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基于文献考察和文本分析,以历史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围绕社会课程的科目形态这个核心,着重探讨社会课程的功能、形态和内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旨在重新审视社会课程(科目)在普通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寻求该科目合理的课程设置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
分类 | |
作者 | 丁尧清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基于文献考察和文本分析,以历史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围绕社会课程的科目形态这个核心,着重探讨社会课程的功能、形态和内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旨在重新审视社会课程(科目)在普通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寻求该科目合理的课程设置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内容推荐 本书以社会课程的分化和综合两个观念为主题轴,重点剖析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社会课程发展的轨迹,在国际视野中透视社会课程演变的脉络,试图从各国课程改革热闹非凡的表象中寻找出一些深层次的秩序、规律或实践规则,为我国社会课程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引言/1 第一部分 社会课程:自画像/1 第一章 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1 一 社会的和人文的功能/2 二 公民素质教育的反思/6 三 社会课程的价值取向/20 第二章 社会课程的形态表征/32 一 制度化的社会课程/32 二 课程形态图谱:分化和综合/44 第二部分 课程形态:社会课程演变的宏观分析/49 第三章 学科形态的社会课程/49 一 地理科:从区域描述到空间分析/49 二 历史科:从宏大叙述到主题探讨/64 三 公民科:从角色认同到公民参与/83 四 小结/101 第四章 集合形态的社会课程/103 一 社会科的诞生:NEAl916年报告/104 二 缓慢的演进:专业协会的成立/113 三 学科结构运动:新社会科/115 四 追求卓越:课程标准化运动/122 第五章 课程形态交锋的地域特色/137 一 标准化形态:社会科的全球化扩张/137 二 日本和新西兰:自由和保守的对抗/142 三 英国:深厚的学术性科目传统/165 四 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化抑或综合/182 第三部分 课程组织:社会课程设计的微观分析/223 第六章 社会课程的内容构成/223 一 课程文本的分析综述/224 二 课程文本的描述分析/226 三 课程文本的比较分析/240 四 小结/254 第七章 社会课程的组织模式/255 一 汉纳和环境扩展模式/255 二 布鲁纳和学科结构模式/260 三 塔巴和概念螺旋模式/266 后记/274 主要参考文献/282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