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选唐宋元明清260位作家,659首诗作。诗选注释,采用史书、方志、笔记、民俗、神话等有关部分,大都全录,以便读者明白事情始末。诗选名胜,有些已湮没,有些还存在,有些寂寞,有些红火,如滕王阁、黄鹤楼、山海关、杨贵妃墓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迹六百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振藩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共选唐宋元明清260位作家,659首诗作。诗选注释,采用史书、方志、笔记、民俗、神话等有关部分,大都全录,以便读者明白事情始末。诗选名胜,有些已湮没,有些还存在,有些寂寞,有些红火,如滕王阁、黄鹤楼、山海关、杨贵妃墓等。 序言 一.本诗选所选之诗,上自唐代,下至清代。所选之诗是绝句和律诗,因为短,易于背诵。 二.选诗原则:只要有可吟味之处,不论名气大小,地位高低,尽量搜罗选人。 三.诗人简历、姓名、字号、籍贯(采用当时地名)、科名、官职(择要)、谥号、著作情况,均注。 四.注释:采用史书、方志、笔记、神话有关部分,大都全录,以便读者明白事情始末。 五.注文,有重见也一一注出,以便读者阅读,免得再查前文注释。 六.名胜、古迹的地址,一般都以方志、史书记载为依据。但是,个别地方有不符合事实,选注者则依据其他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后记 中国地方之大,名胜古迹之多,历代诗人足迹所到,都有题咏。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后人发掘、继承、利用、爱护。 本书选唐代作家二十四人,六十七首;宋代作家三十四人,一百三十七首;元代作家二十二人,五十九首;明代作家三十四人,一百一十首;清代作家一百四十六人,二百八十七首。总计诗作家二百六十人,六百七十首。 本书主要是供海内有一定汉文基础的青年朋友欣赏中国诗歌,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同时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同胞阅读的。通过这本诗选,可以了解祖国名胜古迹,通过名胜古迹,又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 这本诗选,涉及全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如果读到自己故乡的名胜古迹佳作人选,一定会高兴。读其诗,如同神游祖国,神游故乡,这也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有些同胞,读了这些诗,又有机会能够回来,身临其境,尽情游览,感慨万千,不是笔墨所能形容。即使一时还不能回来的同胞,通过这本诗选也可以大略知道祖国山川之壮丽,列代诗人辈出,是世界东方一个诗的王国。 这本诗选,所选的名胜古迹,有些现在已湮灭了,有些现在还存在,有些现在正红火着。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保护古代文化遗产之声渐起,许多文化古迹将得到妥善的保护。不管未来怎样,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名胜古迹等文化遗产,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 读了这本诗选,可以增加旅游知识,开拓胸怀;读了这本诗选,研究当时诗人为什么而写,对于了解诗作的不同风格,很有价值。 这本诗选,先按省份,次按景点分,最后按年代分。 本诗选之出生,可谓多灾多难。1965年前,我即着手搜集资料,写成初稿。1965年夏天,我去河南确山四清,书稿和藏书放在办公室书架上,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书稿被同事认为“封资修大毒草”,贴出大字报,我即被召回,接受“革命群众”批判审查,旋又关进牛棚,行动不能自由。1968年秋,单位武斗不休,“一锅端”到河南罗山县武家坡“五七干校”,我随着大队人马到河南修地球。1972年干校撤销,我回到北京,寻找书籍和旧稿,蒙知情者相告,在地下室杂物堆中找出。书稿被鼠啃虫蛀,潮湿霉烂,面目全非,不堪一读。1986年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之聘,凭着记忆,利用该院图书馆大量藏书,花费十年工夫,几经修改,始成定稿。 书成之后,我即向有关出版社联系出版,异口同声,需要出版资金,我囊中空空,只好把书稿置诸高阁。2004年10月,我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二编辑室陈彪副主任商谈出版事宜,他一口应承,即向上级打报告,力出此书,不需出版资金。该社领导当即批准同意,我深深感谢该社领导重视学人研究成果,也感谢陈彪副主任鼎力相助。 选注者 2004年10月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