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犹太裔哲学家列维纳斯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最为彻底地反对自古希腊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激进的真正意义上的“他者”理论,成为当下几乎所有激进思潮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资源。本书就是对这种他者言说的学理性梳理,是国内第一本对作为现象学家的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的追溯性研究著作。其主要观点是:时间问题是现象学思想传统中一以贯之的根本,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就是主体性本身,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就是存在的境域,而对于列维纳斯,正是在时间中才有真正的他者出现,或者说与他者的关系才真正有时间的呈现。时间之谜,就是主体之谜,就是他者之谜,列维纳斯正是基于时间,才另立了“作为他者的主体”这一后现代伦理之要义。本书适合于德国和法国哲学、后现代思潮、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和有兴趣者。
绪言/1
第一章:胡塞尔的直观原则:反思本性与时间一意识/8
第一节 本质直观:充实与构造/9
一 直观的“感性”含义/9
二 直观的所谓“扩展”/12
三 直观的“存在论”意义/19
第二节 明见性:相应感知与自我/24
一 明见性与相应感知/24
二 客体给予与自身给予/28
三 从明见性到自我/32
第三节 交互主体性:先验自我论域中的他人/40
一 自我与时间性/42
二 他人与意向性/46
三 关于“原真还原”/54
第四节 时间意识:被动综合与反思/57
一 感性个体与时间意识/58
二 无意识与时间意识/62
三 反思与时间构成/64
第二章:海德格尔的时问性:此在一世界与源始存在/71
第一节 时间性的源起/73
一 Zeitlichkeit与Temporalitaet/74
二 《康德书》的进路/75
三 时间性生成的神学语境/85
第二节 前期的时间性现象学/92
一 作为根基的时间性/92
二 此在与时间性/94
三 作为整体性的自身性与将来/98
四 本真的当前:“眼下”/100
五 “在场”作为时间性现象学问题/105
六 几个节点/110
第三节 后期的“时间与存在”/112
一 转向:从时间到存在/113
二 在场:本有的运作/117
第三章:列维纳斯的他者:感性一时间与踪迹现象学/124
第一节 出离存在/128
一 存在论境域/128
二 “逃离”ilya//130
三 瞬间的意味/136
第二节 时间是与他者的关系——从《时间与他者》解读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关系/147
一 由对反而出离/147
二 重构“存在论差异”/149
三 从“磨难一死亡”到“他者一时间”/156
第三节 异质触发的感性一时间——从“意向性与感性”解读列维纳斯与胡塞尔的关系/162
一 自身触发的时间一意识/162
二 非意向性的原印象与感性一时间/163
三 自身异质性与他者异质性/175
第四节 历时性是踪迹对在场的关系/180
一 列维纳斯1964年前后的变化/180
二 他者的踪迹/184
三 从现象到谜/188
四 虚位以待的主体性/193
五 时间与主体/194
附录主体、他者与正义——激进思潮中的列维纳斯初论/198
主要参考文献/211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