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财政制度的专著。作者借助西方公共财政学、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探讨在传统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内在特点及其与济发展的关系,演译出新中国50年来财政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并指出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本书理论研究与这证分析并重,符合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胡书东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财政制度的专著。作者借助西方公共财政学、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探讨在传统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内在特点及其与济发展的关系,演译出新中国50年来财政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并指出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本书理论研究与这证分析并重,符合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目录 出版前言 1 绪论 1.1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结构 1.2 关于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的文献综述 2 传统财政制度的产生及其内生性 2.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我国资源禀赋的矛盾 2.2 传统财政体制产生的制度背景:重工业优先 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2.3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传统财政体制 3 传统财政制度的演变逻辑 3.1 传统财政体制的信息和监督问题 3.2 信息与监督问题导致财政分权 4 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分权:对短缺经济成因的再考察 4.1 财政分权与短缺经济的形成 4.2 对科尔内短缺经济理论的评论 4.3 检验短缺经济理论:传统体制下的第一次财政分权 5 从财政角度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5.1 信息、监督问题和短缺经济的平衡:传统体制下的第二次财政分权 5.2 市场机制的引入:第三次财政分权 5.3 从计划到市场——改革中的财政转型 6 财政分权的后果: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的关系 6.1 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关系:理论模型和国际比较 6.2 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的数量关系 6.3 经验检验结果:1985年前的公共部门 6.4 经验检验结果:1985年后的公共部门 6.5 结论 7 财政分权的后果:财政分权、集权与经济绩效 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的变化 7.2 财政分权与经济绩效 7.3 对新中国5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定性分析 7.4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思 8 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 8.1 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财政体制的公共财政化 8.2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目标取向 8.3 分税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9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