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灿烂成果之一。也是少年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本书所选诗篇为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而且内容健康易懂,适合少年朋友阅读。诗中疑难字词均有注音,注释准确而浅显,可帮助读者记诵理解原作。译文既真实于原作,又注意文辞优美及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简析精辟而得当,可提高少年朋友的古诗欣赏水平。《唐诗三百首》将是你学习古典诗词的良师益友!
诗歌是对语言的高度锤炼,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书法。中国曾是诗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绚丽瑰宝。《唐诗三百首》和《唐宋词三百首》集中展示出我国古典诗词鼎盛时期的不朽成果,《古诗三百首》则汇集了中华浩瀚诗海中的颗颗灿烂的明珠。书中内容健康、优美上口的传世之作,可让广大少年读者在记诵积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汉语言的优美,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孟浩然:唐朝著名诗人。之:前往。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从西方离开。3、烟花:烟雾和繁花,指春天艳丽的景色。 4、天际:天边。译文
老朋友告别黄鹤楼,在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乘船东下扬州。帆船独自远去,它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边,眼前只见长江水顺着天际不断地向东奔流。简析
诗人为孟浩然送行,人已远去,诗人却舍不得离去。后两句寓情于景,写景生动逼真、气势磅礴,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但如果回过头再看第二句,就不难体会到这惜别之情中还蕴含着诗人对大好春光和朋友前去游行之地的强烈向往。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1、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2、楚国:泛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3、江:指长江。大荒:广阔无边的原野。 4、结:凝聚成。海楼:海市蜃(shen)楼,大气中因光的折射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5、仍怜:更爱。译文
我远远地从荆门山外乘船而来,到古老的楚国故地漫游。巍巍高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浩浩长江向着辽阔的原野不停奔流。水中的月影如同天上飞来的明镜,天上的云彩变化无常恰似海市蜃楼。我更爱这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来送我出行的小舟。
简析
这是李白乘船出蜀时赠给送行友人的一首诗。第三、第四句把船出三峡渡过荆门之后的壮丽景观写得形象生动。全诗蕴藏着诗人刚出蜀时的兴奋感和喜悦开朗的心情,最后一句又流露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P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