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经济学之力作。作者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建模方法对信息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书以网络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网络“柠檬”)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柠檬市场”模型为基本出发点,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网络市场上信息非对称性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在网络市场中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途径,颇具学术价值。
导论 l
一、选题1
二、研究背景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7
四、研究方法9
五、逻辑线索与研究框架10
六、主要创新点10
第一章 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模型及相关文献综述13
一、引言:信息的非对称性与逆向选择13
(一)信息的非对称性13
(二)逆向选择的概念14
二、理论起源:逆向选择理论与“柠檬市场”模型16
(一)“柠檬市场”模型与逆向选择:阿克洛夫的经典理论与阐释16
(二)逆向选择理论与“柠檬市场”模型的理论价值23
三、文献综述:“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与启示30
(一)“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31
(二)“柠檬市场”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35
(三)结论和启示38
第二章 网络市场的逆向选择:数学模型与理论解说41
一、网络市场中逆向选择的形成与表现41
(一)在线产品与交易特点41
(二)网络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与网络“柠檬”问题45
二、网络“柠檬市场”模型的构建48
(一)模型建立的前提:对经典“柠檬市场”模型的改进49
(二)基本理论模型49
(三)基本结论55
(四)基本模型的验证56
三、理论模型的扩展:逆向选择与市场分割62
四、理论解说:网络逆向选择与解决思路66
(一)传统市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67
(二)解决网络逆向选择可能的方法70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73
第三章 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的价格行为 75
一、网络市场的产品价格与特点75
案例:Priceline.com定价营销模式的启示与问题79
二、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中的价格歧视81
(一)引言:价格歧视的概念表述与基本条件81
(二)网络市场上价格歧视的形式与内容82
(三)逆向选择与网络价格的实施障碍与原因86
(四)网络价格歧视中避免逆向选择的途径88
案例:亚马逊公司(Amazon.com)价格歧视实验的失败92
三、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的价格离散94
(一)网络市场中的价格离散现象94
(二)逆向选择与网络价格离散96
(三)结论100
第四章 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的声誉运行模式103
一、声誉与网络市场中的“柠檬”问题103
(一)声誉的定义103
(二)声誉与网络逆向选择104
二、基于“柠檬”问题的声誉模型106
(一)声誉模型构建的前提106
(二)声誉模型的构建107
(三)结论109
三、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的声誉管理的特点111
案例:美国JCPenney.com的声誉与品牌发展轨迹115
第五章 逆向选择与网络质量中介的运行模式119
一、引言:市场中介及作用119
二、网络质量中介的运行模型121
(一)网络质量中介模型的构建121
(二)结论125
三、逆向选择与网络质量中介126
案例:日本Aucnet.com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127
第六章 逆向选择与非经济解决手段131
一、引言: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与启示132
(一)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132
(二)结论135
二、逆向选择与政府手段136
(一)《柠檬法》与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136
(二)行政手段138
(三)道德与道德规范140
三、逆向选择与网络信任142
(一)信任的定义及实质142
(二)网络交易的信任机制143
案例:易趣拍卖网(Eachnet.com)的网络信任机制147
第七章 中国网络市场的逆向选择与策略建议151
一、消费者行为与信息的不对称性151
(一)消费者行为和“刺激一反应”模型151
(二)购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154
(三)结论156
二、逆向选择与中国网民的消费者行为157
(一)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157
(二)中国网络市场中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160
(三)数据与说明160
三、策略导向与对策建议165
(一)充分认识逆向选择问题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165
(二)技术手段应服从于价值链的创造167
(三)实施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167
(四)实施第三方介入的策略171
(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173
(六)走出网络营销的误区175
(七)为解决网络逆向选择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176
研究展望179
附录:(“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181
参考文献197
后记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