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在充分借鉴、吸收各汉语研究书的优点基础上,着重对19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这一百多年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尽量勾勒出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脉络。
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本书是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科学地总结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历史,无论对汉语词汇研究本身来说还是对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现代汉语词汇学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周荐//杨世铁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在充分借鉴、吸收各汉语研究书的优点基础上,着重对19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这一百多年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尽量勾勒出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脉络。 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本书是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科学地总结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历史,无论对汉语词汇研究本身来说还是对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汉语词汇学的酝酿时期(1898—1949) 第一节 三次语文运动对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一 汉字改革运动及其对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二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对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20世纪前50年汉语词汇研究的表现形式和触及到的内容 一 语法论著中反映出的一些词汇研究的内容 二 新式训诂学论著中涉及到的一些词汇研究的内容 三 语言学理论著作中涉及到的汉语词汇问题 四 以独立著述形式出现的汉语词汇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前50年汉语词汇研究呈现的一些特点 一 从研究的方式看,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 二 从研究的材料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 三 从运用的方法看,以分析说明为主,缺少描写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语词汇学的创建期(1950—1966) 第一节 汉语词汇学创立的背景 一 建国初期的语文运动 二 斯大林的语言学说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三 中学语文教材的变化——“汉语”和“文学”分科 四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前期词汇学创立之前的研究情况 一 陆志韦对北京话单音词词汇的研究 二 汉语词的观念的确立 三 对汉语基本词汇的认识 四 对词的结构形式的探讨 五 对词的意义内容的探索 六 对熟语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汉语词汇学的创立 一 孙常叙与《汉语词汇》的问世 二 周祖谟与《汉语词汇讲话》的发表及结集 三 张世禄与《词汇讲话》 四 《汉语知识讲话》丛书(词汇部分) 第四节 汉语词汇学创立之后的研究情况 一 对词义的全面研究 二 词的结构形式的问题 三 词汇构成的两类单位:词和固定词组 四 对基本词汇特点的研究 五 对一般词汇范围的研究 六 对词汇体系的研究 七 对词汇规范问题的认识 第五节 陆志韦的构词学研究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词汇学的萧条期(1966—1976) 第四章 汉语词汇学的恢复与发展期(1977—1989) 第一节 以普及词汇知识为主的汉语词汇研究 一 高文达、王立廷的《词汇知识》 二 武占坤的《词汇》 三 徐青的《词汇漫谈》 四 罗世洪的《现代汉语词汇》 五 郭良夫的《词汇》 第二节 任学良和张寿康对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 一 任学良的《汉语造词法》 二 张寿康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三节 朱星的汉语词义研究 第四节 张永言的《词汇学简论》 第五节 马国凡、高歌东等人的熟语研究 一 马国凡的《成语(修订本)》 二 马国凡和高歌东的《歇后语》 三 武占坤和马国凡的《谚语》 四 马国凡和高歌东的《惯用语》 五 刘洁修的《成语》 六 温端政的《谚语》 七 温端政的《歇后语》 八 刘广和的《熟语浅说》 九 孙维张的《汉语熟语学》 第六节 武占坤、王勤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第七节 符淮青的《现代汉语词汇》 第八节 葛本仪的《汉语词汇研究》 第九节 词汇问题专题研究 一 对词和词汇的一般性探讨 二 对词义问题的研究 三 对词的结构形式的研究 四 熟语研究的新创获 五 词语的规范化研究 第十节 小结 第五章 汉语词汇学的创新期(1990—1999) 第一节 描写在汉语词汇学中的运用 一 刘叔新和他的《汉语描写词汇学》 二 许德楠的《实用词汇学》 第二节 外来词的新探讨 第三节 第一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的召开 第四节 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 一 梁晓虹的《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二 刁晏斌的《新时期大陆汉语的发展与变革》 第五节 汉语词汇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 周荐和他的《汉语词汇研究史纲》 二 符淮青的《汉语词汇学史》 三 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第六节 汉语词义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 苏新春和他的《汉语词义学》 二 黎良军的《汉语词汇语义学论稿》 三 符淮青的《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四 杨振兰的《现代汉语词彩学》 第七节 汉语文化词汇学的兴起 一 常敬宇的《汉语词汇与文化》 二 苏新春的《当代中国词汇学》 三 杨琳的《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 四 崔希亮的《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 第八节 张清常的北京地名研究 第九节 徐国庆的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研究 第十节 其他的词汇学著作 一 许威汉的《汉语词汇学引论》 二 A.л.谢米纳斯的《现代汉语词汇学》 第十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研究 一 对词汇问题的研究 二 对词语意义的研究 三 对构词法和造词法问题的研究 四 对熟语问题的研究 第十二节 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汇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 许威汉的《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 二 温端政、周荐的《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 第二节 词语理据与流俗词源的研究 一 张绍麒的《汉语流俗词源研究》 二 王艾录、司富珍的《汉语的词语理据》 第三节 汉语词语与文化 一 王晓娜的《歇后语和汉文化》 二 王国安、王小曼的《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 第四节 词汇发展变化的研究 一 郭伏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 二 贺国伟的《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 第五节 汉语词义问题研究 一 张志毅和他的《词汇语义学》 二 曹炜的《现代汉语词义学》 三 杨振兰的《动态词彩研究》 四 董为光的《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 第六节 苏新春等的《汉语词汇计量研究》 第七节 周荐的《汉语词汇结构论》 第八节 董秀芳的《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第九节 其他词汇学著作 一 葛本仪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 二 刘中富的《实用汉语词汇》 三 曹炜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第十节 21世纪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概观 一 研究呈现出来的特点 二 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 三 值得人们注意的一些新观点 四 近年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观点 五 对本时期专题研究的总结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