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一项特别技能吗?想在众人面前露一手漂亮的魔术戏法吗?那就求教一下本书吧。它列举了许多简单易学的戏法案例,图文并茂,你只要按照书中所讲,稍加练习,即使成不了一个魔术表演高手,也一定能在外行者面前博得众声喝彩。
想多一项特别技能吗?想在众人面前露一手漂亮的魔术戏法吗?那就求教一下本书吧。它列举了许多简单易学的戏法案例,图文并茂,你只要按照书中所讲,稍加练习,即使成不了一个魔术表演高手,也一定能在外行者面前博得众声喝彩。
酒壶听令
表演现场描述
桌上放置一把酒壶和一只玻璃杯。表演者将杯子交待完后,拿起酒壶就向杯中倒酒,可是酒壶空空,连一滴酒也没有。再将酒壶拿到耳边晃动几下听听,也没有酒。又拿起酒壶,壶嘴朝下倒了倒,也没有倒出半滴酒,表演者很是懊丧,
表演者对观众说:“你们看,我想喝酒还没有酒,真不走运,不过我可以变来酒,要多少就来多少,你们看吧!”说完左手拿起酒杯,右手拿起酒壶,说一声:“来!”就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变完又说:“哪位同志想喝,我再给你变。”一位观众说:“给我来一杯。”表演者又给他倒了一杯。这样一连给观众倒了几杯,而且叫来就来,叫停就停。最后又倒了几杯酒泼在地上,观众可以闻到美酒飘香。
门子剖析
杯子没有奥秘,观众一眼可以看出是一只透明的玻璃酒杯。奥秘在酒壶上,它是用薄铁皮焊制的,外边刷上银粉,壶脖有一个软木塞,从塞中心插入一根细铁管,管的直径为1毫米左右,下端焊一个扁形孔。在壶壁上再打一个小洞。
将酒从壶壁的洞口倒人壶中。表演时用拇指按住小洞。由
P1于没有空气进人壶内,酒就倒不出来了。当要倒酒时,拇指离开洞口,空气进入壶内,酒就可以倒出来了。当然,没有白酒时,也可以用白水代替,但不要给观众喝。
P2
戏法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说公元前17世纪的夏代,夏桀王宫中就常做“奇伟之戏”为娱乐,这其中可能已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戏法。到了汉朝,就有了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和绘画图片。实际上,这个时期戏法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戏法更加盛行,曾涌现出不少精彩节目。发展到宋代,戏法在深度上又进步了很多。至清代,有些书籍中,对某些节目就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对整个表演形象也有了生动的描绘,如《清稗类钞》记载了李赛几“擅跑马踏绳之戏,尤善用九连环。盖以熟钢制环似钏,其数九。尝掷一环子空际。约三四丈,复掷一环,迎而拼之,其声铿然,两环相套如连环式,连掷连拼,九环连络,诚绝技也”。可见当时九连环表演已相当精湛。到后来九连环又发展成可以变为多种图形,如车、冠等。然而,由于一代一代的失传,现在,不要说在马背上表演,就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人也为数不多了。可见,古老艺术的挖掘、继承工作是多么重要啊!
近代以来,中国戏法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大量吸收和移植了外国魔术的精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的发展,活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我们整理编写了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的着眼点放在继承、挖掘、整理和加工上。因此,书名仍用了“戏法”一词,不知是否妥当?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曾得到现代魔术大师、世界魔术协会会员曾国珍先生,著名魔术师张美娟女士和世界魔术协会会员、著名魔术表演家余剑先生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水平所限,书中肯定还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我们殷切地希望杂技界的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