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范曾先生的思想、经验、知识、诗学观念的集成性的发抒。诗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置于人类精神文化的本源之中,以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为切人点,以时代潮流的景观为参照,以对人类文化命运的终极关怀为归属,凝结出具有经典性质的艺术晶石。该书是近年来范曾最重要的作品。
[简评]西方在古希腊科学逻辑推理和公理化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实验分析、分解比较和归纳推理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哲学观念上,西方所注重的外在超越更多地带来了理性乐观主义及人类中心主义,整个世界皆作为“为我之物”历史地展开。
而庄子哲学的绝对指向却是由文明返回自然这一维度;与爱因斯坦不同,从轰毁价值樊篱到泯灭实证疆域,庄子哲学始终是一种以作为个体的本体存在为出发点的自由哲学,他所注重的是内在超越,是“天倪”、“天钧”,是一种反文化(智巧文明)的文化。
应当看到,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一切存在物作为确然的事实,同样具备必然性和现实性,黑格尔或许正是在此意义上宣布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但从作为共同世界的“行为句法”来看,不以狭隘的实用功利眼光和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观念来观照世界,而代之以更加悠永寥廓的宇宙意识,则庄子的“与物为春”、崇尚“天和”的“闲闲大智”,在高度异化的文明世界中,必然获得愈来愈强烈的共鸣。太始:
庄子,您是一位不朽的先知,
您欣赏我们乘坐的麾氅,
其实和您《逍遥游》中的鲲鹏一样飞驰。
人间还有一位渊博的贤哲,
爱因斯坦有着邈邈的神思。
只是,您凭着天才的悟性,
他却用方程替代言词。
他说: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
凭着它,树起了相对论的大旗。
凭着它,人们有了超光速的幻想,
想象着在太空有这样的坐骑。
您可以追捕往昔的光影,
重睹您的笑貌风仪。
我的麾氅赛过了鲲鹏之翅,
也不是羲和驭日的绳系。
看哪,前面正是爱因斯坦,
他伸长着舌头颇呈嬉皮。
他是在惊叹宇宙的神奇,
还是在嘲笑人类的愚痴?
让我们前去搭讪, 据说他对小人狂傲不羁,
而对上苍则心存敬悸。P38-39
季羡林序
若干年来,我有一个想法:人类自我成为“万物之灵”后,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称之为“天人关系”;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我称之为“天人合一”;然后再伸手向大自然要衣,要食,要住,要行。
然而,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从表面上来看,人类似乎是胜利了,大自然似乎是被征服了。然而,大千世界发生了很大弊端,甚至灾害,影响了人类生存的前途。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大自然不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
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中,每一次胜利,大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两位哲人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再深思。
我有一个公式: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尾巴翘得越高,危险性越大。
眼前的这一个世纪,是人类生存发展前途上的一个关键的世纪。
读了范曾兄的近著《庄子显灵记》,“心有灵犀一点通”,引起了我的遐想,写了上面这一些话。
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不是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谓予不信,请阅读范曾的著作。
季羡林
二零零二年三月十八日
陈省身序
读范曾兄《庄子显灵记》,有当年读杜工部《秋兴八首》的感觉,气概万千,涉及当前基本问题,非常佩服。
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元素是自然与人。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一种动物了。 中华民族是很实际的,中华文化寻求人类社会的处理与组织,一个结果是注意到传代,便自然重“孝”,便把多代连起来,成为一串,不能使串切断,便“不孝无后为大”,结果把中华养成一个巨大的民族。
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我1943年至1945年在普林斯顿,常同爱因斯坦见面,也到过他家中的书房几次,他书架陈书不多,但有一本德译的老子《道德经》。希望范曾再写一本《老子显灵说》。
陈省身
二零零二年二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