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辉煌灿烂,自然景观绚烂多姿。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讲述全国各省基本情况及最新资讯,精美插图立体展现祖国各地风情,使读者在短时间内纵览中华锦绣河山、风土人情,同时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开本小巧,便于携带,可随时阅读!文化与风景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合,需要每一位读者放慢脚步,用放松的心情慢慢体会。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辉煌灿烂,自然景观绚烂多姿。《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以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为主线,介绍当地的概况、主要城市、地理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气候变化、历史文化特点等情况,展现了每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演变历程,并加入神话传说、典型史料及名人诗句等,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配以千余幅山水、园林、民俗、遗址类图片,旨在让读者基本了解祖国的河山和各地的特点,拓宽视野,愉悦性情。它是一本供热爱生活、喜爱地理的读者阅读的普及读本。
地貌
地形
中国地形十分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占有很大比重。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西部,高原上耸立着多条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中国西北为高山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的干旱区,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也有世界最大沙漠之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东部有宽广的冲积大平原,其间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不同高度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景观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面积将近全国面积的l/4,它的存在明显地干扰了平常水平地带结构,使中国自然地理分布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
地貌轮廓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型。特高山海拔超过5000米,有永久积雪覆盖,并有现代冰川发育。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间的高山,大都没有永久积雪和冰川,但冻裂风化作用强烈,并有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山的海拔高度为1000米以下,在中国东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显著,并在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河谷渐宽,山坡变缓,地形破碎,山体受构造走向的影响已不甚明显。丘陵的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到200米。山地垂直作用带的幅度在中国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西北地区的高山干燥剥蚀作用带可上升到3000米以上;东北大兴安岭海拔2000米左右就出现寒冻风化作用,西南地区的山地化学风化作用特别强烈,可到达海拔2500米以至3000米的高度。
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基本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P9
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称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然而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地理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编写目的正在于此,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使读者在短时间内纵览中华锦绣河山、风土人情,同时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
全书按地域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每个省级单位下设置了”行政区划”、”主要城市”、“地貌”、“自然资源”、“经济”、”旅游”、“气候”、“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等栏目,全面介绍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而“中国地理概况”则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与行政区划、国土环境、地貌、气候、海域与水系、植被与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两大部分相互补充,系统完整地讲解中国地理知识,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各地区、各省市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特色。
同时,我们精心选取了500余幅图片,包括神奇的水下世界、宏伟的都会名城、壮观的自然奇景、神秘的文化遗址、古老的人文胜迹,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民俗,景观。大胆创新的版式设计,简约清新,既体现出中国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又给人以跌宕起伏的韵律之美。
文化与风景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合,需要每一位读者放慢脚步,用放松的心情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