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00位学生的绝招
分类
作者 丁晓山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众多同学在多年学习实践中苦苦摸索出来的实战经验,且大多为首次披露。对于一切希望通过学习别人的实用经验而节省自己的时间的人来说,该书都会开卷有益。

内容推荐

本书对于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一切希望通过学习别人的实用经验而节省自己的时间的人,都会开卷有益。

  

本书汇集了众多同学在多年学习实践中苦苦摸索出来的实战经验,且大多为首次披露。

这是一本专讲实践问题,而非泛谈理论问题的书。

这是一本专讲“怎么做”而非空谈“做什么”的书。

这是一本专说中国学生的经验而非泛论外国学生的体会的书。

目录

再版说明/1

写在前面/1

第一篇 学文科的绝招

1.重点词语“揣摸”法/3

2.“细节”与“细化”/6

3.“一心二用”与“一身二用”/9

4.“读、摘、剪”与“少、小、了”/11

5. 掏尽课文中的“干货”I]3

6.文言文记号助读法/16

7.四行对译法/24

8.重点词语连缀“模仿秀”/26

9.自编《报刊时文》/29

10.背词典学语文/31

11.“三偷”读范文/33

第二篇 学理科的绝招

12.听记不如听解/37

13.巧记硬背学数学/39

14.“四大金刚”助学法/45

15.数学课本目录利用法/48

16.自制“教辅书”/51

17.多积累“半成品”/53

18.数学也有知识面问题/55

19.“链题”与“题链”/58

20.通过谚语学物理/66

21.巧记化学两绝招/70

22.将生物概念转化为公式/74

第三篇 学英语的绝招

23.五步背熟一篇课文/79

24.“婴儿语言学习法”/81

25.少学多记,少问多查/83

26.边读边记效率高/85

27.“改良主义”与“彻底革命”/87

28.与时间赛跑/89

29.熟读不行,还要背熟/91

30.抓住一本语法书/93

31.每天多加一节课/97

32.英语叫早/100

33.坚持写英文日记/102

34.当一回“翻译家”/105

35.听录音带的“战术”/107

36.“半精听”效果好/111

37.强攻词汇表/114

38.编一本《汉英流行口语词典》/116

39.聊大片练口语/118

40.两句话记牢“a”和“an”/120

41.记最常用的词/122

42.母子关系记忆法/124

43.变形记忆法/127

第四篇 做题的绝招

44.解题方略六条/133

45.“山型”结构与“塔型”结构/135

46.做题先做高考题/137

47.“读题目”与“做题目”/140

48.“背”例题与“做”例题/143

49.多看“题解”,少看“解题”/147

50.“略做”与“详做”/150

51.先求快,再求准/153

52.做精题,精做题/155

53.做题的两种选择和两项原则/160

54.做题要分层次/163

55.买两本习题集一起做/165

56. 500精选题打天下/167

57.每天做几道“拉分题”/169

58.提速就是提分/171

59.“错题本”学习法改进版/173

60.做题出错的四种情况/175

61.做物理题须“心胸开阔”/177

62.解物理难题的“程序”/181

63.理在书上,题在本里/184

64.学化学应讲点题海战术/187

65.提高现代文阅读成绩要多看题,少做题/190

66.攻克英语语法只有靠做题/192

67.从学科角度来解选择题/195

第五篇 复习的绝招

68.“有效偏科”与“重点突破”/199

69.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202

70.下棋与复习/204

71.什么不会就做什么,什么会了就不做/206

72.把书读“厚”的几种方法/208

73.自建三个“数据库”/213

74.把功夫下在“整理”上/216

75.怎样利用这60个“时间单位”/218

76.不怕慢,只怕站/221

77.纠缠+折腾+折磨/223

78.行之有效的三个“三”/225

79.自绘“知识线索图”/228

80.英语复习“三个本”/232

81.五种方式+四个“凡事”/235

82.动脑筋+动剪刀/239

83.读图学地理/242

第六篇 应试的绝招

84.《孙子兵法》与高考/247

85.“考试总结”和“研究概述”/253

86.“低调处理”与“哀兵政策”/256

87.把考试当成体检/259

88.应试小技巧/261

89.从后面做起/263

90.细算考试时间/265

91.高考欲取胜,“情报”是关键/267

92.我们是这样研究高考试题的/270

后记/282

试读章节

不少同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面不广,捉襟见肘,而且许多看过的书都只留下一个印象,具体的内容就记不清楚了。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广州市广雅中学陈婧欣同学讲,她曾遇到一位“高人”,教给她一个法子,特别灵。

具体地说,这个方法就是六个字:“读”、“摘”、“剪”、“少”、“小”、“了”。

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特别是古文,读得多才能深刻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质一样,但丰富程度不同,整体感觉就不同。譬如说,烹鸡,你只用水煮,鸡的营养价值跟用许多调料炮制成的一样,但味道就大不一样了,给你的感觉也绝对不同。读书的作用就是使人知识丰富,运用自如。写文章,不只靠素材,还需

P11加上作者‘读’过的东西润饰文章,使文章更丰满。读书还要做到既深又广,也就是既要读专业的书籍,又要涉猎各方,不一定很深入,但也要知道一点,写起文章来自然挥洒自如。

摘。读要作笔记,即摘。关键性的词句必须摘录,还要注意摘录文句的出处、作者、时间、页码,以便将来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作为自己的论据,这比自己的话说服力强多了。还可将摘录的内容制作成卡片和笔记本。

剪。剪报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剪,还要分类,列明摘录时间和出自何种刊物,方便查阅。可以试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很有好处。

少。动笔要勤,记录要精,思考后再写,就是“少”。心得就更要注意精练,只记录最深刻的、最重要的就行了。

小。笔记本要小,既方便携带又方便整理。有人习惯是用一本可一页页撕下来的小笔记本,一个内容每次只记录一页,回家后就把它撕下来,然后贴在笔记本上。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记录精简,又容易整理。

了。就是了解,多理解自己记录的内容,使知识在头脑里固定下来,用起来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P12

序言

《100位学生的绝招》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支持,曾多次重印。现在的版本是第三次修订本。这次修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

一是替换。即用更新、更好的绝招替换相对老旧、平庸的招数;

二是订正。即修订或改正了原来的某些错误或不甚准确的表述。

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收录的招数,既要符合新课标、新教改的方向,又要照顾“分数才是硬道理”的现实;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要具有应试教育的功能,实为两难之举。但,这或许也正是这些招数之所以称绝的原因之一吧。

后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也是一种愈出愈好、后出转精的产品,多一次修订的机会,就多一分完善的可能。但这种机会,并非编著者本人主观愿望的实现,而是方方面面客观努力的结果。

首先,要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否则修订云云无从谈起。

其次,要感谢每一“绝招”的创立者。否则,修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再次,要感谢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是他们的重视和鼓励,使得这次修订从可能变为现实。

最后,要感谢邱文力、程林文、韩冬、刘朝阳、蔡晓林、林东、魏海潮、闵家卫、杨畅、仇宝昌、路军、梅新华、王作洲、及海林、李旬、周文、王寻各位老师的辛勤劳动。

因时间较紧,水平有限,这次修订一定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甚至还可能有些失误,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作 者

2006年1月

于首都师范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