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地理学会的”旅行家”系列之一,该书景点介绍详尽、背景知识丰富,在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介绍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书中260多幅生动的彩色照片,40幅详尽的彩色地图,并附有徒步旅行路线的地图说明。全书编写以简明易用为原则,旅馆、餐厅、购物、娱乐等旅游资讯一应俱全,让你从全新的角度体验加勒比海地区!
国家地理学会的”旅行家“系列,将带领你畅游加勒比海,亲历这激动人心的探险和发现过程,其中选取的特色景点,包括著名的以及鲜为人知的,有助你从全新的角度体验这一地区。
历史与文化
1492年10月12日,克利斯朵夫·哥伦布首先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然后他继续航行,进入加勒比海,一心想寻找一条能到达东印度各香料岛的西行通道。欧洲探险家们来到这里之后揭开了本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第一页,他们根据传说中位于欧美两洲之间的安的列亚岛,把这些岛屿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然而加勒比海地区最早的居民早在几千年之前就来到这里,这些人就是驾着独木舟从中美洲或佛罗里达漂流过来的美洲印第安人部落。
哥伦布以前的加勒比海地区
石器时代的西沃内(Ciboney)人(或称“古印第安人“)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上的最早居民。在古巴进行的考古挖掘发现了6000年前的西沃内人遗址,而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上发现的文物也被认为已有4000年的历史。这些从事狩猎和采集的游牧民族有着营养丰富品种繁多的食物,如鱼、海贝、鸟类、鬣蜥、蛇等,再加上植物的块茎和野果。他们会用石头:木料、兽骨和贝壳制造工具和用品。
公元前300年左右,第一批阿拉瓦克(Arawak)人到达这里。他们原先居住在亚马孙盆地,后来往北迁移,从南美洲的东北角(现在的委内瑞拉和圭亚那)渡海来到小安的列斯群岛的最南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继续逐步北进,到了哥伦布发现这些岛屿时,阿拉瓦克三大部落的人已经居住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这三大部落也就是泰诺人(Taino,古巴、牙买加和伊斯帕尼奥拉岛)、博莱丘人(Borequio,波多黎各)和卢卡扬人(Lucayan,巴哈马)。
阿拉瓦克人比西沃内人先进,他们以务农为生,种植木薯(制造面粉)、山药、玉米、豆类、可可、花生、烟草和棉花。他们还会狩猎和捕鱼,会制造家用和祭祀用的陶器。
阿拉瓦克社会组织得非常良好。他们把村庄建立在海岸附近,每个村落都有一名村长,负责该村的世俗和宗教事务。村庄中央有~座宽敞的草棚,供村长和村里的男人们聚会议事。女人和儿童是不准进入草棚的,除非有人邀请她们来参加某些特别的仪式。未婚男子可以在草棚里睡觉,他们把几百个吊床用绳子悬挂在棚顶上。在阿拉瓦克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相信有不同的神主管粮食作物、生殖和气候,在动植物身上还有许多善良的精灵。宗教仪式中包括吸食使人陷入昏睡的毒品和跳舞,以及崇拜用木材、兽骨或石头制成的人或动物偶像。阿拉瓦克人相信人死后能进入另一个世界,非常重视殡葬仪式。死者入葬后保持蹲坐姿势,生前使用物品一起陪葬(酋长死后其妻妾活活殉葬),还须在墓中贮存死者前往极乐世界的路上需用的粮食。P16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旅行家系列以最佳的文字、图片和地图,将加勒比海呈现给你。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你概述了历史与文化,接着为你介绍那里的12个区域,作者将依其独具的眼光为你精选景点,进行深入的讲解。每一章节的开始都附有一个清晰的目录,以便查询。最后则提供读者可行的旅游参考路线。
每一章节都附录一张主要地区的地图,并且特别标注重要景点位置,以及其他值得游访的建议游览景点。另外辟出的专题和边栏说明,乃是为深入详述关于历史、文化或当代生活而设。
最后附录的”旅游资讯”,提供了旅行时最必须的实用资讯,包括行程规划、交通往返、紧急情况处理等。并且将主要旅馆、餐厅、购物商店、娱乐活动等相关资料条例于后,方便读者参考使用。截至本书出版以前,我们所提供的各地区、景点相关讯息皆十分确切。但无论如何,仍建议读者在旅游前尽可能先以电话查询再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