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韩国著名作家李文烈最为钟爱的作品,于1992年获得韩国文坛的重要奖项——现代文学奖,被公认为作家的代表作,表现了韩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现已译成英、法、西班牙等七国语言并在当地出版,作家独特的文体和东方传统诗人的形象引起了欧美读者的共鸣。阅读中,不但感情上受到触动,还能受到智慧的启迪,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韩)李文烈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韩国著名作家李文烈最为钟爱的作品,于1992年获得韩国文坛的重要奖项——现代文学奖,被公认为作家的代表作,表现了韩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现已译成英、法、西班牙等七国语言并在当地出版,作家独特的文体和东方传统诗人的形象引起了欧美读者的共鸣。阅读中,不但感情上受到触动,还能受到智慧的启迪,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内容推荐 《诗人》讲述了一个受到命运诅咒的天才成长的经历,勾勒出十九世纪韩国著名诗人金笠坎坷的一生。主人公金笠原本出身干名门贵族,前程似锦,只因祖父投降了农民起义军,年仅六岁的他开始遭到朝廷迫害,一生的苦难由此而起。长大成人后,金笠立志重返上层社会,为此不惜撰文痛骂祖父,屈身做权贵的门客……几经挣扎、蜕变,他最终成为一个臻于化境的流浪诗人,他一路走来,不仅创作出家喻户晓的名篇,还播撒下众多有趣的传说,成为韩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目录 一 1 二 6 三 9 四 11 五 14 六 19 七 21 八 23 九 26 十 31 十一 35 十二 39 十三 42 十四 44 十五 57 …… 三十五 158 试读章节 一 要追寻他反叛的一生,最好还是从记忆的源头出发吧。他在晚年曾写下一首长诗,概括了一生的经历,其中有这样的语句: 发毛稍长命渐奇, 灰劫残门翻海桑。 后人通常并不认为这两句是具体记忆的诗化,最多只把它看成是沉淀在意识底层的幼年体验结合后来听到的自身来历加工出来的类似记忆的东西。 对这些人来说,这种说法似乎无可厚非,因为津津有味的民间故事比他的生活本身更加重要。在他们的心目中,至少到二十岁在一个乡下诗会上得第一名之前,他不应该有任何关于自己家族及出身的记忆。只有这样,以他的经历为核心的传说才最有戏剧性,才能拥有一个感染力极强的开端。 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与这种对传奇性的要求毫无干系,与一般人的想法大相径庭的就是他的记忆反而比普通人的更早。 特别是五岁那年腊月的那个夜晚,一直都能活生生地浮现在他眼前,直到他告别苦难的人世。就在那一夜,造化弄人,沧海桑田,他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虽然当时年纪还小,但自几天之前,他已经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家里的气氛不同寻常。 以前满屋、满院子的下人显著减少了,剩下的也不再干活,而是聚在角落里不停地窃窃耳语。 尽管不敢说所有的记忆都很准确,但他似乎偶尔听到他们的低语中夹杂着“出乱子了”、“老太爷”这些词句。而且,他还记得,平时躺着比坐着的时候多的父亲在那些日子里却穿戴得齐齐整整,频繁地外出。 那天,听完不知从哪儿慌忙奔回来的管家一番耳语,父亲连衣冠都没来得及正一下,就匆匆地走向了日暮的街道。这时的家似乎就要随着一声巨大的轰响炸开,父亲的背影增加了家里阴暗、沉重的气氛。 所以,天黑透了,他仍未回到和哥哥一起住的对面屋子,而是留在里屋,留在了母亲身边。母亲连晚饭也没吃,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弟弟,身体在轻轻地颤抖。 不过,就算他比其他孩子敏感一些,毕竟也只有五岁,尽管从紧攥着的母亲的裙角传来不祥的颤抖,随着夜越来越深,过了一阵子,他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 也许他是为了摆脱家里的寂静和莫名的恐惧希望自己睡着,但这大概才是上年纪后制造出来的记忆。 就在他终于承受不住困意、枕在母亲膝盖上躺下时,父亲回来了,长袍襟从外边裹挟进一阵冷风。父亲简短地对他说: “炳渊到对面屋子去。” 跳动的烛火映照着父亲的面孔,煞白煞白的,甚至有些发青。这脸色使他打了个寒噤,他没有撒娇,连句反问的话都没能说出来。P1-2 …… 序言 李文烈(1948——)是当代韩国著名的小说家,并在最近韩国“最受欢迎的作家”调查中荣膺第一。他在韩国文坛辛勤耕耘了二十多年,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有人说,韩国每个家庭至少有一部他的作品,从他的作品销售量来看,这丝毫不是夸张。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作品也得到了多数评论家的赞扬。因此,畅销书的目录上有他的作品,而今日作家奖、东仁文学奖、大韩民国文学奖、中央文化大奖、李箱文学奖、现代文学奖等韩国文学界的多种重要奖项也由他囊括,应该说,他是当代作家中获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 他的作品形式多样,既有一批结构精巧的优秀中短篇,如《金翅鸟》、《扭曲的英雄》等;也有多部形制恢宏的长篇小说,如《英雄时代》、《边境》、《人之子》、《为了皇帝》等。