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从哲学层面上分析法治与德治理论的专著,内容分为社会主义治国方略中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文化透析以及以德治国问题的若干思考三个部分,适合政治研究人士参考。作者以宽广的哲学视野,系统分析了法治与德治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创见性地指出,法治与德治存在着“合-分-合”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冶与德治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法冶-人-德冶”双向互动关系链条,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法治与德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本书是一本专门探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专著。作者以宽广的哲学视野,系统分析了法治与德治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创见性地指出,法治与德治存在着“合-分-合”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冶与德治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法冶-人-德冶”双向互动关系链条,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法治与德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作者还认真考察了我国法治的政治文化转向及实现条件;以独特的视角概括当前“道德困惑”,预见了新型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作者这些探索法治和德治规律性的尝试,对揭示党的执政规律,深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内涵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 社会主义治国方略中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 走进历史的视野
一 研究治国方略的方法:从实证走向历史
二 研究治国方略的关键:在历史中探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相互关系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 原始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原始互动”
二 专制社会“法治”对“德治”的单向性从属
三 资本主义社会“德治”对“法治”的从属与补充
四 以“内在统一”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互动关系的内涵
一 考察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互动关系的切人点
二 内涵之一: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主体
三 内涵之二:“法治”和“德治”平等同在和相互规定、相互实现
四 内涵之三:建立“法治一人一德治”互动关系链
第四章 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实践的
思考
一 科学认识“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
二 重视“法治”和“德治”互动关系中“中介性”主体的建设
三 促进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设
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文化透析
第五章 社会主义法治认识和实践之政治文化转向
一 从“法制”到“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认识和实践的第一个转向
二 从“法治”走向“法治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认识和实践的第二个转向
三 法治文化上升为政治文化的必要性
第六章 中国现代法治政治文化生成的经济解释
一 第一次经济转型中“法治”思想的萌芽与“人治”文化的变迁
二 第二次经济转型中市场经济改革催生现代法治政治文化
第七章 构建中国现代法治政治文化的一般考察
一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以人民民主和党的领导为核心内容
二 合理萃取中西政治文化传统来构建现代法治政治文化
三 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构建之实现条件的考察
一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提供厚实的构建基础
二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推动现代法治政治文化建设
三 加强党的建设和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推动力
四 加快推进以德治国工程,为法治文化的生成和确立提供合理性
第三编 以德治国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九章 由“道德困惑”引起的深思
一 社会公德的困惑
二 职业道德的困惑
三 家庭道德的困惑
四 个人道德修养的困惑
第十章 “道德困惑”的成因分析
一 “两个扬弃”
——“道德困惑”产生的主要因素
二 合理化与合法化进程的冲突
——当前道德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第十一章 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一 在道德体系建设方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 合理继承传统,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伦理文明
三 及时总结,把法治建设成果纳入道德体系白建设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