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有必要“重”读孔子吗?我们真有可能重“读”孔子吗?“重读孔子”这样的说法究竟意味着什么?重读孔子是否仅仅是当今世界上某些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因素或者偶然力量的相互作用而在我们之内产生的某种偶然欲望?……答案只有一个,我们要读孔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艺术与思想史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伍晓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真有必要“重”读孔子吗?我们真有可能重“读”孔子吗?“重读孔子”这样的说法究竟意味着什么?重读孔子是否仅仅是当今世界上某些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因素或者偶然力量的相互作用而在我们之内产生的某种偶然欲望?……答案只有一个,我们要读孔子。 目录 绪论:重读孔子 /1 一、“重”读孔子 /1 二、重“读”孔子 /13 三、“吾道一以贯之”:他人或他者 /19 四、来自他者“的”启发 /27 第一章 “人(之)间”之仁——从“己欲立而立人” 到“仁者,人也” /30 一、别仁于圣 /32 二、已欲立“而”立人? /36 三、已之为已 /41 四、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已” /46 五、己之欲立 /52 六、已立“而”立人 /58 七、师的意义:在立人中立已 /63 八、“人(之)间”之仁 /65 九、仁要求仁:仁的两个层次或者两个层次的仁 /74 十、“先(于)天”之仁 /81 十一、“近取譬”与作为人的理想的仁 /88 十二、仁:人的重复 /91 十三、一个只有范例的文化 /97 十四、“不仁”、“非人”、“吃人” /103 第二章 重读“克己复礼为仁” /109 一、致敬于他者:探求“礼之本” /111 二、“恭敬之心,礼也” /117 三、礼(之)分:作为语言而活动的礼 /122 四、恭敬的“本质” /127 五、“亲亲之杀[差]”:礼的结构性“起源” /135 六、“恭”何以“近于礼”? /140 七、向他者“超越”:“克己”与“复礼” /145 八、“为仁由己”:他者“的”发明 /155 第三章 重读“孝悌为仁之本” /158 一、引言 孝的分析:从政治回到伦理 /158 二、孝之敬:“自然”感情或者人的“本质”? /161 三、父母:我与“第一”他人的“第一”关系 /167 四、父母的“后事”:我的“终极关怀” /170 五、哀悼的意义:“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176 六、“祭‘如’在”:与“鬼神”一起生活 /179 第四章 忠于/与他人 ——重读孔子关于忠的思想 /183 一、忠的结构分析:将自己“给予”他人 /184 二、保证与许诺 /190 三、最“原始”的信 /195 四、信与忠 /200 五、“一厢情愿”之忠与成为伦理主体 /204 六、愚忠的可能性 /208 七、两种他者和两种责任 /211 八、“殷有三仁”的意义 /215 九、忠的革命和革命的忠 /216 十、忠于他人“的”主体与主奴结构 /219 十一、忠、勇、仁 /222 第五章 爱与他人 ——重读孔子的“仁者爱人” /225 一、引言:“爱人”之谜 /225 二、“爱之欲其生”的“爱” /227 三、爱之惜与惜之爱 /229 四、爱与好 /230 五、“让”他者“生”与“爱/惜”他者 /232 六、“爱人”:我对他者的根本性关切 /236 七、作为伦理命令的“爱人”与成为“主体” /238 八、孔子的“爱人”与康德的“互爱” /241 九、爱与“天地一体之仁” /243 十、仁的“欲望”:“一体”之“间” /246 十一、余论 /248 第六章 重读“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250 一、“出门如见大宾” /251 二、“使民如承大祭” /258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5 四、“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69 第七章 “异性”(的)“她者”:孔子的女子与小人 /276 一、他者(与)未来 /277 二、“我我”与“毋我” /278 三、男性君子的“他/她者” /280 四、女子之“难养”? /283 五、“远之则怨”? /286 六、“近之则不孙[逊]”? /287 七、我的“自由” /290 八、异性(与)他者 /293 九、小人能仁吗? /298 附录 “礼治”与“法治” /304 后记 /3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