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女才子”的奇女子;
在泰戈尔访华之际,她与天才诗人徐志摩担任随身翻译,译媒体称作“金童玉女”;
她集才华、傲骨、美丽、事业于一身,成为著名诗人、杰出建筑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
由于时代环境艰难复杂,她的生命之旅充满艰辛和忧伤……
她,就是惊世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永久的创伤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陆官巷的祖父寓所。原名徽音,又名宝宝、徽徽。原籍福建省闽县。
林徽因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曾留学日本,历任浙江省海宁、金华、孝丰、仁和、石门各州知县,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堂叔林觉民、林尹民,也曾到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回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被捕牺牲。
父亲林长民,1876年生于杭州,字宗孟,小时候向古文大家林琴南学习古文,向林白水学习白话文。21岁中了秀才,人杭州语文学校学习英文和日文。32岁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担任福建省官立法政学堂教务处长,福建咨议局书记长。宣统元年,在北京组织宪友会,鼓吹宪政。辛亥革命那年,任职于上海申报馆。民国元年,他代表福建省参加南京临时参议院。不久,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他被推为秘书长。民国6年,段祺瑞挫败张勋复辟之后,重新掌握政权,他出任司法总长。
林长民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先后三次结婚。他在杭州读书时,曾娶叶氏为妻,但她无生育。接着,他娶了第二个妻子何雪媛。何雪媛是浙江省嘉兴人,小作坊主的女儿,没有文化,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在襁褓中死去,第二个女儿也早夭,只有大女儿林徽因活了下来。1912年,林长民又从福建省娶了第三个妻子程桂林。程桂林接连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林徽因,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所谓幸运的是,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秀丽而又聪颖的女孩子,深得祖父、父亲和其他亲人的喜爱。她是在祖父身边长大的。平时,祖父经常给她讲这样那样的故事。每逢春节时,祖父就带着她和一大群表姐妹扎五颜六色的灯笼,挂在门庭里。大姑母林泽民很疼爱她,教她认字,背诵唐诗、宋词。父亲更是把她视若掌上明珠,经常给她写信,并给她寄吃的和玩的东西。10岁那年,她和祖父一道由上海来到北平跟父亲一道生活,住在北平前王公厂旧居。父亲把她和三位表姐妹一起送进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她开始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学会了英语。此后,因为三娘程桂林生的五个弟妹都还很小,其本人又患肋膜炎,因而,家里的很多事情,父亲都跟林徽因商量,并让她办理。这样一来,她跟父亲的接触很多,父亲的某些气质逐渐对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她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无疑会产生影响。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