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品酒诗话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蔡镇楚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诗话条目写成,主要介绍了中国酒文化、酒与茶、酒与神话传说、古代酒器、周代酒人等内容。 基本以时代为序,按照中国传统诗话体式,厘为五卷,卷一为周秦汉品酒诗话,卷二为魏晋六朝品酒诗话,卷三为唐五代品酒诗话,卷四为宋金元品酒诗话,卷五为明清品酒诗话,共计288则诗话条目。书中所记录与品评的历代酒诗、品酒诗、对酒诗与醉歌,将中国酒人与诗人的文化心态、审美情趣、情感纠葛、人生哲学、价值取向、生命意识、宇宙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这种展示,甚至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得更加真切生动,更加精确深邃,更加富有感染力量。

内容推荐

《中国品酒诗话》,作为《中国品茶诗话》的姊妹篇,并以此奉送给中国酒业界的朋友与那些好酒贪杯的人们。这部诗话著作较之于《中国品茶诗话》,更富有个性与趣味性,行文更加挥洒自如,思绪更加深邃而恢弘。如果能认真诵读此作,也许你对饮酒会获得更多的理性思考与更深邃的人生感悟。而文学界的同行们,亦可以从中找到一部《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难以概括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许还可以找到文人生活与文人心态研究的新的路数,使你对魏晋风度、盛唐气象与其他文学现象乃至中国文化与民族文化性格有一种更深的理解与诠释。

