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中西诗学对话的话题相当热门,学界人士就其必要性、可能性、发展方向、选择途径等展开多方面论述,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但实际对话的成绩仍不显著。为解决这一研究障碍,特编辑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编:情志篇、境象篇和言辞体式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
分类 | |
作者 | 陈伯海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近年来,有关中西诗学对话的话题相当热门,学界人士就其必要性、可能性、发展方向、选择途径等展开多方面论述,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但实际对话的成绩仍不显著。为解决这一研究障碍,特编辑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编:情志篇、境象篇和言辞体式篇。 目录 代序:对话·交流·会通 ——兼论中国诗学的现代诠释 导言: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 ——中国诗学精神探源 上编 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 释“诗言志” ——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 释“缘情绮靡” ——兼及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 释“情志” ——论诗性生命的本根 中编 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 释“感兴” ——论诗性生命的发动 释“诗可以兴” ——论诗性生命的感通作用 释“意象” ——论诗性生命的审美显现 释“意境” ——论诗性生命的精神境界 “气”与“韵” ——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 “味”与“趣” ——试析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 释“妙悟” ——论诗性生命的超越性领悟 下编 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 “言”与“意” ——诗性生命的语言功能论 “文”与“质” ——诗性生命的文辞体性论 “声”与“律” ——诗性生命的音声节律论 “体”与“式” ——诗性生命的形体组合论 释“诗体正变” ——中国诗学之诗史观 结语:“生命之树常青” ——论中国诗学精神之返本与开新 附录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 ——《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 “变则通,通则久” ——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 ——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 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