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喻权域文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喻权域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系作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数十年的心血结晶。作者曾凭借《论三个"时间差"》一书获得了"吴玉章奖金"。作者的文风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论述清晰,内容涉及广泛,让您在阅读新闻时事时,也能从中汲取知识!

目录

自序…………………………………………………………………1

历 史 学

二郎擒龙的神话与开明凿宝瓶口的史实…………………………3

经 济 学

吹响农村“纠左”的号角 …………………………………………25

打碎“左”的枷锁才有农业高速度——四川省宜宾县下食堂大队综合发展农业副业工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5

社队干部要有经济头脑——四川省宜宾县下食堂大队综合发展农业副业工业的经验………………………………………………………42

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非走不可——川、黔、湘、苏四省农村见闻观感………………………49

值得探讨的一些有关经济理论问题——川、黔、湘、苏四省农村见闻观感………………………56

为无锡县的社队工业声辩…………………………………………63

怎样看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68

择优·竞争·联合…………………………………………………73

退休金需要社会化…………………………………………………76

两个公式两种经营思想…………………………………………78

农业的下一次飞跃要倚重家庭农场——访四川省新都县几个种田大户有感(上)………………81

家庭农场的要求正是农业现代化——访四川省新都县几个种田大户有感(下)………………88

经济效益与“向钱看”不能划等号…………………………………94

恼人的土地问题……………………………………………………9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4

与英国经济学家讨论“私有化”…………………………………109

中国不可照搬西方经济学——记西方两位经济学博士的谈话………………………114

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美元”………………………………123

读世界银行1992年报告…………………………………………130

想起了“崽卖爷田心不痛”………………………………………144

国有企业最需要“国民待遇”……………………………………150

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学与历史学是姐妹关系……………………………………161

定义的公式与新闻的定义………………………………………163

“最近”与“今天”——谈新闻报道的时效问题………………………………171

再论“非事件性新闻”……………………………………………187

报纸上不可缺少现场短新闻……………………………………201

新闻记者的修养…………………………………………………204

记者的调查研究…………………………………………………220

新闻编辑的基本修养……………………………………………238

论总编辑负责制…………………………………………………253

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传播学的启示——在世妇会新闻报道研讨会上的发言…………………261

办报办刊要一心想着读者——《半月谈》创刊初期编辑工作回忆……………………274

论“政治家办报”…………………………………………………281

与香港同行谈我们对新闻工作的基本看法——在香港新闻从业人员北京研讨班的讲稿……………287

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开幕词……………………………297

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302

谈新闻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310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333

对理论建设和理论队伍建设的看法与建议……………………338

马克思提出过“工人日益贫困化理论”吗? ……………………356

论三个“时间差”——与工程师们谈社会主义………………………………370

访美归来更有信心……………………………………………406

俄罗斯的忧郁还漫长……………………………………………415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永放光辉……………………………450

中共党史的主体应该是什么? …………………………………457

端正学风促使社会科学健康发展……………………………460

法学·哲学·政治学

说“对话”…………………………………………………………469

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475

“人权卫士”为何怕谈生存权? …………………………………478

政府可以不过问人民的生存权吗? ……………………………481

中美两国人权状况之对比——在中美关系讨论会上的发言…………………………483

争人权就是反特权、争平等………………………………………491

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501

中华文明的回顾与前瞻…………………………………………540

为人民服务,还是“为纳税人服务”?……………………………567

驳西方反华势力在民主问题上对我国的攻击…………………572

不能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塞进我国宪法………………593

试读章节

我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后,北京大学一些学生的评论是:“西方世界为之一惊,国内人民为之一振。”我看这两句话概括得好。

不过,西方那些“人权卫士”毕竟是老练的,他们在“一惊”之后,马上找到了对策。一个重要的对策是,不承认生存权是人权,更不承认生存权是首要人权。他们说:“这是你们东方的人权观,与我们西方的人权观不合。”更有甚者,竟然说“生存权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我们不承认”。