目录

卷一 周秦汉品酒诗话

◆中国酒文化/3

◆酒与茶/4

◆酒源/5

◆酒与神话传说/6

◆曲蘖/9

◆牛饮/10

◆古代酒器/10

◆酒经/12

◆酒诰/13

◆孔子与酒/13

◆《诗经》与酒/14

◆嘉宾美酒/15

◆君子有酒/16

◆酒如春/16

◆文王醉酒/17

◆镐京之饮/17

◆周代酒人/17

◆酒为“淫液”/18

◆北斗与酒/19

◆酒为欢伯/20

◆晏子饮酒观/20

◆管仲倒酒/22

◆秦昭王愿与平原君十日饮/23

◆李冰敬酒祭江神/23

◆以酒助战/24

◆沽酒/25

◆荆轲嗜酒悲歌/26

◆鲁酒/27

◆酒宴绝缨/27

◆酒如渑水/28

◆秦始皇大宴饮/29

◆鸿门宴/29

◆酒与霸王别姬/30

◆高阳酒徒/31

◆刘邦酒酣唱《大风歌》/32 

◆柏梁台酒宴/32

◆曹参饮酒/33

◆醇酎/34

◆太常醉如泥/34

◆酒令/35

◆苏李河梁饯别/36

◆卓文君当垆卖酒/37

◆酒香山/39

◆《酒赋》/39

◆喷酒灭火救成都/40

◆榷酒/41

卷二 魏晋六朝品酒诗话

◆曹操与酒/45

◆左慈掷酒杯/46

◆唐姬饮酒歌/47

◆周瑜似美酒/48

◆酒与魏晋风度/49

◆陈思王宴平乐/50

◆酒林七贤/50

◆阮籍借酒逃婚/52

◆酒德/53

◆山简醉酒/54

◆中山酒/55

◆酒泉/56

◆清酒为圣人/56

◆酒星/57

◆身后为酒壶/58

◆酒盆/58

◆酒中趣/59

◆黄公酒垆/59

◆兰亭流觞/59

◆青州从事/61

◆季鹰杯酒/62

◆九酝酒/62

◆白堕骑驴酒/63

◆酒盘铭/63

◆周颛醉酒/64

◆白衣送酒/64

◆颜公付酒钱/66

◆陶侃限酒/66

◆刘惔倾酿/67

◆孝伯痛饮读《离骚》/67

◆酒兵/67

◆曹景宗酒宴赋诗/68

◆庾信醉游/69

◆酒与《踏谣娘》/70

◆古人酒量/71

◆独酌者之歌/71

卷三 唐五代品酒诗话

◆唐诗似酒/75

◆唐初赐酒/77

◆魏徵善治酒/77

◆斗酒学士/78

◆酒为何物/78

◆僧侣斥酒/79

◆酒名诗/80

◆陈子昂醉歌/81

◆榆钱沽酒/82

◆岑参醉酒泉/83

◆把酒话桑麻/84

◆吕温饮酒诗/85

◆酒秃/86

◆游侠与酒/86

◆酒与渭城曲/87

◆石鱼湖醉歌/87

◆酒与送别/88

◆余杭醉歌/90

◆贵妃醉酒/90

◆酒仙与诗仙/91

◆李白醉酒入京/94

◆李白举杯消愁/96

◆李白劝酒歌/98

◆月下独酌/100

◆李白醉酒写美人/10l

◆郁金香/103

◆洞庭湖似一湖美酒/103

◆爱情似酒/104

◆饮中八仙/105

◆酒殇/106

◆怀素醉酒狂草/107

◆贾至对酒/108

◆长安酒肆/109

◆才女醉酒/111

◆卢群醉歌/113

◆酒佐/113

◆秦王饮酒/114

◆红酒/115

◆醉诗/115

◆把酒问天/116

◆醉吟先生/125

◆七老会/126

◆俗饮与文字饮/127

◆乐天以镜换酒/127

◆饮酒乐/128

◆韩愈喜甜酒/129

◆卢仝与酒/130

◆醉语联句/131

◆孟郊劝酒/132

◆以神话写酒诗/133

◆非酒/135

◆酒妓/136

◆汪遵咏酒/137

◆酒道/137

◆皮陆两组《酒中十咏》比较/142

◆都下酒与濉湖茶/147

◆寿杯词/148

◆诗酒高歌/148

◆花枝杯酒/149

◆醉酒酣歌/149

◆乌程酒/150

◆若下酒/151

◆汉口酒楼/15l

◆投壶/152

◆文星与酒星/155

◆美酒成都/156

◆酒乡江南/157

◆杜牧笔底酒家/158

◆齐山诗酒/159

◆韩偓半醉/160

◆东阳酒家/161

◆池阳醉歌/162

◆张乔宴请边将/163

◆陶潜醉石/164

◆酒胡子/164

◆徐夤送酒/165

◆酒与音乐/166

◆社日饮酒治聋/168

◆茶酒争胜/168

◆刘乙《百悔经》/170

◆一代词帝死于鸩酒/170

卷四 宋金元品酒诗话

◆杯酒释兵权/175

◆丁谓酒诗/175

◆宫廷酒乐/176

◆杨忆咏醉/177

◆清明无酒/177

◆石曼卿病态之饮/178

◆昭州酒/179

◆酒楼青旗/180

◆余靖饮酒赋胡语诗/180

◆腊酒/181

◆屠苏酒/182

◆醉翁之意不在酒/182

◆瓶装酒始于北宋/183

◆苏轼西湖饮酒/184

◆恶酒如恶人/185

◆和陶饮酒/185

◆生黎酿酒法/186

◆酒与日常生活/188

◆枪手与酒友/188

◆羔儿酒/189

◆君实不饮酒/190

◆山谷对酒歌/191

◆酒与书法/192

◆秦观酒醒回环诗/193

◆秦观醉死古藤荫/194

◆以妇人名为酒诗/195

◆交杯酒/195

◆曲秀才/196

◆质疑杜甫“饮中八仙”/197

◆灯火樊楼/197

◆大宋名酒/198

◆唐朝酒价几何/199

◆名利浓如酒/199

◆和酒与劲酒/200

◆酒与易安体/201

◆陈与义对酒/201

◆宋词与酒/202

◆陆游与酒/205

◆陆游醉酒剑门道/206

◆杨万里饮酒诗/207

◆辘轳体饮酒诗/209

◆茶与酒皆灵物/210

◆多景楼醉歌/211

◆葡萄酒/212

◆酒与南宋遗民/213