但无论中长篇,还是短篇,都有文笔精练、思想深刻的精美之作,适合不同读者的需要。他的作品题材极为丰富,《诗人》、《选择》等以朝鲜封建王朝为背景,讲述了流浪文人和贵族女性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充满古朴、典雅的传统情调;《为了皇帝》则讲述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狂人辗转韩国、中国东北地区妄图建立大帝国的荒唐故事;有的作品则正视当今现实,对物欲横流、人性迷失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加以批判,他早期的作品《人之子》就刻画了现代社会里彷徨、苦闷的年轻人形象;他还从中国古代经典中汲取营养,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重新翻译成韩国语,并进行了评述和再创作,表现出扎实的古汉文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关心与热爱。他的小说,涉及艺术、战争、宗教、爱情等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在李文烈众多的作品之中,《诗人》是他最为钟爱的作品,同时也得到评论家的一致好评,于1992年获得了韩国文坛的重要奖项——现代文学奖,被公认为作家的代表作,表现出韩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诗人》勾勒了十九世纪韩国著名流浪诗人金笠一生坎坷的遭遇。金笠,原名金炳渊(1807—1863),出身于权门望族,但因祖父投降于农民起义军,幼年即遭灭门之灾,一生坎坷,大部分生涯都在四处漂泊;留下了不少有趣的传说,也创作了不少至今尚家喻户晓的诗篇,其中,大多数作品充满强烈的讽刺和调侃意味,对“诗言志”、“温柔敦厚”等诗歌创作的金科玉律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他对诗歌的形式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流传千余年的传统汉文诗形式,把汉字与韩国字搀在一起,创作出谚文风月①的雏形,让人耳目一新。他的诗,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浓厚的反主流意识,被视为韩国近现代诗的萌芽。李文烈的小说《诗人》就以这个实际人物的生平为基础,并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 在韩国,关于金笠的传说很多,流传甚广,但是《诗人》中的金笠与传说中的人物发生了很大变化。传说中的金笠超然物外,冷眼看世界,是个彻底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平面人物。但在《诗人》中,作家通过对传说的果断删改,重新塑造了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诗人形象,他背负着逆贼后代的沉重包袱,努力向权力靠近,甚至不惜作诗痛骂自己的祖父,并且投靠豪门,处心积虑地寻求进身之阶。他具有人性的各种弱点,不但对权力、地位孜孜以求,而且有着很强的虚荣心,陶醉于众人的喝彩,迎合庸俗的趣味。诗人金炳渊在孝与忠之间徘徊的矛盾心理被描写得鞭辟入里,主人公不再是传说中超凡脱俗的奇人异士,成为一个真实而平凡的人物,有着强烈的世俗欲望,充满了苦恼与矛盾,因而具有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不只是在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诗人成长的经历,它的特点还表现在大段大段的分析评论上。例如,为了说明诗人为何在作品中常常辛辣地讽刺私塾先生,作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私塾先生的身份特点及与诗人的竞争关系等几个方面,详细剖析了诗人与私塾先生们交恶的种种理由,人情人理,富于逻辑性。特别是讲到,“常跟某一阶层打交道,特别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跟某个阶层打交道,目的又是为了寻求帮助,就意味着受那个阶层凌辱的机会增多。,”可谓一针见血,令人叫绝。在作品之中,金炳渊的母亲一直竭尽全力地帮助、推动甚至逼迫儿子追求地位和权利,她到底为何这样执著,文中也精辟地论述说“越是经历过身份没落的女人,越是把强烈的身份上升意志寄托在子女身上。”作家的分析往往一语中的,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感情上受到触动,还能受到智慧的启迪,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强烈的思辨性,处处闪耀的理性光辉,赋予这部作品独特的魅力,也凸现了李文烈作品的特色。 《诗人》作为李文烈的代表作,已译成英、法、西班牙等七国语言并在当地出版,作家独特的文体和东方传统诗人的形象引起了欧美读者的共鸣。现在,在韩国文学翻译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诗人》得以在我国出版,谨希望我国广大读者可以借此领略到韩国当代文坛的风貌。 韩 梅 2005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