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编:《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性命”:诗化或者工具化》,主题是“两歧的诗学”,对应的是我在三个方向上的“关怀”。在这里,“诗学”的含义已不止于“文艺学”,而涵盖了与生命的社会性与私人性安排有关的更大范围内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两歧”“两歧性”,也不仅是指二元关系中的背反与分裂,而包括构成“两歧”“两歧性”及其张力的各种元素与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两歧的诗学 |
分类 | |
作者 | 孟泽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三编:《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性命”:诗化或者工具化》,主题是“两歧的诗学”,对应的是我在三个方向上的“关怀”。在这里,“诗学”的含义已不止于“文艺学”,而涵盖了与生命的社会性与私人性安排有关的更大范围内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两歧”“两歧性”,也不仅是指二元关系中的背反与分裂,而包括构成“两歧”“两歧性”及其张力的各种元素与力量。 目录 引 言 上编 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 第一章 两歧的诗学: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的前提、依据与意义 (一)“两歧性”与“复调性” (二)对立的诠释与互动的诠释 第二章 “境界”与“诗力”:王国维鲁迅的文学初衷以及对于文学的基本设定 (一)“人生之第一义”:从科学到文艺 (二)“国民之首义”:种族、心声、诗歌、人格的逻辑关系 (三)“不用之用” (四)“意力”的唤起与“意志”的解脱 (五)“无用之用” (六)在“可爱”与“可信”之间 第三章 审美的倾斜与审美的异化:王国维鲁迅诗学的困境 (一)审美主体与历史认识主体 (二)“阳性”或者“阴性”:作为情感与作为美感 (三)“人为美而存在”或者“美为人而存在” (四)以文拟人:一种“有机主义”的审美方式 (五)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无我”与“大我” (六)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永远的正义”与“诗歌的正义” 中编 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 第四章 文学及其“大本大源”:以一个地域为案例 (一)“天”与“人”,“道”与“文”,“本”与“末” (二)“言志”与“言意”,“达情”与“达欲” (三)“一奇一偶者,天地之用” (四)“大本大源”,“圣贤学脉” 第五章 “元气元声”与清洁的诗史 (一)从“元声”到“霸气” (二)私人化与“女性化”:情感失范、文章失度 (三)“天文斐蔚”与“旷世同情” (四)“英雄主体”与“英雄美学” 第六章 “文道兼至”与“文道分离” (一)“诗性精神”与“家国情怀” (二)“法不法”与“文不文” (三)“文字之道”与“混元之理” 第七章 “自然之学”:“自然”及其反动 (一)“道学绝者兼风流”、“风流绝者兼道学” (二)“自然”的与“人文”的 (三)“自然”的三重境界 (四)言说与反言说 下编 “性命”:诗化或者工具化 第八章 出发与回归:“性命”本原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二)为“无所为而为” 第九章 挺立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 (一)“壮怀激烈”然后“忧从中来” (二)广陵散:嵇康的“忧郁” (三)“清洁存精神”:阮籍的“穷途” (四)“大人先生”“入无穷之门” 第十章 亲证与和解 (一)从“分离”到“同一” (二)从“自性”到“神性” (三)细草平沙,日兮月兮 (四)“女性的手”与“临终的眼” 参考文献 跋 |
随便看 |
|