◆诗僧以酒刺奸相/216

◆刘秉忠咏酒/217

◆白朴释酒/218

◆酒曲/218

◆新曲米酒歌/219

◆杨维桢饮招降酒/220

◆天游醉歌/221

卷五 明清品酒诗话

◆醉樵歌/225

◆霸陵醉尉/226

◆沽酒鹤顶体诗/227

◆唐伯虎把酒对月/228

◆石榴裙与酴酥酒/229

◆一壶浊酒/229

◆《三国演义》与酒/230

◆谢榛饮酒诗/233

◆醉仙词/234

◆酒是红友/235

◆李贽论酒人/236

◆新丰酒市/237

◆宝塔酒诗/237

◆陈子龙对酒/238

◆黄周星酒人歌/239

◆饮酒与学问/244

◆孙楚酒楼/244

◆酒酣三绝/245

◆清人节饮/245

◆禁酒/246

◆王夫之少饮/248

◆康熙宴诸藩/249

◆月下饮酒/250

◆钟馗醉酒图/251

◆村饮/252

◆酒船/252

◆圆周率酒诗/254

◆以曲牌为酒曲/255

◆酒品/256

◆酒誓/257

◆醉鬼/257

◆小店青帘/258

◆杖头钱/259

◆袁枚论酒/260

◆绍兴酒/260

◆酒与水/261

◆不饮酒/261

◆酒奠/262

◆蒋士铨饮酒/263

◆蝇,264

◆说彤266

◆洪亮吉品’酉/268

◆红豆与酒/269

◆诗酒券/270

◆林则徐秋夜独酌/271

◆老兵酒葫芦/272t

◆雄黄酒/272

◆冬酿酒/273

◆过年与酒/273

◆鬼子酒/274

◆礼饮/276

◆黄景仁对酒歌/278

◆张问陶饮酒/280

◆钱神与酒神/281

◆酒票/282

◆小饮/283

◆豪饮读书庄/284

◆阿拉克/285

◆芦酒/286

◆饮酒香港/287

◆张之洞宴请希腊王子/288

◆清河酒家/289

◆酒画./289

◆以槟榔醒酒/290

◆香江酒楼/29l

◆酒田/292

◆咏绍酒/293

◆南社首次雅集酒宴/293

◆酒迷/295

◆酒戒/296

◆秋瑾对酒/296

◆王金发胡诌酒诗/297

◆酒人范爱农/298

◆桂花酒/298

附录 浦里绍兴故乡酒/300

试读章节

中国酒文化,是因酒与饮酒之风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属于中国饮食文化之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之一。

比较而言,中国酒文化有几个突出的文化特征:

第一,酒主阳,富有一种刚烈之气。因此,中国酒文化具有一种难得的阳刚之气、大丈夫之气、英雄之气。酒为何物?酒是经过食物发酵而酿造成的一种饮料。从汉字文化原型来分析,酒,从水从酉。一则“酉”形同酒壶,以壶装酒水者;二则白居易《醉歌》云: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酉,地支的第十位,十二时辰之一,以酉时之水造酒,酒带有雄性、烈性,酒味更加醇美可口。白居易又有《卯时酒》诗:“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知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人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弃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此几句极写卯时饮酒的功力之大,此时人容易醉酒。

第二,酒能醉人。借酒消愁,以酒解忧,是中国人常见的文化心态,是排遣情感纠葛的特效剂。曹操《短歌行》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即少康,传说是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巾部》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然而,酒又何以解忧?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醉酒,便成了古今中外愁苦伤心人自我解脱的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而已。

第三,酒主宴饮。中国的酒文化,积淀着两种文化类型:一种是俗文化,另一种是雅文化。以俗文化而言,主要表现为民间喜庆、祭祀、婚丧、酬宾之类,以酒助兴,以酒会友,重在人际关系,带有某种功利性色彩;以雅文化而言,属于文人心态,酒杯之举,表现出一种雅兴、一种情趣、一种难以排解的思想感情的外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第四,酒与诗、书画、音乐、舞蹈、武术等联姻,有所谓酒诗、醉书、醉画、醉歌、醉舞、醉拳等,这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诗为何物?从酒文化的意义上来说,诗就是酒,诗兴就是酒兴。可以说,在古代中国,许多优美的诗篇,都是中国酒文化的产物。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一论及诗文之体的区别时说:

