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饭吃这条路,也还是英雄失足的退步,好汉落魄的后门。讨饭三年,给个县官也不换。这些来自民间的古民谣恰好是中国古代民情生活的最好体现。本书将一一为您展现中国历史上行乞的真切文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乞丐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周德钧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讨饭吃这条路,也还是英雄失足的退步,好汉落魄的后门。讨饭三年,给个县官也不换。这些来自民间的古民谣恰好是中国古代民情生活的最好体现。本书将一一为您展现中国历史上行乞的真切文化。 目录 第一章 乞丐产生的社会文化根由 一贫困/11 二天灾人祸 /18 三差别与不平等/25 四文化张力/29 第二章 五色杂处 品类不一 一乞丐之类型/35 二乞丐类别细说/36 第三章从个相到共相 一特殊生存方式/51 二文化“标定”/56 第四章 庸劣习性 江湖习气与流氓行径 一庸劣习性/70 二江湖习气/79 三流氓痞棍行径/89 四隐士风格/102 第五章 沟通雅俗 整合民俗 一寓雅于俗的街头演艺/109 二雅俗互动的民俗表演/123 三边缘性的社会化服务/133 第六章 丐帮群体活动 一丐帮的形成/142 二丐帮的种类/146 三丐帮的特质/161 四丐首/166 五群体活动/174 第七章 乞丐文化与国民性 一鄙夷与宽容/192 二乞丐的庸劣习性与国民的“坏根性”/201 三乞丐懒散愚劣与国民的“怯弱”“懒惰”/208 四流丐伎俩与国民伪劣习气/210 第八章 文明的暗影 一/217 二/218 三/220 试读章节 一 乞丐之类型 乞丐一经产生,就因地域环境之差异、成员社会身份的参差、行乞方式的不一、行为取向的轩轾而呈现出驳杂斑斓的面貌。他们门派众多、名目繁杂,以至于世人难以对他们的种类作出精确的分辨。就目下资料所及,我们知道,乞丐的类别划分大约有以下几种。 通常以“坐丐”、“叫街”、“行丐”为三种乞丐类型。 “坐丐”是坐某地乞讨,以各种方式博取人们的同情,这种乞丐以老弱病残为主。 “叫街”则是在街头表演各种技艺以吸引行人过客,以期获得酬赏。这类乞丐多为行走江湖的技艺之人。 “行丐”是挨门逐户依次乞讨的,这种乞丐为数众多,各类人都有。 丐帮中也有以乞讨性质来划分类别的,于是有“文行”与“武行”之分。“文行”指那些吹拉弹唱的响丐、诗丐等。“武行”则指那些叫街的、捉蛇的、耍把式的等。 由于乞丐遍布全国,其具体情形又因地而异,故而各地对乞丐者流又都有各自的分类说法。 如有的地方将乞丐分为“东项”、“西项”、“白项”、“红项”几类。“红项”专指那些以各种强硬方法乞讨的乞丐。如“钉头丐”、“拉破头”之类。“白项”是那些专以哀号哭诉乞食的乞丐。而“东项”、“西项”到底何指,现在巳很难查考了。 又有按门派来划分的,如河北地区的乞丐就分为“范家门”、“唐家门”、“李家门”、“高家门”。有的地方又按乞丐行乞的技艺高下,将乞丐划分为高低有别的等级,如东北地区将乞丐分为三等,第一等是到处闹江湖的“响丐”,其中包括:1.说华相的;2.敲平鼓的;3.吃竹林的;4.碰瓷的;5.耍黑条子的。第二等叫“靠死扇的”,这种乞丐在行乞时,不唱也不哭,他们多半是编个理由请求帮助。第三等是“要冷饭砣”的,这种乞丐只靠沿街行乞散讨度日。 又如安徽六安地区也按乞丐们的行乞方式将其分为三种,其一日“灰窝”,这类乞丐主要是在红白喜事上搞钱乞食。其二日:‘‘西行”,他们主要是打莲花落的乞丐。其三日:“背大强”,又叫“背大筐”。他们表面上以砸乌龟卖肉为生,实则专干抢劫孤客的勾当。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P35-36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