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供给的日益开放,公民对信息需求的选择也呈多元化,我国社会的舆论环境日趋复杂,舆论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舆论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界密切监测、实证研究,而且也需要在理论上适时地加以总结和升华,本书为读者了解和把握舆论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提供一个较为简明扼要的版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21世纪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韩运荣//喻国明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社会信息供给的日益开放,公民对信息需求的选择也呈多元化,我国社会的舆论环境日趋复杂,舆论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舆论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界密切监测、实证研究,而且也需要在理论上适时地加以总结和升华,本书为读者了解和把握舆论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提供一个较为简明扼要的版本。 内容推荐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如下: “原理”部分,着重阐述舆论学的基本原理知识。 舆论的三要素分析,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功用,一方面是建立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决策的目标取向;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管理、社会决策的操作后果提供相应的效果评估和反馈。 舆论形成的过程,即问题的发生、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以及舆论形成的六个阶段;舆论状态的几种典型标示以及相应的决策意义。 对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等原理的解析,则包括传播的控制,对象和问题的控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方法”部分,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系统的梳理。 其中涉及舆论测量方法、功能和特点,舆论测量在“调查谁,如何调查”上的两个基本问题。关于“调查谁”所经历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即趣味化阶段和科学化阶段,以及相应的调查方法的演化;关于“如何调查”,则涉及到对不同思路下的不同方法的诠释。 “应用”部分,具体到运用舆论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课题操作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此部分包括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问卷设计的组成与步骤;舆论调查的程序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等。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在整体上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不同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点: “原理”部分,在揭示舆论领域的知识范畴、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时,注重理论的简洁性,突出理论的现实性,在解析具体的舆论原理时,往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舆论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析理。 “方法”部分,在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分别考察,针对不同方法的特点予以案例佐证。 “应用”部分,展示民意测验调查课题的整个程序,从课题如何确定、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到调查报告的撰写,同时对各个环节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既强调宏观视野,又注重微观操作。 目录 序 言 喻国明/1 第一部分 原理 第一章 舆论的三要素/3 第一节 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5 第二节 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30 第三节 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36 第二章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发挥/42 第一节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解析/43 第二节 舆论设定社会目标/46 第三节 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52 第四节 舆论反馈社会效果/55 第三章 舆论的形成与状态标示/59 第一节 舆论的形成过程/61 第二节 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81 第四章 舆论的引导和控制/100 第一节 传播的控制/101 第二节 对象和问题的控制/115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与控制/117 第二部分 方法 第五章 关于舆论测量/123 第一节 测量的定义/124 第二节 测量水平/132 第三节 舆论测量的原则/136 第六章 现代舆论测量的特点与功能/141 第一节 舆论测量的特点/142 第二节 舆论测量的功能/156 第七章 舆论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173 第一节 调查谁的问题/174 第二节 如何调查/202 第三部分 应用 第八章 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229 第一节 研究课题确定的原理/230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252 第九章 问卷设计/280 第一节 问卷的组成,/281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方法/308 第十章 调查实施与调查报告的撰写/321 第一节 调查实施/322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338 附 录 上海居民读报情况的调查问卷/350 参考文献/364 后 记 /3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