文之辞达,诗之辞婉。文以道政事,故宜辞达;诗以答性情,故宜辞婉。意喻之米,饭与酒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辞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辞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吴氏以酒喻诗,以饭喻文,生动而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文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著名比喻。诗与酒结下的不解之缘,在中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人宋大樽认为,饮酒是中国历代诗人共同的生活情趣。其《茗香诗论》云:“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矣。”

第五,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有文化载体与物质载体之别。其文化载体,主要有神话传说、诗词曲赋、文史传记、戏剧小说等,而专门化的一是诗,是酒诗,有所谓饮酒诗、对酒歌、醉歌、酒词、酒曲,二是文,有所谓酒经、酒史、酒赋、酒令之类,而其他史传、戏剧、小说者,亦将酒寓于其中。其物质载体,主要是酒,是酒器。自先秦而至于现代,酒的酿造技术,往往经过了一个由粗而精、酒精度由低而高的发展过程;酒的饮用,由宫廷而民间,由贵族而大众,由高雅而世俗,是一部逐渐普及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诗歌与社会人生紧密结合的心灵史;而酒器的应用,由青铜器到陶器、瓦器、瓷器、玻璃器,其制作工艺则遵循由繁到简、由贵族化到大众化的演变规律。P3-4

序言

又是一个金风送爽、层林尽染的秋季,拙著《中国品茶诗话》出版问世,样书送到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教授手中,校长端详着,翻阅着,此书从思想内容到装帧设计,都令人惊叹不已,叫人耳目一新。欣喜之余,校长立即拨通出版社社长周玉波的电话,请蔡教授再写一部关于品酒的诗话。

刘湘溶校长的这个美意很快传达到我这里,我原本并不打算研究中国酒文化,出于校长的信赖,于是我着手撰写另一部《中国品酒诗话》,作为《中国品茶诗话》的姊妹篇,并以此奉送给中国酒业界的朋友与那些好酒贪杯的人们。这部诗话著作较之于《中国品茶诗话》,更富有个性与趣味性,行文更加挥洒自如,思绪更加深邃而恢弘。如果能认真诵读此作,也许你对饮酒会获得更多的理性思考与更深邃的人生感悟。而文学界的同行们,亦可以从中找到一部《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难以概括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许还可以找到文人生活与文人心态研究的新的路数,使你对魏晋风度、盛唐气象与其他文学现象乃至中国文化与民族文化性格有一种更深的理解与诠释。

茫茫酒海,茫茫书海,我在几千年积淀的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爬梳剔抉,远绍旁搜,去收集与品评有关酒的传说故事以及历代饮酒诗词曲赋,说难亦难矣,说易亦易矣。文献典籍,汗牛充栋,翻检查阅之也属难事;我在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对于古典诗词曲赋,了然于心,评点议论,驾轻就熟,亦算易事。经过一年的努力,以诗话条目写成是编,基本以时代为序,按照中国传统诗话体式,厘为五卷,卷一为周秦汉品酒诗话,卷二为魏晋六朝品酒诗话,卷三为唐五代品酒诗话,卷四为宋金元品酒诗话,卷五为明清品酒诗话,共计288则诗话条目。

文明伊始,古国流芳,中国是美酒的王国。

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仙;酒是仙液,是甘露,是琼浆。古往今来,酒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的文化渊源,出于神话传说,传说中的少康,乃是中国酿酒术的发明者。有酒而后有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是中国酿酒行业与饮酒之习的历史积淀,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从汉字文化原型来分析,酒,从水从酉。酉,地支的第十位,十二时辰之一。白居易《醉歌》云:“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以酉时之水造酒,酒带有雄性、烈性,酒昧更加醇美可口。酒主阳,尚刚,中国酒文化的主体特征,则富有一种难得的阳刚之气、一种英雄之气、一种大丈夫之气。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与酒的结缘,成就了数以万计的酒诗、品酒诗、对酒诗与醉歌。

