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阐述了道家思想在韩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简略地介绍了道家思想及其相关问题。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两者之间虽不无相关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前进,各自经历了明显反复的变迁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韩国道教思想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韩)车柱环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阐述了道家思想在韩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简略地介绍了道家思想及其相关问题。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两者之间虽不无相关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前进,各自经历了明显反复的变迁过程。 目录 序 /1 第一章 道教思想概说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道家思想与道教 /3 一、韩国的道家思想 /3 二、道教概要 /7 三、韩国古代的神仙说 /4 第三节 国家与道教 /9 一、道教的传来 /9 二、高丽时代的道教 /25 三、朝鲜时代的道教 / 第四节 民间道教 /35 一、丹学传说 /35 二、道教与韩国医学 /41 三、活动与习俗 /46 四、道教的典籍 /51 第五节 结语 /57 第二章 道教的移人及韩国的接受吸收(一) /72 第一节 神仙思想 /72 第二节 道教及对固有信仰的承袭 /78 第三节 道家思想 /84 第四节 新罗的仙风 /89 第五节 新罗的方术 /91 第三章 道教的移入及韩国的接受吸收(二) /97 第一节 留唐学人及道教 /97 第二节 昭格署及斋醮 /99 第三节 丹鼎派道教 /104 第四节 地理图谶思想 /110 第四章 新罗社会及道教思想 /116 第一节 道家在新罗社会的侧面 /116 第二节 新罗人的生活意识及仙风 /119 第三节 对艺术人的敬爱之心 /122 第四节 奇行及方术 /125 第五节 罗末学人及丹鼎派道教 /128 第五章 高句丽的道教思想 /135 第一节 始祖的神异性 /135 第二节 五斗米道的传入 /138 第三节 道教的传人 /141 第四节 道教的尊崇 /144 第五节 道教思想 /147 第六章 高丽的道教思想 /151 第一节 图谶思想 /154 第二节 睿宗及道教 /154 第三节 守庚申的习俗 /158 第四节 道教思想的推移 /161 第五节 地理图谶说 /169 第七章 朝鲜初期的道教思想 /180 第一节 引言 /184 第二节 符篆派道教及儒家的反对 /185 第三节 地理图谶思想 /189 第四节 民间的道教神谱及丹鼎派道教 /194 第五节 道教的养生论及医药研究 /198 第六节 结语 /201 第八章 金丹道 /204 第一节 引言 /204 第二节 《抱朴子》中的金丹道 /206 第三节 金丹炼造的步骤说明 /209 第四节 精、气、神以及内丹、外丹的统摄 /213 第五节 胎息及龙虎秘诀 /217 第九章 符篆派道教 /222 第一节 引言 /222 第二节 科仪的种类 /222 第三节 科仪的一例 /228 第四节 符篆派道教的定位及其变迁 /231 第五节 韩半岛上的符策派道教 /232 第六节 韩半岛上的道士及道教的科仪 /234 第十章 数算功过的思想及司过神的信仰 /239 第一节 功过格 /239 一、引言 /239 二、《太微仙君功过格》 /240 三、袁了凡的《阴骘录》 /243 四、云栖禅师的《自知录》 /244 五、《汇纂功过格》 /245 第二节 庚申习俗 /248 一、引亨 /248 二、中国的庚申习俗 /248 三、《物名考》及高丽时代的守夜 /251 四、朝鲜时代的庚申守夜 /252 附录 一、《伽椰步引法》 /255 二、《鸾郎碑序》 /256 三、南斗 /258 四、老人星祭 /260 五、高丽睿宗 /263 六、《云笈七签》 /269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