的作品与“流氓燕事件”则绝不可以相提并论,如果说后者因为裸照的介入而存在诸多争议的话,那么前者则完全是一个草根作家赤诚的心灵告白。如果非要把二者关联起来,那么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真实。同时,这二者也给了我们芸芸众生一个考题:对于一个真实的女人,我们是否只是热衷于用视觉去触摸她肉体的温度,还是应该用思考去回应她心灵的深度?
在网上混,我认为有两样得具备:一是人品,二是作品。
作品,并不一定要名闻天下,可是要精心制作。如原创书法,歌曲,摄影,绘画,文字等等。
虽然公民守则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有正当的兴趣和爱好,有一技之长。可是有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真的是件很快乐的事。如果你的网络生活,只是到处看新闻,看热闹,只是欣赏与批评,只是围观他人的作品,那么,与他人比起来,就会有种失落。因为你从来不肯到台前,让人找不到可以欣赏你的角度。
很多人喜欢用马甲做自认为正义或无耻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穿上马甲可以与人对骂,争论,就像孤军入阵一样英勇、洒脱。
为什么要穿马甲?因为他们爱面子,也爱里子,因为怕暴露了弱点。多数人认为在网上资料一片空白的人是无敌的强者。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在网络里什么都没留下,也就等于你并没有真正在网络生活。穿马甲在网上混的人,只是网络幽灵。
如果你有自己的作品,就像在网上撒下的一粒种子,闲暇的时候,总会有所牵挂。“去看看有人评论我的帖子没有?”
然后不停地再撒下种子,你就会拥有一片果园。你的网络人生就会有风雨,有收获。
另一品,是人品。人品比作品重要。
人类有种虚伪心理,在个人圈子内可以当好人,很注重个人的行为道德。可是出了这个圈子就有些信马由缰。
就比如某个人,在单位里面老老实实,在家里对妻子温柔体贴,忠诚专一。可是,出差的时候,马上就到旅馆找女人嫖宿。
也比如有的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敢骂人,敢偷东西,敢欺侮弱小。因为没有人认识他,他无所谓。
这样的人,是属于人品还未成熟的人。他认为,有好人品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免招致别人的唾弃。
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都显示着一个人的品。有品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建筑一个完美无瑕的网络形象。当你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建筑与打磨着品格,慢慢地,就会有一道耀眼的光环,无形地罩在你的ID上,大家会敬重你,甚至服从你。
也许大家都赞同这种说话,可是社会是鱼龙混杂的,网络如社会。总有人愿意以人所不耻的形象出现在网络,而且言行比现实更令人齿寒。
就像天涯社区天涯杂谈的某些ID,因为不喜欢作者所写的文章,便在网上公然辱骂作者,与作者对骂失利后,又在网络上调查作者现实中的蛛丝马迹,扬言要到现实生活中去报复作者。
这样的人品在网络中如此,也可见现实中一斑。
人品便是我们的作品,作品也是我们的人品。
人品是我们的作品,我们要精雕细作;而作品也是一个人的人品,要扬清去浊。P9-11
我想我不能忘记2005年5月,这个令我重生,给我方向的日子。
我只是一棵草根,只是一个将写字的爱好发展成癖好的普通女人。
这本书的出版,特别要感谢湖北人民出版社,是他们让草根发出了声音。
草根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是否有泥土的回音,青草的喘息,或者落叶的呻吟?我不知道。我只是将根须伸到我的内心深处,与自己对话。
我来自湖北农村,暂居在南方。书中记录的都是某些女人生活的影子,和一个离婚女人沉重的呼吸。因为她的平凡,平淡,平庸,读着她,也许你会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邻家女人?”
与所有文学青年一样,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作家。我知道,不是所有理想都能变成现实,可是,我愿意努力,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