酒诗,是酒的诗化,是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之一,是中国酒文化与中国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品酒诗、对酒诗、醉歌,是中国文人士大夫醉酒后的心灵感应与社会人生体验的集中体现。本书所记录与品评的历代酒诗、品酒诗、对酒诗与醉歌,将中国酒人与诗人的文化心态、审美情趣、情感纠葛、人生哲学、价值取向、生命意识、宇宙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这种展示,甚至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得更加真切生动,更加精确深邃,更加富有感染力量。

诗与酒,乃是中国历代文人排解感情纠葛的一种特效剂。每当诗友聚散、送别迎宾之时,每逢良辰美景、流连花问、徘徊月下之际,世道维艰,生灵涂炭,仕途坎坷,人事沧桑,人生如梦,生命无常之叹,一齐涌上心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于是,酒为灵丹,诗为心声;酒由喉管咽下,诗从心灵流出。诗酒之娱,是中国文人骚客最高雅的生活方式与社交活动。

数十年诵读与教授唐宋诗词,而今鉴赏、品评、研究这些酒诗,我才更加深刻地认识一代唐诗,更加真实地认识一个李白与杜甫、一个元稹与白居易。中国诗人都有一个诗酒情结,以酒会友,以酒饯别,以酒庆功,以酒祝寿,以酒赋诗,借酒消愁,几乎是历代文人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饮酒,是他们的嗜好,酒兴助诗兴,酒也就变成了诗歌的催化剂。广袤的星空中有一颗酒星,茫茫人间才有无数的诗星。李白是酒仙,而后是诗仙;杜甫是酒圣,而后是诗圣;元白是酒豪,而后是诗豪。虽说诗人是时代的宁馨儿,但我不敢设想,倘若中国没有美酒,又岂有宏丽辉煌的一代唐诗,又岂有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也许我夸大了酒的诗化功能,如果你不赞同我的观点,就请你读一读中国酒诗,读一读历代酒诗佳作,诸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杜甫的《醉歌行》、元稹的《有酒十章》、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李贺的《相劝酒》、皮日休的《酒中十咏》、陆龟蒙的《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黄庭坚的《对酒歌答谢公静》、陆游的《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李正民的《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陈普的《不饮酒歌》、胡乘龙的《醉歌行》、唐伯虎的《把酒对月歌》、黄周星的《楚州酒人歌》、蒋士铨的《对酒》、黄景仁的《对酒歌》等,都是对社会人生的心灵感悟,是一曲曲跳动着生命音符的呼唤。 

  五  

自古至今,中国人饮酒,有礼饮与俗饮之分。礼饮,是少饮、节饮、君子之饮;俗饮,是牛饮、豪饮、小人之饮。即使是豪饮,醉酒之饮,也有三种情况:一是“竹林七贤”那种愤世嫉俗、避祸全身之饮,二是李白那种怀才不遇、借酒消愁之饮,三是黄周星那种身处改朝换代之际不与新朝合作的遗民之饮。 

中国文人士大夫饮酒之盛者,莫过于魏罾与唐宋,特别是晋唐,形成了中国酒文化史上一种难得的“晋唐气象”。魏晋人嗜酒,是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而“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乃是其典型代表。唐宋人嗜酒,是其诗酒情结的一种照映,而“盛唐气象”,乃是其盛唐时代所折射的理想光环。李杜、元白、皮陆、苏黄、杨陆、辛派词人,是其集中体现者。唐宋人饮酒赋诗,以酒兴助诗兴,以醉酒引诗思,诗酒相娱,醉态诗意,既是其生活方式,又是成就唐诗宋词一代辉煌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论,唐宋以降,白酒流行,酗酒之习,既伤身心,亦成为社会一大隐患。故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都比较注重于礼饮,特别是清代,许多人戒酒,理智地对待饮酒。酒本为欢伯,而酗酒闹事,醉酒坏事,世风败坏,并非酒的罪过,而是饮酒者自己酿成的过错与人生悲剧。