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忘记了,把生存权看作首要人权,首先是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典中的。

美国在1776年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按:指上帝)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请看,美国《独立宣言》就把“生命权”放在人权的首位。这里所说的“生命权”与我们说的“生存权”大同小异。马克思是在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之后42年(1818年)诞生的,怎么能说“生存权”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呢?当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对生存权、自由权给予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为生存权、自由权提供切实而广泛的条件。西方的“人权卫士”们争辩说:“生存权是100年前提出的,那是过了时的陈旧观念,我们西方的人权观已经发展了。”

那就让我们来看《世界人权宣言》吧。这是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不能说它“陈旧”、“过时”。

《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概括为“人人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它也把“生命权”放在首位。这里所说的“生命权”和“人身安全”,都属于我们所说的“生存权”。这里所说的“自由”,内涵甚广,但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至少是“自由权”的一部分吧。而我们所说的“生存权”,也包括了“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读西方国家近日报章,“人权卫士”们改了口。他们指责中国人“把人权仅仅归结为生存权”,“用吃饱穿暖取代人权”。

这种指责,可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梁换柱。

我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只是理所当然地把反抗西方列强压迫(“反抗压迫”是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所列人权之一)、争取生存权列在首位。白皮书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白皮书同时说: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接下去,白皮书就讲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劳动权、宗教信仰自由,少数民族权利,残疾人的人权保障,等等。白皮书何曾把人权仅仅归结为生存权呢?

我们从来不认为人权仅仅是“吃饱穿暖”。然而,吃饱、穿暖、人身安全毕竟是第一位的。别小看了这个“生存权”。富甲一方而又高喊人权的美国,现有几千万人没有吃饱,没有穿暖,没有人身安全,还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而露宿街头。

美国这种矛盾现象也不奇怪。那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所使然。

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16日通过的《联合国人权公约》说得好:“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正如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权利一样的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免予恐惧和匮乏的自由的理想。”

要当真正的人权卫士,就应关心和尽力解决本国人民的“恐惧和匮乏”问题。

(原载《人民日报》1991年11月26日)P.475-477

序言

去年初,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是一份极为莺要的文件,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在新时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和意见。从那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即积极筹划出版一套文库,用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在这套丛书终于出版了,我很乐意说几句话。

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如长江大河,前浪后浪,滔滔不绝,又如薪火传承,代代相继,光焰愈盛。后人做学问,总要了解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继承前人的成就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中了我院几十个学科的几十名资深专家,他们在相关学科都有几十年的研究经历,大都在各自领域内卓有建树。现在出版的文库,由每位专家自选学术生涯中的代表作,结集面世,既可以显示他们孜孜不倦辛勤走过的学术道路,又可以从中看出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部分成就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近年来,人们普遍重视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和中年学术骨干的重用,这当然是正确的、必要的,今后也仍然应该继续这样做。但是,我以为,我们一丝一毫也不能忽视对年事较高的资深专家作用的发挥。一般来说,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成长期比较长,成熟期比较晚,许多人,往往多年积累,在中年阶段光辉进发,至中年以后才进入大成时期。中国有句古话叫"大器晚成",学术上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岁月的冶炼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发挥资深专家的作用,一是请他们"传、帮、带",将优秀的治学经验和治学作风传下来,以利于年轻学人的健康成长。同时,要充分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总结、整理大半生的学术成果,并将其推向新的高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期待,代表我们时代和国家水平的传世巨著也许就将在他们笔下,或键盘敲击中产生。恩格斯在评论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产生过许多文化巨人,他们以自己的才智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贡献,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近代以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又产生了许多学术大家和大师,他们在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当前,我们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和必将产生巨人的时代。一方面.时代为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任务,有许许多多新课题需要研究,另一方面,时代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前无古人的事业必定会产生前无古人的学术。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就一定会迎来一个哲学社学科学人才辈出、成果辉煌的时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