关于中国酒文化,我在《唐诗文化学》与《唐宋诗词文化解读》等著作里已有浅论,此次撰写这部《中国品酒诗话》,又进而深化了对中国酒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酒文化,属于中国饮食文化之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之一。

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有文化载体与物质载体之别。其文化载体,主要有神话传说、诗词曲赋、文史传记、戏剧小说等,而专门化的一是诗,是酒诗,有所谓饮酒诗、对酒歌、醉歌、酒词、酒曲,二是文,有所谓酒经、酒史、酒赋、酒令之类,而其他史传、戏剧、小说者,亦将酒寓于其中。其物质载体,主要是酒,是酒器。自先秦而至于现代,酒的酿造技术,往往经过了一个由粗而精、酒精度由低而高的发展过程;酒的饮用,由宫廷而民间,由贵族而大众,由高雅而世俗,是一部逐渐普及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诗歌与社会人生紧密结合的心灵史;而酒器的应用,由青铜器到陶器、瓦器、瓷器、玻璃器,其制作工艺则遵循由繁到简、由贵族化到大众化的演变规律。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然而,中国的酿酒行业,大多注重酿酒技术而忽略酒文化,特别是名酒品牌的打造:只注重酒的品质,而忽略酒的文化内涵,致使假酒、劣酒泛滥成灾,名酒声誉扫地。近十数年来,鲁酒、苏酒、晋酒、豫酒、黔酒、湘酒等几大白酒板块,迅速崛起,却又相继衰落,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惟有川酒与后来居上的皖酒,尚保持“整体兴旺”之势。究其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文化,在于文化内涵与文化包装:过于媚俗而不尚雅,急功近利而不注重产销卧伍的人文素质培养。茶有茶道,酒有酒道。酒道的核心是酒文化,。不深于酒道,何以发展酒业?何以打造著名品牌?迷信于广告吗?仰仗于广告吗?广告固然需要,如果以为广告效应即可替代一切,就是一个误区。广告能够替代人文素质吗?广告能够包罗企业精神吗?这种“唯广告主义”的经营理念与产销力式,只会导致企业文化的沙漠化;而中国酒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造就一代一代“深于酒道”的人才。

我老家在湖南农村,家父亲自酿酒。孩提时代,家兄闻到酒香,间或带着我偷吃父亲酿造的水酒。而我这一生,仅仅醉过两次:一次是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我,为了躲避一场残酷的批斗,自己花四毛钱买了一瓶烧酒,一饮而尽,醉得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却落得个对抗运动的罪名。另外一次是饮韩国朋友的真露酒,才半斤装,也醉得不亦乐乎。其他任何时候饮酒,我都比较注重节饮、礼饮,尽欢而止。

我喜欢唐人的诗酒情结,欣赏古代文人骚客的诗酒之缘。但我是学者,这次撰写这部《中国品酒诗话》,也是把古人饮酒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与论述的,希望能够给人们以更多的审美享受,也希望能够让当代酒人能够以古为鉴,饮酒而不酗酒,乐酒而不悲酒。同时,我也希望当代名酒,诸如茅台酒、酒鬼酒、五粮液、种子酒、浏阳河、金六福、剑南春、泸州老窖、竹叶青、山西汾酒、开口笑、青岛啤酒、王朝干红之类,要加强文化修养,从酒的质地到包装设计与广告用语,都应该富于更深邃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既注重工艺技术,又注重文化包装,这也许是当代中国名酒打造著名优秀品牌的关键之所存。

万古酒风,尧千钟,少康缘作春色。酒旗悠悠天地,酒泉飞越。西母芳宴珠河。曾几许,八仙醉别。邀欢伯,汉魏晋唐,直教林七心热。

从来诗酒情结。任诗仙酒圣,吞吐江月。酒道何缈,长梦杯中呜咽。今日酒星际会,丝竹里,星城同悦。阳关曲,壮我中华,万千英豪雄杰。

石竹山人蔡镇楚

2005年8月1日于岳麓山石竹山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